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球》2006,(11)
从温网现场到自家门口的大师杯新闻中心,中国的网球记者总是成为外国同行们追问的对象,他们迫切想知道的是:中国网球到底发展成什么样了?我们至少不能完全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至今没有一个关于中国网球人口和球场数量的准确统计。求解中国网球,势必是一个浩大艰难的工程,新新体育还是迈出了脚步。在大师杯又将如约而至之时,上海市网球协会携手大师杯组委会对申城网球傲了一次扫雷式普查,试图用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来厘清让这座城市激荡的网球浪潮。可以说,他们交出的是第一份中国网球的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2.
倾听……     
期待中走来的中国网球公开赛,在球星、球迷的互动中度过了两岁的生日。短短两周的时间,我们亲历了她成长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官员、球迷、还是赞助商、媒体都对这个“孩子”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让我们从他们的角度解读一下成长中的中国网球公开赛。  相似文献   

3.
自中国女双获得奥运会金牌之后,世人就开始更加关注中国的网球运动了,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持有半怀疑的态度,似乎凭空出来这么一个成绩还不足以让人家相信中国的网球水平真的达到了如此高度。而澳网上再夺女双冠军无疑肯定了一些猜测,打消了一些怀疑。自然,我在外面做裁判的时候被别人问及有关中国网球运动的话题也比过去多了许多。除了对中国女选手的夸赞和欣赏以外,更多的问题其实是关于中国的男子网球。相比女  相似文献   

4.
行云 《网球天地》2014,(4):22-23
李娜、郑洁、彭帅为首的新一代金花早已将中国网球的历史一再刷新,特别是在大满贯的舞台上,我们已是女单、女双、混双冠军的拥有者。可环顾历史,我们还是会经常提及当年大满贯的拓荒者,中国网球的老前辈。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网球历史簿中也许根本没有记录过这位老人的战绩,但其中确实留下过她辉煌的足迹,她为中国网球运动拼搏过,为中国网球赢得过荣誉。让我们寻着老人对自己网球生涯的回忆,来透视一下我国网球的过去,回味那段黑白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王继宏 《网球天地》2009,(12):60-62
四年前,首届中国网球大奖赛上,她还是个怯生生的小姑娘,总要征得教练的同意才敢接受采访;四年后,还是在中国网球大奖赛上。  相似文献   

7.
对一项网球赛事来说,除了票房、电视转播权的运营收入外,最主要的就是赞助商们的大力资助。看看赛事赞助的大名单,我们经常会看到体育运动、啤酒、银行、餐饮等行业中响当当的名字,但真正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非汽车行业莫数,丰田的豪华品牌雷克萨斯长期赞助美国网球公开赛,韩国起亚亲情赞助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则选中了每年年末的网球大师杯赛。除此之外,福特、路虎、标致也都活跃在网球主流赞助的宝座上。然而放眼国内,我们发现本土网球赞助市场中的汽车品牌寥寥可数,落户中国的全球汽车品牌们似乎并没有为中国的网球赞助市场带来一贯的热情和大方;本土汽车品牌们忙着大打价格战,对网球营销似乎提不起兴致。那么,让汽车大牌们长年在世界网坛上不遗余力地一掷千金、对网球无比痴迷的情结是什么?而在中国的网球市场如此谨小慎微、心存疑虑的症结又在哪里?情结和症结之间,我们能否找到破解的密码?带着这样的疑问,本刊记者走访了上海通用汽车市场营销部执行总监孙晓东和起亚汽车(中国)总经理郑畅镐以及市场监测机构新生代,就汽车品牌与网球运动之间的因因果果,做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悉尼,中国网球又经历了一次挫折。参加比赛的3名女选手,都在第一场比赛中被淘汰,没能实现中国网球在奥运会上“赢一场球”的突破。对此,不论是网球工作者还是网球爱好者,都很遗憾。笔者亲历了这38中国网球选手在悉尼的比赛.深深感到中国网球在走向世界的征途上,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笔者以为,通过大赛,中国网球真正检验了自身的实力,对于未来,我们应该是有信心的。中国年轻的网球选手李娜在与世界名将桑切斯的对阵中,每一局都有机会,第二盘仅以5:7与胜利擦肩而过。李娜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只是把握机会的能力不如对手。…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网球运动,不管是竞技运动还是大众运动,网球拍是每个网球运动员必不可少的装备,如果说把网球运动员比作是一个即将上战场的武士,那么网球拍就是网球运动员手里的武器,武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战局的成败,网球拍在比赛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演绎法对网球拍的发展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网球拍在各个时代的变化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不同水平的网球选手选择拍子和使用拍子提供一定的参考,也让所有的网球运动爱好者更好的了解网球运动文化.  相似文献   

10.
《网球》杂志今年第五期上有一篇香港网球协会总教练林秉超先生写的文章《十四岁,亚洲职业网球的软肋》,读后我的感想很多。我以为,目前有两个理由要求我们更进一步的探讨这个问题,这两个理由是:一、在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少年在“体制”外参加网球的系统训练,这是中国网球的希望之所在;二、在中国,网球训练无论在理念上还是手段上都亟待提高,这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资源流进网球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了;同时,这些“体制外”的少年对网球的各种新理念有强烈的需求。林秉超先生在文章里列举了很多问题,我都深有同感。同时我还认为,在中国的现阶段里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教育家长”。因为家长才是掌握着这些少年成长的过程的决策者,而目前亚洲的各种投资者,网球协会、管理中心、企业,正如林秉超先生所说,只有在看到比赛成绩的时候才会出手赞助。因此,家长必须懂得:一、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职业球员的“料”;二、如果是“这块料”,如何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迟到的作业     
Shawn 《网球天地》2010,(3):129-129
我的上一堂网球课还是在7年前,那年大三。转眼在网球圈谋生活也近3年,大学时那128个学时的网球课让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2.
网球的沙漠开始出现一块块的绿洲。虽然喜力公开赛这样的赛事仅是“次重量级”的,但中国球迷在经历了长时期的空白后还是觉得“可以满足”小有名气的球员来了不下20个。位于上海西区的仙霞网球中心修葺一新,迎接着八方来客。打球的和看球的,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海公开赛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度过这个属于自己的网球的节日。 前半程:小有风波 10月2日的抽签仪式上,经常碰面的老对手们都轻松地坐着,并不时交谈两句,对抽签结果发表点幽默的评论。可能是由于过于放松了,第二天正选赛首  相似文献   

13.
金路  陈功 《网球》2008,(6):98-99
本期主讲教练:粟辉在北大西门斜对面的海淀区体校里,活跃着一批热爱网球运动的孩子们。虽然练习网球的目的各不相同,但他们对网球的执着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网球的希望。海淀体校接收在放学后想要学网球的孩子。如果有好的苗子,往专业队输送,而对于只是想锻炼身体的孩子  相似文献   

14.
炒教练对很多选手来说都是个棘手的问题,女选手尤其如此。虽然其他选手在球场上的摩擦让我们“喜闻乐见”,但在自己的生活中,我们还是会尽量避免与别人产生冲突,那么,我们又如何能忍心,并且顺利炒掉平常关系亲密的网球教练呢?  相似文献   

15.
本月公评榜     
最喜出意外奖——中国女网 我们曾经期盼中国网球有出人头地的一日,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仿佛水中望月,雾里看花,似乎遥不可及。但在中国网球职业化的道路上,中国女队在本届澳网中突破瓶颈,史无前例地闯入8强。青少年组比赛中,来自解放军队的孙胜男更是和中国台北选手詹咏然联手摘取了女双冠军奖杯,从此让大满贯赛事奖杯上刻下了汉字。  相似文献   

16.
可能与其他大部分高校网球运动开展不同的是,西安体育学院设有网球专业课,为西体、为中国网球培养着专门的网球人才。俗话说,“快乐的网球是一样的,”快乐的我们也有着同样的梦想。也许是“专业”总让人想到“科班”“行家里手”等字眼,有时还真自以为自个儿怎么着了呢?嗨,其实都一样,除了都在享受着快乐网球外,感受不同的是我们泡在球场上的时间多了,对网球的责任感重了。  相似文献   

17.
往事     
《网球》2008,(10):27-27
1993年10月24日中国沙龙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这是中国举办职业网球赛事的历史元年。虽然当时在现场观战的中国球迷寥寥无几,但是当我们回顾这站比赛的时候,还是应  相似文献   

18.
孙海光 《新体育》2004,(11):16-17
9月10-26日举办的中国网球公开赛可谓恰逢良机,就在李婷/孙甜甜雅典奥运会夺金之后,国人对网球关注点数大增之时。事实也正是这样,很大一部分票都是在奥运会后卖出的。这项据说有可能永久落户于北京的职业网球赛事,对中国网球的发展究竟会起到什么作用?首届中网是否取得了赛前既定目标?16天的赛事结束后,不妨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  相似文献   

19.
在网球比赛中,金钱和时间的长度并不是对等的关系,这种商品实在太特殊了。一些专家提出大满贯中的女子半决赛和决赛也该实行五盘决胜,对这个建议我感到惴惴不安,不知道该支持还是反对。让我们假设一下,女子网球真的需要五盘三胜吗?  相似文献   

20.
深泽 《网球天地》2014,(1):98-98
2013年中国网球公开赛期间,举行了由中网组委会、北京市体育局、WTA联合主办的题为“网球让城市更美好”的第四届北京国际网球高峰论坛。论坛上,奥美体育营销总监强炜在介绍中国网球运动产业现状及趋势时指出,越来越多的体育社团成为推动中国网球人口增长的主力军,他还特意点到了中央国家机关网球协会的名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