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的培养模式对运动员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从运动员选材、训练体系、竞赛体系和融资渠道这4个方面分析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网球运动员培养模式,发现发达国家在运动员选材方面注重扩充后备人才基数,在训练体系方面强调因材施教,在竞赛体系方面注重创造运动员之间的竞争力,在融资渠道方面也采取多元化的集资方式。再探究我国的网球运动员培养模式现状并与发达国家做对比,提出:(1)充分发挥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兴趣培养;(2)加强“体教融合”,解决“学训矛盾”,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3)完善竞赛体系,提升竞赛水平;(4)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多元化、多角度赞助方案的建议,为今后我国网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美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进行简要分析,结合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实际,探索美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模式对我国培养模式的启示,即在理念上以青少年运动员为中心,在机制上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发展,在赛事上统筹完善各项赛事体系,旨在为研究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青少年网球职业化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青少年网球职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主要结论: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职业化进程中存在着文化教育程度偏低的现象;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出现选材困难,后备力量不能成梯形发展;现有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世界网球内在规律的发展要求;网球教练员对网球的理解理念不够深刻,业务水平比较低;网球管理体制和竞赛体制与国际网球的发展需要相脱节。建议:加强国家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的资金投入,以及转变现有的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加大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以适应世界网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世界排名前200的亚洲职业网球运动员排名得分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亚洲职业网球区域竞技实力分布态势为东亚竞技实力最强,南亚次之,中亚居中,东南亚和西亚最弱.亚洲职业网球各单项竞技实力最强的是日本男单、印度男双、中国女单和女双.建议:深入探究日本男单崛起的原因和印度双打的培养模式,为我国男网崛起寻找突破口;以亚洲为根基,深入探究欧美女网培养模式,为我国女网“更上一层”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目标定向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网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试图以体育运动中的目标定向理论为基础,运用心理测量和问卷调查,以辽宁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从心理学角度,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目标定向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因素,并总结相应的训练方法,以期为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网球运动作为一项隔网对抗的世界第二大运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世界网球运动竞技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网球运动员在世界网坛中也取得骄人战绩。中国运动员传统的举国体制下的培养模式与世界职业化体制之间存在诸多不同,不同的培养模式下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网球运动员,从现有的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模式入手,从博弈论角度分析网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探讨出更加科学的改革方式。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现阶段我国高校优秀运动员自小学—中学—大学的“一条龙”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教育部政策引导程度不够;高水平运动队主管领导对“一条龙”培养模式认识不足;运动员“三级训练网”过程中训练的系统性不够等六因素成为制约“一条龙”培养模式的主要瓶颈.经过对六个因素的分析,得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以利于“一条龙“培养模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运动员心理咨询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运动员心理状态及其特征为依据,以服务于运动员的健康发展和创造最佳运动成绩为目标,以心理咨询的内在规律为根本,以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为参照,结合我国运动心理学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和心理咨询的理论研究,提出并论证我国运动员心理咨询以“积极适应,注重发展”为主要内涵的发展性咨询模式。  相似文献   

9.
“体教结合”发展模式是培养全方位速滑运动员的必由之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速滑运动项目“体教结合”发展模式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黑龙江省速滑运动项目“体教结合”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黑龙江省速滑运动项目“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对策,旨在为黑龙江省培养更多优秀速滑后备人才,使之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张蕾  李伟明 《安徽体育科技》2006,27(6):57-60,88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以清华大学“马约翰”体育特长班为案例,提出了高水平中学生运动员培养的“金字塔”模型,即在选拔———培养———输送三个环节中,以“名校品牌”为支撑、依托大学和中学的“优良师资”、向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输送“高水平中学生运动员”,并剖析了其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存在问题及策略选择,旨在为“体教结合”创新发展提供有益思考,为高水平中学生运动员培养模式探索新路,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