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少林寺传奇     
跋陀开创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市西北13公里的太室山南麓,面对少室山,背依五乳峰。寺因山而得名,清景日《说嵩》称:“少林者,少室之林也。”少林寺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少林拳法的发祥地。 据记载,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是由西域沙门跋陀创立的。 跋陀又译为佛陀,印度人。据说他出家后,一面学习禅观之法,一面漫游各地。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少林寺,人们就会从两个方面想到它的影响:一,它是我国佛教的重要发源地;二,它的武术闻名天下。少林寺位于中岳嵩山(在河南省登封县)西麓五乳峰下,山门南向,隔着一条少阳溪,面对着“翠屏端立”的少室。这个寺是崇信佛教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天竺禅僧跋陀(又叫佛陀)创建的。《太平环宇记》说这个寺建于太和十九年(495年),到唐宋年间,寺内楼台殿阁达一千多间,和尚  相似文献   

3.
释德虔 《中华武术》2001,(10):16-17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又称佛陀)落迹传教而建造的。跋陀博通经法,长住少林寺,翻译佛经,传播佛法。所以山门外东边石坊的西面题额有“跋陀开创”字样。 跋陀在少林寺传小乘佛教。小乘是以自我解脱为目的的早期印度佛教。当时前来少林寺求法者达数百人。慧光、僧稠就是跋陀的两个高足弟子,慧光以学显,僧稠以禅著。跋陀本人对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至于其是否习武尚无据可查,不过其弟子慧光和稠却都是身怀绝技。  相似文献   

4.
少林拳源于少林寺,拳因寺而得名,故名少林拳。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距登封市西北约十三公里处。寺院座北朝南,背倚五乳峰,面对少室山,系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96年)孝文帝为远来中国传教的印度僧人跋陀所建造,由于寺建在少室山阴的密林丛处,故得名少林寺。 少林寺的创立,吸引了四方众多的佛信徒,当时,一位名叫僧稠的和尚,曾远步江河投奔少林寺,他体格健壮“抱肩筑腰,气嘘顶上”,能“引重千钧,其拳捷骁武  相似文献   

5.
在中岳嵩山有一座有七进院落之多的庙宇(占地三万多平方米),它面对少室山,背依五乳峰,掩映在荫翳林木之中。这就是寺因有武术而名扬中外;武术因有寺而更富有传奇色彩的少林寺。少林寺是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沙门跋跎落迹传教敕建的。历史上虽几经兴废,三遭火灾  相似文献   

6.
民国初年,少林寺拥有耕地3000多亩,僧众一二百人。明代少林寺最盛时期拥有僧众3000多人,即使经历了明末少林寺的衰败,通过海宽数十年摩顶连踵、苦心经营,到了清顺治末年少林僧众恢复到了600多人。随后少林寺历经黯淡萎靡的清朝、战乱焚寺的民国、  相似文献   

7.
我国历史上的佛门寺院中曾出现了众多武功过人的武僧,特别是在隋唐时期的寺院僧人中习武活动更加突出,一直到明、清之际,而少林寺武僧的习武活动更有“诸艺宗于棍,棍宗于少林”(茅无仪《武备志》)之说。追溯少林寺武术的历史源头,探究我国历史上寺院僧人尚武活动,我们发现,少林寺武术虽然最早来自邺下寺院僧人的习武传统,其发展成熟则是在少林寺寺内寺外民间习武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社会历史背景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稠禅师离寺后的少林寺与隋唐少林武僧少林武术发端于北魏(太和19年)建寺17年之后的邺下著名武僧稠禅师。…  相似文献   

8.
嵩山少林寺是少林武术的重要发祥地,驰名中外。但在我国究竟有多少应少林寺,说法不一。根据正史、野史、史料和小说的记载,共有11座。经笔者考证:真实的少林寺有嵩山、莆田、蓟州、和林、长安、太原和洛阳7座;假托的少林寺有山东和台湾2座;待考的少林寺有泉州和福建2座。本文就待考的两座少林寺做些分析。一、泉州少林寺。通称“东禅少林寺”。在未确定“莆田少林寺”之前,武术界一直将此寺院视为南少林寺的遗址,这是历史的误会。据《中华武术辞典》泉州少林寺条:“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在福建省泉州市东门外有座佛教禅…  相似文献   

9.
又是金秋时节,再逢武林盛会。今年,适逢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少林功夫的发源地少林寺建寺1500年,因此,今年的少林寺武术节就更是隆重而热烈,恢宏而多彩。 以往,郑州市曾先后举办过三届国际少林武术节,均获得极大成功,这种集武术、经贸、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  相似文献   

10.
少林派武术是中国武术的主要流派之一,是嵩山少林寺僧人历经一千四百余年的艰苦研练结晶,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我在少年时代拜师习练河南派形意拳,为了溯源寻师曾三访少林,所见、所闻,以及少林《拳谱》所载,略谈少林梗概以供读者参考。早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有一天竺沙门跋陀和尚来少室山阴开创少林寺,传佛教小乘法。第二位来少林寺的印度名僧就是菩提达磨(又作达摩)。他是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弟子,在少林寺传佛教大乘法,禅门奉他为初祖。达磨主张坐禅参悟,但由于久坐石洞多有虫兽威  相似文献   

11.
李磊  赵文龙 《体育学刊》2012,(2):128-131
广东武术和少林武术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广东武术的诸多拳种,在吸收少林武术的某些特征以后,进而发展成南拳精品;广东诸多武林豪杰,大多和南北少林寺有不同程度的师承关系;广东诸多武术组织,大多以少林武术精神标榜。更由于少林寺禅宗和广东的南禅宗具有一脉传承关系,佛家拳在广东佛教发达地区也比较流行。总的来看,广东武术和少林武术具有诸多共同点,把广东武术称之为南少林武术也有一定道理。  相似文献   

12.
秦伟  付孔辉 《体育学刊》2004,11(1):69-71
阐述少林功夫在面向世界发展的过程中所进行的7个方面举措,即: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交流会、挖掘整理出版少林功夫书籍、对少林寺景区进行规划整理、依法保护少林功夫遗产、成立红十字救护队。  相似文献   

13.
论佛武结合的基础及对少林武术的渗透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论证了佛教的宽容性和世俗性是佛武结合的理论依据;恶劣的社会环境是佛武结合的现实基础;佛武结合后,佛教的修行理念与修行方式对少林武术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佛教文化是少林武术的最主要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4.
千百年来,少林日求精进的尚武精神,舍身救难的侠义风骨,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心存天下的爱国情怀,构成了独特的少林精神.在少林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儒家文化对其的影响和浸润无疑是深远的,可以说,少林精神形成的过程是佛教文化对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回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从稠禅师及邺下定晋禅院考察看少林武术发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爱民 《体育学刊》2002,9(5):62-64
通过历史献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考察了少林寺第二任住持稠禅师幼年习武邺下定晋禅院和出家为僧的过程,论证了少林寺及我国历史上的寺院僧人习武活动与中华化的关系,证明少林武术的开创与形成是对中华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同外来佛教高僧无关。  相似文献   

16.
贾丰卫  屈国锋  高飞  刘聪 《体育科学》2011,31(11):94-97
提出了目前学术界对佛教武术认识的几个偏见,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对"佛教武术不只有少林武术"、"佛教与武术融合的原因有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之分"、"对‘少林舶来品’另一种视角"等观点进行阐述。佛教武术是一个宽泛的、历史的概念,不能仅局限于少林一个地方,一个历史阶段;佛教与武术产生关系的本质原因是佛教文化对待身体、生命的独特态度,而保护财产等只是外在的衍生出来的原因,并不属于佛教文化的范畴;少林对道家文化、武士道文化的借鉴是历史所趋,也是发展的一种必然,从目前看来,这种"少林舶来品"在某个历史时期有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福清市东张镇少林村的少林寺就是历史上记载的福建少林寺.该寺起置年代最迟在唐文宗(837年)之前,毁于明中叶(1489年)之前,与河南嵩山少林寺有着渊源关系.该寺所在地新宁里,在不同历史时期曾隶属过泉州、莆田、福清管辖,所以前人研究中提出的泉州、莆田、福清有少林寺的说法,也都是可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8.
少林武术形成的文化因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少林武术的形成是长期积累、演变的结果,既与佛教的中国化这一外在文化因素密切相关,更是禅拳相融这一内在文化因素的直接产物。佛教的中国化不仅使少林寺接纳了武术,在汇集百家的基础上综合创造了少林武术;而且使少林武术映射出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光芒,由保护寺院发展到济世报国,并因此而扬名天下。禅拳相融表现为禅拳的内在一致性,以及禅拳的互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详细分析少林武术、气功以及技击与禅,少林武术与佛教戒约等关系,充分说明了少林武术文化与佛家禅宗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少林寺上市”行为争议的分析,针对我国佛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少林寺上市”后存在的问题,认为少林寺上市后对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及对经济都有着良好的引带作用,但却引发了人们对少林寺定位问题的思考,同时也将给少林寺带来一定的道德危机。本文将就“少林寺上市”后应积极面对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