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湖南传统武术从原始时期诞生,发展至今天,五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累使得传统武术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健身强体、自娱娱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多的是一种综合性的民族文化,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来哲学、医学、生理和物理等多学科多种文化要素的完美糅合,传统武术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衍生和映射。湖南传统武术在诞生、演变、发展过程中深受湖湘文化的熏陶,与湖湘地域文化、农耕文明及其他学科有着重要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未来趋势——以彝族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彝族作为西部少教民族个例,对彝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描述,认为彝族传统体育研究难以深入的主要症结在于人们试图用现代体育的构建框架去审视彝族传统体育的特征,而忽略其自身和彝族传统文化不可剥离的粘附特征.针对彝族传统体育在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提出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应依托民族文化背景,立足于以往对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认识和探讨,这样才能抓住机遇,促进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西部少数民族体育发展模式及对策,为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学生兴趣、爱好入手,对中国地方民族传统武术实用实战技术进行挖掘、整理.运用实验法,在学生民族传统武术教学课堂上,采用地方民族传统武术实用、实战技术进行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地方民族传统武术实用、实战技术进行教学,增强了学生体质,增加学生自信心,加深学生生活体悟,活跃了学生思维,更有利于摆脱中国民族传统武术目前存在的发展困境.推动民族传统武术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根,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在高等院校中很有必要加以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是武术蓬勃发展的两翼,应比翼齐飞,共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对传统武术人才招生改革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武术学科的完善与发展,而且有利于传统武术的水平提高及科学化、学科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文娇 《武当》2023,(10):58-60
本文主要探讨民族传统武术在高职体育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首先,介绍民族传统武术的概念和特点,其次分析高职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将民族传统武术纳入高职体育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传承与发展措施,包括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师资队伍的培养等。最后总结民族传统武术在高职体育教育中的潜力和前景,并强调了继续推动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传统武术的发展及其对全民健身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武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继承和进一步弘扬发展的民族文化遗产。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的发展,以及传统武术与全民健身的关系的研究,探讨了传统武术对全民健身的促进作用和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8.
西南山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武术是山地民族文化中的一支奇葩。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分析西南山地民族武术在历史发展中的特点,揭示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为西南山地民族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西部竞技体育滞后因素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以民族文化的四个层面:物质、组织、指导、情绪为出发点,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西部竞技体育滞后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着重分析了西部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对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以期发现西部地区与东部竞技体育发达省份存在显著的差异,谋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最佳途径,并为今后西部地区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传统武术的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武术的产生、发展至今已历经数千年,它以民族传统特色文化为内涵,以攻防格斗为根本内容,以涵养身心为目的,是一项中华传统的技击术、健身术、修心术.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调查,就传统武术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分析与讨论,对传统武术的发展提出看法与建议,旨在扬长补短,探索武术发展与传播之路,引起共鸣,各抒己见,为传统武术这一传统民族文化的振兴繁荣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国学视野下对中国武术的属性进行解析,研究得出:传统文化内涵是武术与国学的最大结合点;武术"武以成人"的教化目的与国学对君子人格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武术是一种对外推介的民族文化符号,与国学同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武术具有国学属性,理应与国画、国剧、国医、国艺一样作为国学"术"的部分来认识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面对武术无缘进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遗憾的是最具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和古老东方传统文化形式的中国武术未能登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舞台。我们冷静思索和理智反思武术学科的科学化演进历程,审视当前武术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科学化发展状况,分析武术作为学科建设存在的重竞技武术技术实践研究,轻基础理论研究,薄全民健身应用研究等不足。为促使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相融,武术学科有待于提升到国学高度,作为国学的一部分适时纳入孔子学院课程向西方推广,争取进入西方主流社会的视野,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逐渐取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武术散打从我国传统武术运动中脱胎而成现代竞技体育项目至今,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与中国传统武术严重脱轨的问题。因此武术散打运动如何更加充分展现民族传统武术的特色和技术风格,关系到今后的发展方向。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散打如何更紧密的体现传统武术的特色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革新策略。研究结果认为:武术散打力图体现民族特色,应尝试从擂台包装、护具、礼仪、技法、裁判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4.
文化全球化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统一,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认同、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和利用。中国武术国际化是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化的需要。中国武术国际化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弘扬;竞技武术全球化是实现中国武术国际化的一种手段;既要维系武术传统文化内核,又要超越传统武术文化;传统武术套路和竞技武术套路更适合于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15.
传统武术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及道德的精髓,与西方体育文化提倡"竞争"的思想不同,传统武术更提倡"贵和尚中"等中庸思想,因此通过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可以培养学生知礼、尚德、谦逊、和谐等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以来,武术界与影视界面临着共同的遭遇,那就是滚滚"韩潮"的巨大冲击,目前影视界已经从低迷走向成功,而武术却还没有。文章以使武术走出困境、把武术打造成培育民族精神实践载体为研究目的,首先论证了影视界从低迷走向辉煌的内在原因——紧扣民族文化和精神(以电视剧《闯关东》为例展开分析),然后指出:武术教育只有以影视界的成功为榜样,立足于培育民族精神进行改革,才能够走出困境。武术的传统中正蕴含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而学校武术之所以逐渐颓废,是因为在发展过程中丧失了这种精神。目前中国的青少年正需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引领,所以武术要成为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载体,必须进行改革。文章最后从专业院校的武术教育体系改革、教育部的宏观政策调控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对武术教育任务的执行等方面,分析了武术教育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比较分析、逻辑演绎等研究方法,对陀螺运动的演变历程及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进行了探讨。根据竞技体育项目的形成规律,把陀螺运动演变历程分为三个阶段,揭示了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并进一步指出传统体育现代化必须以传统体育为基础,纳入学校教育进行广泛传播,利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平台加快传统体育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传统武术语词出现的时间、目的及其指称的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武术划分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虽有既定事实的倾向,但划分的依据还不明确,而且划分后的外延不符合逻辑学中分类的穷尽性及划分后各子项在外延上互不相容的逻辑性要求。并以传统武术语词中"传统"含义的分析为明确此划分依据的手段,得出其对应的同位概念为现代武术,依据两者本质属性的不同而对其概念进行新的界定。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湘西苗族武术的继承与发展进行探讨,为发展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确保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借用湘西苗族鼓舞的保护与开发策略并从中得到启迪:湘西苗族武术,作为一种少数民族传统武术,通过将它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和开发,挖掘苗族武术的历史名迹,提升文化品位,走旅游开发的“双赢”道路;联袂当地教育机构,纳入学校教育内容,以竞技表演形式展现湘西苗族武术的生存价值和社会功能,为更好的继承与发展湘西苗族武术提供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