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四) 日本早稻田大学寒川恒夫先生报告的论文是《葬礼相扑的宗谱》。古代日本相扑可分为丰收礼仪相扑和葬礼相扑两个系统。本文所叙述的,是关于葬礼相扑的宗谱的思考。4.1 日本古代时举行葬礼相扑的证据 所谓葬礼相扑,是指在送葬仪式中和每年的忌辰日里为祭祀死者,举行相扑活动的习惯。日本古代时进行葬礼相扑的证据,就现在所知道的,有以下事例。  相似文献   

2.
古代日本的相扑活动,可以分为丰登礼仪相扑和葬礼相扑二个体系。本文主要就葬礼相扑加以论述,并进一步考析其源流嬗变。  相似文献   

3.
相扑在中国古代颇为流行,宋代更为大盛,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极为喜爱,女子相扑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生的。在史料笔记和小说故事中,都有不少关于女子相扑的记载或描述。较之男性相扑,女子相扑除了具有一般相扑的基本动作和规定之外,它还有一定的女性特色,虽曾一度出现过裸体相扑,但它还是更为注重女性的身形、容貌和着装之美,所以女子相扑兼有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和审美性等方面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古代传统相扑节的象征性寒川恒夫日本相扑节是8世纪到12世纪(亦即天皇统治时代)每年从全国征召相扑手在宫中举行的相扑大会。开始时定为7月7日举行,后来举行日期不定,但在7月间举行。相扑节举行的程序如下:1.举行前数月,天皇命令召集相扑手的使者("部领使...  相似文献   

5.
相扑在中国古代社会颇为流行,尤其是在清代,这一活动在满族、蒙古族极为盛行。本文从考证学角度对这段史料做出梳理。乾隆二十五年,乾隆帝例行木兰行围,在宴会蒙古各部时,蒙古各部献上相扑等4大民俗表演。乾隆帝为之作有《塞宴四事》4诗,当时蒋士铨、王昶、钱大昕、王鸣盛、石韫玉诸人亦随之纷纷赋咏。这次君臣集体性对相扑等表演的共同记忆,在构造了一个盛世盛况的同时,也将清代的相扑形态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为深入了解相扑在清代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文献材料。  相似文献   

6.
《体育博览》2008,(7):52-55
相扑最早的名字叫做"角抵",由古代冀州地区的"蚩尤戏"演变而来。"蚩尤戏"曾广泛流行于我国古代的北方农村,带有纪念与皇帝逐鹿中原失败的蚩尤氏的意义。晋代之后,"角抵"有了新的名字"相扑",《晋书》中便有相关记载,由此可见,无论是名称还是运动本身,相扑都是起源于中国。  相似文献   

7.
相扑是日本的国技,但是它和围棋一样,最初都起源于古代中国。最早有关相扑的记载时间是周代。据《礼记·月令》中记载:西周时,每年十月,天子都要下令国中将帅“习射御、角力”。其中角力就是指古代相扑。到了秦代,角力已不像以前一样作为军事活动中训练士兵的手段,而发展成为一项贵族娱乐活动。秦二世就在甘泉宫“作觳牛氐、优俳之观”。到了宋代角力达到了黄金时代。元代之后,蒙古人崇尚武功,相扑更成为老少男女都喜爱的运动。现代相扑比赛规定只限两人竞技,而且不分重量级别。比赛中,两位彪形大汉相对峙,双方仅系兜裆布,赤手空拳。将对手摔倒或推出直径4.55米的比赛圈即为获胜。日本相扑力土有着森严的等级生活,连吃饭、上厕所、洗澡也要根据等级地位列出严格的前后顺序。在这个等级中横冈(相当于围棋九段)为最高,接下来依次是大关、关肋、小结、平幕和十两。有这些资格称号的力土才可参加正式比赛。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的摔跤亦称角抵、角力、相扑或争交。这项体育活动源远流长,自原始社会至清代,长期传流,不断演进。在我国古代那啸风吟雨,龙争虎斗般的争交场上,不仅有魁梧的男子角斗,而且有矫健的女子相搏。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西晋时期,在吴国的宫廷里就出现了女子相扑活动。据《江表传》记载,吴国末帝孙皓为了寻欢作乐,曾经指令制作宫廷玩物的官署,用金子作了数以千计妇女首饰——“步摇假髻”,并“令宫人著以相扑”,就是叫宫女们把这种金首饰戴在头上来摔跤。谁抢到对手戴的金质步摇假髻,就归谁所有。宫女们争抢  相似文献   

9.
相扑运动在日本具有悠久的历史。它被作为“国技”和“特技”,以其独特的民族形式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保留至今。一、日本的古代相扑在日本,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相扑发生在纪元630年第十一代垂仁天皇时代。当时垂仁天皇在御宇召见了野见宿祢和当麻蹶连二人,让他们在宫廷咀进行相扑比赛。格斗的结果,以宿祢将蹶连的肋骨折断致死而结束。这是“天览(天皇参观)相扑”的开始。这段史料告诉我们:“相扑”在古代曾是比力气、拼性命,并要彻底制服对方的一种野蛮的体力比赛。从  相似文献   

10.
燕青相扑     
宋朝是我国古代相扑发展最兴盛的时期。《宋史·礼志》中规定:朝廷大宴、皇帝寿辰、外交宴会,都有相扑表演,而且是最后一个节目。殿前忠佐军有专业相扑手“内等子”一百二十名,分上中下三等,随时听候宜召。民间的勾栏里则有相扑技艺人表演,  相似文献   

11.
从《燕青打擂》看北宋的相扑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水浒传》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叙述浪子燕青与任原相扑比赛的全过程,详尽而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北宋时期相扑的场面。本文就此人手,广泛参考有关文献典籍和当代学人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北宋时期相扑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相扑运动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日本人民的偏爱。作为一种极具大和民族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相扑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引起一些到过日本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兴趣。如我国第一个驻日使团中的参赞黄遵宪,在日本逗留的4年多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方法整理分析《水浒传》中的相扑高手及其社会分层,并对相扑技术和规则做了系统挖掘,主要结论:《水浒传》中的相扑高手众多,既有男性也有女性,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相扑活动普及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水浒传》中的相扑技术既有以勇猛取胜的也有以巧取胜的,与现代相扑不同的是允许拳击和脚踢。《水浒传》中描写的燕青打擂是比较正式的相扑比赛,有一套严格完整的场地、服饰及比赛规则,其它的相扑基本都是相扑双方因矛盾而产生的争斗,甚至是性命相搏,只是把相扑作为一种格斗技巧,不遵循一般的规则。  相似文献   

14.
图解相扑     
久久 《精武》2005,(1):43-43
相扑是一项有1500年历史的古老运动。相扑起源于宗教。第一场相扑比赛是用来祈求大地丰收,奉献给神的仪式。8世纪,相扑作为一种仪式被引入日本宫廷。早期的相扑比赛既简单又混乱,它吸收了一些拳击和摔跤的元素,没有明确的规则。但是在宫廷的支持下,相扑的规则逐渐变得明确,技术也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狗相扑比赛日本的相扑比赛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一但鲜为人知的是,日本还流行一种狗相扑比赛在日本四国岛的高知县,专门建立了培养相扑狗的训练中心。这里有5名训狗员,每人负责40多条相扑狗。每年这里都要进行四、五次狗相扑比赛,一般都是...  相似文献   

16.
中日相扑传承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日相扑传承关系探析苏州大学罗时铭编者按:作为日本国技的大相扑是源于中国还是源于日本本土,在中日学者之间素来存有歧见。1987年西安学术讨论会上,中日学者就此问题交换过意见,陈述了各自的观点。后来中国学者也曾依据中国的文献资料就此发表过文章。最近,我...  相似文献   

17.
相扑被日本人视为“国技”,似乎全球唯有日本人对相扑运动情有独钟。其实,相扑既不是日本独有的运动,相扑之源亦不在日本。历史最久的首推蒙古相扑。蒙古族人的三大传统竞技项目便有相扑在内(另两项是骑马与射箭)。在每年的那达慕会上相扑是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常有数百名选手参加,规模极其盛大。比赛时,选手穿着色彩鲜艳的紧身衣裤和长靴进行角斗,其中一方肘、膝、肩、背等着地,对方即获胜。选手入场和离场均手舞足蹈地跳“鹰舞”。各级优胜者被冠以“巨人”、“狮”、“象”、“鹰”等称号,有人考证日本的相扑即源于蒙古。中国在历史上也有相扑运动。从一些出土文物看,中国秦汉时期的角抵就同日本现在流行的相扑很相似。至迟在西晋  相似文献   

18.
日本相扑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日本文化重要载体之一,日本人把相扑视为国技,把相扑力士视为日本大厦的顶梁柱。相扑运动源于日本农耕文化,是日本最具代表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9.
相扑的魅力     
相扑的魅力胡晓光相扑是日本的国技。据说公元4世纪日本就已有相扑,其始祖为野见宿弥。公元8世纪的奈良时代巳盛行于民间,每逢农历7月7日牛郎织女的节日,日本天皇都要观看相扑比赛。在东京的著名相扑大厅里至今仍保留着天皇包厢。职业相扑在16世纪开始形成。在此...  相似文献   

20.
日本"国技"--大相扑运动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3年4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相扑协会对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友好访问。在这个拥有116人的庞大代表团中,主要成员是14名相扑协会的官员和60名幕内、十两(相扑运动员的等级称呼)相扑运动员。他们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进行了4天和2天公开表演,场场都是座无虚席,盛况空前。在北京的最后一次公开表演时,周恩来总理亲临现场观战,场上气氛十分热烈。 日本相扑代表团的这次访华公演,使一般中国人首次有机会目睹和了解相扑运动。对于头梳古典式日本发髻、赤身裸体、只在腰间系一条兜裆带的巨体运动员形象和别具一格的比赛方式及其规则,中国观众或感到疑惑不解或感到耳目一新。总之,大相扑成了中国人了解和认识日本文化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