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的地位被提升到了新高度,"金课"的提出为如何打造高校体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分析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水课"现象,并提出高校体育高阶性、创新性、针对性、竞技性的"金课"建设标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四方面探索打造高校体育"金课"的策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新课程改革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在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水课”成分较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模式落后,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对高校体育金课的建设,成为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主要对金课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混合教学模式下高校体育金课建设的措施进行重点探讨,旨在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金课建设的效率,促进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提升,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水课"的成分比较大,不适合学生们的综合发展。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师应该要加大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制止"水课"现象进一步扩大,积极开展"金课"建设。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水课"现象进行分析,探讨高校体育教学该如何制止"水课"建设"金课",并且提出高校体育教学积极建设"金课"的重要意义,旨在为高校体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体育师友》2019,(5):19-20
武术是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而且武术技能在体育师范类学生未来从事教学活动中会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因此通过顶层的目标设计,打破现有武术课程的"打与练"等边界,设计出融入散打格斗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多元考核评价的线下"金课"是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对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金课”理念的提出为高校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该文旨在探讨“金课”理念在高校体育普修课程中的应用,提出创新与改革策略,以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内容升级、课程模式创新、教学组织完善和线上线下结合教学等策略,旨在打造更高层次、更具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学科体验,为高校体育普修课程的改革提供新思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试论高校体育说课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体育说课是体育教学研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本就高校体育说课的内涵、特点、作用、要求与评价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采用文献资料和教学实验等方法,对当前普通高校开设体育选项课问题进行探讨。"选项"教学模式的教 学实验表明:选项课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学校场地、器材短缺,学生体育基础差是影响体育选项课教学质量的 不利因素。提出完善体育选项课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体育选项课教学与终身体育的完满结合。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选项课是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它不仅使各学科都有明显的变化,同时也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锻炼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走访与座谈法,重新审视高校体育实施选项课以来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其目的是促进和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体育实践课的关键,通过相互评课,相互交流,可以促进教学手段的改进和艺术化,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公开课、观摩课只是走过场,相互粉金,报喜不报忧。缺乏具体的内容和要求。因此,如何使评课的标准和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具有可评性是目前体育教学评课的迫切需要。本根据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体育课目的和任务,结合体育教学原则和体育课的类型、结构,提出评议一节体育实践课的标准和七项具体内容,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视角,分析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机遇、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健康中国建设、体育强国建设和国家关于本科教育、专业建设的系列举措,使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同时,该专业在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质量、质量保障与监控、办学特色等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从加强专业思政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明确专业定位、突出特色优势,强化内涵建设、构建课程体系,厚植先进教育理念、打造五类"金课"等七个方面展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依据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相关理论,结合体育学科的教学实际和体育教师的培训需求,构建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模式。通过对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的确定,指出影响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有效组织的因素,描述了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的基本流程与成员分工方法,提出开展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的要求。强调既要加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体育课程研修的研究,也要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开展"课例研修"鼓励体育教师不断促进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由于体育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等的不同 ,因而决定了课的类型的多样性。但从体育课内容的性质上分 ,通常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两大类。理论课是体育和卫生保健基本知识课。体育与卫生保健基本知识 ,不仅是指导学生体育实践所必需的 ,也是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素养。理论课的内容 ,一般包括 :有关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体育对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 ;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体育运动卫生常识 ;体育与智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的关系 ,以及主要运动项目知识简介等。理论课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有计划地进行讲解。这种课可安排在开学初或…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与数理统计法对体育慕课的应用设计进行研究,从体育慕课的设计目的,设计原则,设计过程等出发,设计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体育慕课模式,并将体育慕课应用于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习者掌握体育知识.体育慕课的探索及应用旨在联合各大体育高校构建"体育慕课网"并建立"体育慕课库",以期促进解决地区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传统体育课堂时间有限、人数受限且不可重复等问题,也为全民健身开启一条免费获取体育运动与健身知识的快速通道.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现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河北省属院校中20所体育部主任以及随机抽取3所高校参加选项课学习的学生和选项课任课教师为调查对象,对河北省高校目前体育选项课现状进行评析,并对普及体育选项课的优势和困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选项课教学模式,完善选项课教学体系的建议,为优化大学体育的转型提供新的依据,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习掌握科学实用的健身知识技能,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能力和习惯,实现体育选项课教学与终身体育的完满结合。  相似文献   

15.
刘丽 《体育师友》2020,(2):11-12
结合具体的三个课例来分析微课应用于体育录像课比赛中的情况,分析每个课例中微课使用的利与弊。进而分析出微课应用于体育录像课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微课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提供一些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史凯 《中华武术》2021,(4):15-16
根据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对高等学校的课程进行改革"消灭水课,打造金课",加快本科优质课程的建设,培养高等人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课程现状的分析以及金课标准解读对大学田径课的建设提出新的改革路径,进而提高大学田径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对体育选项课学习态度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对体育选项课学习态度的现状与特征。并依据社会心理学、体育管理心理学等理论,对大学生体育选项课学习态度的现状、内容结构及其取向排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价与阐释,从而为教育部门了解与掌握大学生对体育选项课的学习态度及其形成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信息;也为今后改进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运用问卷调查法等,对陕西普通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开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体育与健康课被占用、开课不足的情况较普遍;课外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以学生自己活动为主;部分学生家长不太支持甚至反对学生上体育与健康课,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学二年级学生选择项目的和对终身体育认识的调查,分析了目前高校体育专项课在终身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体育专项课应与终身体育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采用访谈法和文献综述法,研究我国中小学体育现状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的改革情况。认为基础教育体育的现状制约着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改革的方向,后者的实施须结合中小学体育实际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反过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改革也直接影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的开展。并提出对新一代体育教师的要求,联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的改革,具体分析改革的力度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