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竞赛日程的编排1.竞赛日程编排的依据合理的竞赛编排是使比赛顺利进行并使运动员充分发挥技术水平的重要保证。为此,在编排竞赛日程时应依据以下条件。(1)比赛的时间(天数、节数、小时数)。(2)可供使用的场地数量。(3)运动员的合理负担量,即在单项比赛中,每名运动员一天不应安排超过6场比赛,而且同一项目的比赛不  相似文献   

2.
1978年以后,我国现行足球甲级队联赛的竞赛办法,规定了每个队一年之内要参加两个循环、各两个阶段的比赛。这样的竞赛日程安排,使每个队在各阶段比赛之前,都有2—3个月(冬训、夏训)或  相似文献   

3.
<正> 苏联《学校体育》杂志今年第一期刊登了由苏联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布的《1991年苏联中小学体育运动竞赛日程》。该日程由两部分组成,即“普通中小学各运动项目的比赛”和“全苏儿童少年体校及专门儿童少年体校各运动项目的比赛”。苏联中小学体育运动竞赛的规律和形式如何,具有哪些特点呢?本文拟对此作一扼要介绍,以供借鉴。一、苏联普通中小学各运动项目的比赛苏联普通中小学的体育运动竞赛分综合性比赛和单项比赛两大类。综合性比赛的规模大,几乎都是全国性的比赛,最大规模的“斯巴达克运动会”参加人  相似文献   

4.
运动训练的年度计划是根据竞赛日程和竞技状态的发展规律所确定的。根据田径竞赛日程的特点,运动员的冬季赛程是60米,整个比赛期持续5—6周,夏季比赛距离则是110米,比赛期长达3个丰月。这些特点决定跨栏运动员在训练中具  相似文献   

5.
一、竞赛日程和地点 2003年全年,每两周比赛一次,每次比赛男子4场和女子1场(男女共10名运动员参赛),全年共进行20周的比赛。首场正式比赛时间为2003年4月11日。 主要比赛地点设在北京,也可根据情况适当安排在国内其他城市举行。比赛通过电视进行直播或转播。  相似文献   

6.
奇数参赛者循环比赛秩序编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竞赛日程编排,常用循环赛制,当比赛参加者是奇数时,按照常规循环赛编排竞赛秩序,其中有一个队会陷入严重不公平的境地,这个队将连续好几轮与上轮轮空、以逸待劳的队比赛,这有悖体育竞赛组织者的初衷.如果稍加改革,即可避免这种问题,使体育比赛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利益均等、机会均等的竞赛原则是体育竞赛的基本原则。本文作者根据多次全国和地方武术竞赛编排实践,就竞赛日程如何体现这一基本原则,阐述制定武术套路竞赛日程的总体编排原则、方法和步骤。同时提出了六种竞赛日程模式,并就六种竞赛日程模式制定方法进行了阐述。文中强调制定竞赛日程要达到最佳,最佳的竞赛日程必须依据赛会所给各项具体条件,遵循总体编排原则进行研究设计,而合理的场地使用方法和合理的总赛程时间是制定不同模式竞赛日程的关键。在竞技武术走向世界、全民健身活动兴起,不同层次内容的武术竞赛活动蓬勃开展的今天,完善武术竞赛理论与方法并使之进一步科学性和规范化是本文的目的和宗旨。  相似文献   

8.
一、现状 国际田联当初推出“黄金联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比赛的电视收视率,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某些同项目的优秀运动员除参加世界锦标赛、奥运会等大赛之外,互相躲避的不良现象。 目前国内的竞赛体制基本与国际接轨,国内竞赛日程的安排也充分考虑到了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国际大赛日程。近年来国家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参照国际赛制改革,相应实施了多站大奖赛制度,并规定凡参加世界大赛,均以当年大奖赛至少两站的比赛成绩作为选拔标准。这一举措既和国际田径运动发展的趋势相吻合,也为我国运动员跻身世界赛场参与激烈角逐创…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读者了解和掌握田径竞赛规则发展变化的有关精神,根据基层田径比赛裁判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疑难问题,我们特请田径国家级裁判员丹登宝撰写了《田径比赛的裁判工作问答》一文。本文以问答形式从田赛、径赛的裁判工作及竞赛的场地器材的发展变化方面的问题进行介绍。本文分六次刊登,如有误,应以最新的竞赛规则为准。在实际工作中,您常会遇到的难题也可致信编辑部,以使我们的问答更能满足您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0.
竞技健美操的训练周期是根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重大比赛日程而制定的,一个完整的训练周期包括准备期、竞赛期和过渡期三个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训练过程。准备期、竞赛期和过渡期每个训练时期都有不同的训练时间、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负荷变化,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周期特征。  相似文献   

11.
通过编排实践,本文对大型武术(套路)竞赛秩序各环节编排在理论上和具体方法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和总结。针对竞赛分组和确定运动员上场顺序这一环节的诸方面就如何体现运动员机会均等、利益均等原则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体育学院武术专修通用教材在分组方法上的不合理性。指出竞赛日程方案设计应力求最佳,并就最佳方案设计的标准以及竞赛日程制定方法、原则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对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强和完善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在体育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教师挂牌上课,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及教师责任制,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是社会发展和新世纪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针对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进行探索,以求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探讨和解决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这一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与统计处理等方法,对影响我国田赛项目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影响我国田赛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因素主要来自运动员自身和参赛环境,主要因素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伤病、心理、天气条件、裁判、比赛经验、技术等.并依此提出了相应对策,为进一步提高运动员训练的效益及解决我国运动员竞技表现不佳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传播技术发展推动下,体育赛事直播画面网络实时盗播问题愈发凸显,由此引起的侵权诉讼和法律纠纷也频频出现。通过梳理近十年司法判例发现,司法实践中对于体育赛事直播画面保护存在多样的法律适用情形,将体育赛事直播画面定性为作品以著作权法相关权利给予保护,或定性为录像制品以信息网络传播权予以规制,再或者以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判罚。但以信息网络传播权、反不正当竞争法或以广播组织权进行体育赛事直播画面的保护皆存在一定法律适用困境。透过比较法视角考察英美法系国家对体育赛事直播画面侵权的规制情况,并鉴于体育赛事直播画面的独创性和体育产业发展趋势,提议扩张著作权范围,明确体育赛事直播画面的“作品”性质,将体育赛事直播画面划归“视听作品”序列,同时采取技术中立原则,创设“向公众传播权”,实现体育赛事直播画面权益主体的切实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5.
当前竞技体育水平迅猛发展,要想创造更好的成绩,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年的实践训练工作,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正确理解掌握项目特性,才能找准训练路子,产生良好的训练效果,从而保证训练目标任务的实现。反之,会影响训练成绩的提高,甚至产生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全国城市运动会体育赛事发展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城市运动会赛事推广和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运会的举办促进了体育的发展,体育人才的培养,城市文化的发展,赛事开发还存在不足。建议健全赛事的法制机构,实施资金合同机制;充分分析、评估赛事市场;拓宽市场,开发多种营销渠道;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比较优势理论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奥运会为研究平台,以创建竞技体育比较优势理论这一全新的课题为核心展开研究,研究表明,各竞技单位竞技实力的制约与反制约是比较优势形成的原因,也是验证比较优势理论的效标,同时,从理论与实证两维角度证实比较优势理论的科学性,以及根据比较优势指数划分等级项目群体的有效性,从而为竞技格局的研究提供科学的定量标准和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列表法对我国女子跆拳道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进行识别,利AHP-FUZZY(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模型对运动员参赛风险进行评估,并应SWOT矩阵分析得出风险应对的策略,以期为我国女子跆拳道运动员的竞赛、训练及备战大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篮球比赛出场阵容的模糊多目标优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篮球比赛瞬息万变,如何根据运动员的进攻能力、防守能力以及比赛的具体形势来制定 合理的运动员出场阵容成为了篮球比赛决定胜负的关键问题。将模糊数学和多目标优化引入到 这一问题中,提出运动员出场阵容的模糊多目标优化模型。该模型在采用RSR综合评价法对运 动员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进行准确评定的基础上,建立起球队进攻能力最大和防守能力最大两 个模糊目标,并依据比赛的具体形势以及对球队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的要求来决定模糊目标的 隶属度函数,实现了运动员客观的篮球比赛能力和教练员主观判断能力的有机结合,从而确定 出科学、合理的运动员最佳出场阵容。对休斯顿火箭队运动员出场阵容的成功应用验证了模糊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体育强国建设是新时期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目标,也对中国体育赛事文化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新课题。研究认为:体育赛事文化建设是体育强国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地位与作用无法替代;目前我国体育赛事文化建设存在体育赛事文化发展不平衡,职业体育赛事文化建设滞后,民族体育赛事文化缺乏竞争力诸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