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武术本体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是什么,什么是武术”的“武术本体论问题”是武术研究者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因为这是武术学研究的起点,是武术学学科大厦的第一块基石。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术本体进行了思索与探寻。研究认为:武术是一种有着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攻防技击意识的人体动作。  相似文献   

2.
对60名武术运动员和3O名田径运动员的上肢三大关节本体感觉能力的测试和分析表明:各测试组左右侧无明显差别,武术运动员的本体感觉能力优于田径运动员,武术套路运动员优于武术散手运动员,这可能与专项技术动作系统训练有关。本体感觉的准确性测定不受关节活动幅度的限制,可作为评定武术运动员训练程度的生理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湖北体育科技》2020,(2):165-168
依据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本体论对武术的本体进行剖析,以此为基点深入探究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出路问题,发现制约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4种:现代化语境对武术基本元素的祛魅;武术本体的物质所在—技的量化;武术本体的精神存在—道的搁浅;西方体育思想的渗透使武术的教育目标遭到误读。为了破解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现状的制约因素并寻求发展之路,提出了武术本体实践的具体化途径:从实践与沟通的基点,实现武术技击与武术文化的复魅;倡导以道驭术、体用兼备方法,破除知、行分离现像;提倡由技入道思想,复归人性修为;升华学校武术教育目标,开发武术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4.
围绕武术发展方面的研究,一直都是武术理论研究中的热点论题。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当今社会时代特点,对武术发展的理念展开探讨。研究认为,“本体与人本统一”应作为武术发展之理念指导,这是当今时代对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武术所提出的必然要求。表现在:(1)文化的时代性——市场经济带来的消费社会的形成要求武术发展应密切关注人的需求;(2)文化的民族性——“中国梦”的实现要求武术进行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本体与人本统一”对于武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与此同时,当今社会也为武术发展贯彻、践行该理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条件。  相似文献   

5.
当代武术文化的表现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属于文化、高于体育”已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武术是什么?”的本源性问题却尚未得到圆满的回答。武术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字自身的局限性特点,使任何一个关于武术的概念都会产生自身难以避免的缺陷,所以,给“武术”或“武术文化”下一个定义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武术本身也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对武术的全面把握要与时代的发展和对武术的认知相结合。通观当代融入人们视野中的武术,从文化的整体观出发,可分为四种形态,即“文化的武术”、“教育的武术”、“艺术的武术”、“体育的武术”。这种分类概括了武术文化的主体内容,提出了武术概念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当代学者关于视觉文化的论著,结合武术文化实践,运用演绎法和逻辑推理法阐释武术文化的视觉特性。认为武术套路的视觉特殊在于:在武术套路表演过程中,观众的“看”与自我的“看”形成了视觉文化的运作“场”;传统武术的“内视”———武术对“形—气—心”一体三相的内视自觉,体现了“一人天,合内外”的大生命洪流;武术套路对技击实践的思维超越及对技击意境的精神表达,参与并形成了语言。  相似文献   

7.
论武术文化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武术文化”与“武术”,由于视域的不同,既相互统一,又各有侧重。“武术”作为现实存在的“技术”形态,表现的更为真实、直接,以技击、表演、比赛等形式存在于社会普遍认知之中。而“武术文化”则侧重于“非技术”的成分,注重“武术”的文化体系、艺术审美、价值功能等方面。两者既非包含与包括,也非融合和互补,而是角度不同的思考与认识。“武术”称之为“武术文化”,源自武术的“中国性”及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因。从广义上,武术文化包括文化遗产中的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影视中的武术、文学中的武术、学校教育中的武术等;从狭义上,武术文化专指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及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武德要求、传承制度等。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共同性与多样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融合性。  相似文献   

8.
武术技术审美是武术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意象创构又是武术技术审美的内在生成。运用技术美学和中国古典意象思想探究武术技术审美,剖析其意象创构。研究认为,武术技术作为以身体为存在形态的身化技术,兼具技术美学和意象创构的审美价值。武术技术审美的意象结构包含“意”与“象”两个维度,“意”借武术技术外在形态之“象”赋形,“象”以武术技术内在之“意”塑魂,“意”与“象”结合,营造了主客体交融,充满武术技术生命活力的意象世界。武术技术审美的意象创构有“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味象体道”三个层面,其中,“观物取象”意指武术技术审美的“直观体悟”与“感物起兴”;“立象尽意”是指武术技术审美的“体物得神”与“感物动情”;“味象体道”则是武术技术审美的“象外之象”与“得意忘象”。同时,武术技术审美还有着“原型意象”和“超越性意象”两个层次,原型意象是一种本原性存在的意象,武术技术原型意象体现了集体无意识关联的武术技术文化品格;技术意境是意象的超越,武术技术审美只有深入到“境生象外”的技术意境方能真正感悟武术技术所追求的意象世界。  相似文献   

9.
从现代奥林匹克的复兴看中国竞技武术的奥林匹克之旅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运用虑较法、个案研究法等,从现代奥林匹克复兴的分析中,提出了中国竞技武术在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中应该予以重视的一系列策略:(1)武术进入奥运会,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工作,而应该是对武术全方位的更新;为此,一方面应发掘武术“和谐、和平、完美”的文化内核,另一方面要保持武术现代化“离异“和“回归”的合理张力。(2)把握武术本质特征,用“奥卡姆剃刀”对传统武术技击进行“削枝强干”式文化手术,并根据技术简化和规范的要求,寻求武术技击现代发展的新突破。(3)在武术全球化中应积极扬弃武术现代化中出现的异化——标准化和形式化,克服对武术竞技“裁判导向”认知方式的片面性,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观众导向”的武术发展新思路。(4)培养与武术全球发展相应的国际气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多方合作长期发展的武术全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武术境界论     
马剑  邱丕相 《体育学刊》2007,14(5):68-72
提出武术境界论题,其目的在于解决武林人的理想。武术境界是武术对武林人总的意义世界,是从现实的武术人生中抽象出来的理想世界。武术境界能够启迪武术人生,觉解习练武术应达的理想与意义,是武林人的心灵守护神。按照层次划分,武术境界包括“然境”、“术境”、“艺境”和“哲境”。具有什么样的武术境界,将会拥有什么样的武术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