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校是青年的集散地,青少年和儿童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沃土,是通向社会的窗口。它牵动着学区体育的开展,必将促进“全民健身计划”健康有序的实施和执行。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在校接受系统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也是接受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具有与社会体育相衔接的特点。国家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全民健身应以终身体育为目标。因此,高校体育教育是关系到学生未来体育生活化和体育终身化实现的关键。为了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技能与习惯,各高等学校对体育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并取得了显的成绩,充分推动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因此,为了高等学校体育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高等学校体育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深入的研究高等学校体育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主动适应全民健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和全民健身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主动适应全民健身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主动适应全民健身是社会发展、全民健身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三者的共同需要;针对新时期、新问题,就如何主动适应提出建议,以期满足全民健身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姜利 《体育世界》2009,(8):104-105
家庭体育健身是一种促进全民健身的新理念,它的发展对提高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它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全民健身计划”与高校体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即将出台的全民健身计划是体育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它将对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产生重大影响。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是学校后体育(国外称大众体育,我国称群众体育),从宏观看,高校处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本文从研究全民健身计划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提高对全民健身计划的认识着手,探索高校体育为全民健身计划的逐步贯彻落实,必须抓好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转移,教学重点的调整,教学考核内容的改革,并建议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明生 《体育科研》2010,31(4):14-16
以文献资料等为主要方法,从《全民健身条例》背景对我国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变革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社会体育组织在全民健身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社会体育组织多元化发展不够;社会体育组织功能专门化程度不高;社会体育组织的独立性不强;社会体育组织全民健身服务质量不高等。由此提出变革对策:构建社会体育组织与全民健身服务功能对接的发展模式;完善三级全民健身服务运行网络;优化社会体育组织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环境等。  相似文献   

7.
从国际大众体育发展趋势展望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57,自引:3,他引:54  
从国际大众体育兴起的社会背景论述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运用大量最新信息,列举国际大众体育的8大发展趋势,从而为我国开展全民健身提供经验和例证。介绍了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背景与特点之后,提出以下结论:中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第三世界有示范作用,它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表明中国体育正朝着协调发展的方向努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实现全民健身计划还有不少问题,我们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全民健身计划”的社会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社会文化意义,由“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的关系分析,提出“全民健身”思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从社会劳动生产力中最积极的因素是人的身体状况的理解提出“全民健身”计划是为提高人们的体育水平而设计的。  相似文献   

9.
体育社团是体育社会组织的主要表现形式,它是实施全民健身战略的有效载体,在基层群众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从全民健身的视角下,阐述了乡镇体育社团与全民健身之间的关系,剖析出当前乡镇体育社团的发展困境,即"三无问题"、管理职能缺失、法制化滞后、文化素养偏低等,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优化乡镇体育社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全民健身的社会监控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对社会体育进行监控的必要性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有关社会学原理,阐述了政府对社会体育进行监控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搞好全民健身社会监控体系的若干对策,包括完善相关体育法规建设,确立全民健身社会监控系统的工作程序与工作方式等。  相似文献   

11.
生态体育是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导致生态问题的急剧增加而逐渐引人关注和重视的,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全民健身既作为一种人体个人行为,又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和文化现象,都直接体现了全民、体育和环境三者之间的互相和谐、共生共融、共同发展,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内在一致。全民健身所提倡的理念与生态体育的价值诉求具有很多的契合点,在当前我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时代背景下,全民健身成为生态体育最为有效的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2.
时晓莉 《新体育》2014,(1):94-95
说起全民健身,从官方到民间发展群众体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新一轮全民健身热潮面临哪些制约发展的瓶颈?有哪些悬而未决的问题?隆冬时节,寒意袭人。记者来到首都体育学院,就全民健身的现状与问题拜访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院长李相如教授。李相如先给记者扫盲:体育运动包括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群众体育、社会体育和全民健身是不同的概念。群众体育是大概念,包括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军事体育。社会体育是群众体育的一部分,是狭义的群众体育。  相似文献   

13.
《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实施一年来,我国全民健身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制约其深入发展的瓶颈,社会体育管理体制亟待变革便是其中之一。鉴于此,研究提出社会体育管理体制的变革路径:完善全民健身管理体制;把《条例》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将城市全民健身体系覆盖农民工群体;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等。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民健身是国民体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全民健身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作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它在丰富全民健身运动项目的同时,也为其自身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家庭体育与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构建全民健身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基本目标。在社区体育的资金、场地、器材、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的情况下,以家庭体育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体育组织形式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具有其优越性,可以通过设立家庭体育奖章与学区体育节,完善服务体系,吸引社会赞助等形式来构建我国新时期的全民健身体系。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以及推进全民健身进程中需要关注和研究的社会问题。目前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的缺失,处于弱势群体地位。余暇时间少与业余生活的单调、体育消费少和消费结构不合理、社会公共体育设施场地短缺、体育价值观片面和态度消极等是影响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的主要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7.
“快乐体育”与学校体育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文章从“快乐体育园地”的作用和功能入手,试析了它与全民健身计划之间的关系,认为“快乐体育园地”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的成功举措,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使学校体育教学跳出了单纯身体教育的圈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将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社区体育的含义,构成社区体育的要素,社区体育的特点,分类及其功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社区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关系,发展社区体育促进全民健身.的措施与方法等基本问题,对发展社区体育,促进全民健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宋庆祥  刘军 《中华武术》2023,(12):66-67
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提出:到2015年,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而2016年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接着提出: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健身。随着两次全民健身计划的完成,公共体育资源在促进国民体质健康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关于公共体育资源的研究逐渐增多,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全民健身计划是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它的特点之一是计划性、系统性、长期性。对第一期工程三阶段实施情况回顾:成效可观.健康第一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以城市为中心体育健身热潮。第二期工程展望,加强全民健身计划的理论研讨力度,做好引导辅导工作,重组群众性体育组织,制订健身目录,健全测试制度,把全民健身当成体育产业来办。《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中国的体育大法。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需要体育,体育能强身健体振奋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