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阐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概念,其包括体育课程的总目标、体育课程学习领域目标、体育课程的水平目标、体育教学目标。概述新课程改革下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关系;体育课程目标的纵向层次;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确定了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现实缺失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进行研究,指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在课程价值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话语权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失,相应的对策是确立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价值观,优化并细化体育课程目标,精选体育课程内容,创编时尚体育教材,赋予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师以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新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勾勒出新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认为健康指标与行为指标,是新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特征,并对评价原则、方法等给予分析。  相似文献   

4.
2001年教育部所颁布的体育课程目标,重视体育运动技术的全面性,突出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强调体育课程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通过跨文化理论分析发现,美国体育课程强调多元文化教育,重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理解,突出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下面着重对中美体育课程目标对比进行分析。1.中国体育课程目标2001年7月教育部所颁布的体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能够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  相似文献   

5.
建立高校新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潘晟  张宏成 《体育学刊》2003,10(6):74-76
在研究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勾勒出新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认为健康指标与行为指标是新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特征,并就评价原则、方法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试论体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现代体育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 ,探讨了体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关系 ,两者在课程目标 ,教育内容 ,组织方法 ,教学过程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表现出辩证统一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体育课程目标的内容与分类进行分析认为:在体育课程目标内容上,“运动参与”目标不适合作为体育课程目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目标能一定程度上体现个体、社会的“身心健康”需要,需要通过课外补充才能满足社会期待的“身心健康”要求;“社会适应”目标在思想意识上先入为主地渗入社会预期性结果,抹杀了其结果产生的个性与首创性.并从学生的学习评价、体育课程的学科地位、以及《纲要》对体育课程实践的作用现状等角度评析了体育课程目标.提出对《纲要》课程目标修订的建议,为体育课程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关于构建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健  潘明 《体育与科学》2000,21(6):48-51
课程目标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预期结果,体育课程目标是各个时期教育思想、价值观念和对体育教育功能认识的反映。本文在对建国以来我国体育课程目标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课程理论,探讨了构建初中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并据此提出了构建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在课程编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指导体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现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存在的缺陷,通过文献梳理、历史借鉴、综合考量与逻辑推理,重新构建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为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研究认为:(1)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要求,是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的理论依据,为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指明了方向;(2)重构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提出了体育修习、健康促进、思政品德领域目标,突出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学科特征,凸显了新时代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顶层设计;(3)重构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上承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下接学校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及活动,符合学习层级理论并同普通高中课程目标有效对接;(4)重构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有效落实,在学校体育各项活动中切实贯彻,具有理论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汪艳  王晖  汪贺东 《体育世界》2012,(12):85-86
高校是人们在学校学习的最后一站,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导思想为依据,从体育课程的社会、学生等需求主体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出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应把终身体育的思想放在首位,并对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提出了目标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等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台湾幼儿体智能课程特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究其对提高我国幼儿体育教学水平、推动幼儿体育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借鉴意义。发现其独特的“玩性”教学理念、特色课程建设与市场化的推广方式,是幼儿体智能课在国内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对我国幼儿体育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是西部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的一个新起点,也为大学体育的发展,溶入了有关音乐、舞蹈等美学新观点。虽然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有了新的突破,但西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找到影响体育舞蹈课程开设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几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面向高知识人群的高校体育专项课程的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全国高知识人群健身状况为依据,对普通高校体育专项课程结构的建设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目的在于使高校体育专项课程的基本结构能更加适合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需要,适合高知识人群健身活动的需要,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使体育专项课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摘要:2006年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提出了阳光体育,希望通过阳光体育能够增强学生体质.而普通高校体育课作为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能够使高校体育更好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和影响学生体育意识,通过对文献和文件地深入阅读和理解,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与阳光体育的思想相结合,找出课程体系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阳光体育思想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希望能够给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提供相应的参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于2004年开始实施。在2003年11月华北、东北协作区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年会上32所学校体育院系的院长、主任对实施《课程方案》表示出了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通过对与会专家意见的整理和分析,提出了实施《课程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高校研究生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江西省高校研究生公共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校研究生公共体育课应有的组成部分,以及具体教学内容的初步设想.目的是为正在实施的全民健身的终身体育教育,提出一些可行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近十年来我国中文体育类期刊,对中外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采用了文献综述与比较分析的方法,总结了我国与国外在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上的异同,比较分析出我国现存的问题,为我国21世纪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更好设置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专升本院校体育选项课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体育选项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课程设置、认知度、场馆条件、师资力量、体育基础等;并提出加强师资培训,开设新兴课程,引导学生进行理性选课,提升认知度,充分挖掘现有场地资源,加快场馆建设力度,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教学等可持续发展对策,为全国专升本院校今后更好地开展体育选项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程目标论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夫力  洪毅 《体育学刊》2001,(1):122-123
阐述体育课程的基本含义,其包括体育学习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时数、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概述现代体育课程目标的思想核心及其理论依据与基本构成;分析确立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制约因素,要述确定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模式及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运用比较法和问卷法对华南理工大学2003、2004级部分学生体育课开设钓鱼、攀岩合并课进行探讨发现,高校体育课中开设钓鱼、攀岩合并课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耐性和提高学生体质,且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度极高;同时还分析了高校开设垂钓、攀岩合并课在场地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具有较好条件,并提出高校体育课应开展垂钓、攀岩课,以丰富和满足学生对多种体育项目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