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出发点,分析了忻州地区文化的特质,结合挠羊赛的技术风格,研究忻州挠羊赛形成的地域文化因素,结果表明:“挠羊赛”的产生、发展始终折射在忻州文化当中;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生活生产方式是“挠羊赛”摔跤形成的主要地域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2.
山西忻州传统"挠羊"摔跤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挠羊赛"是在山西忻州、定襄、原平一带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摔跤比赛。历史上,跤乡的男女老少对挠羊摔跤都痴迷疯狂,无论田头还是院落到处都是赛场。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走访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忻州地区"挠羊"摔跤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挠羊赛"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新时期的发展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跤乡溯源     
本文通过查阅春秋战国时期山西区域摔跤文献资料和研究分析山西古代的地域民俗,结合忻州在山西的地理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忻州摔跤运动的起源应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距今有2500年的历史。它是随着中国古代摔跤运动的发展而逐渐演变成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挠羊赛”。  相似文献   

4.
张春晖 《新体育》2014,(8):60-62
忻州摔跤活动世代流传,演习成俗,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同时孕育出了挠羊赛这种民间习武健身的活动。山西省忻州市素有“跤乡”之称,1960年,时任忻定县(现忻州市)县委副书记白云代表忻定县参加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大会,会上正式命名忻定县为“摔跤之乡”。  相似文献   

5.
竞技文化是竞技体育中体现出来的一种优秀的体育文化,体育竞技在中国和西方的体育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山西忻州地区有一种民间非常流行的摔跤活动——“挠羊赛”,就具有这种典型的竞技体育文化特征。本文从文化学视角,通过阐释其起源、组织、规则及技术特征,分析其竞技文化特征;进而得出:“挠羊赛”源于军事,盛于民间,是极具竞技文化特征和多元社会文化价值的身体活动,是典型的来自中国民间的竞技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6.
张晋峰 《搏击·武术科学》2010,7(12):99-100,10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山西卫视倾力打造的竞技娱乐节目"一代天跤.挠羊英雄会"之品牌文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该品牌在当前竞技类节目和娱乐节目泛滥的背景下有着自己独特的品牌内涵和文化内涵,对富有地域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挠羊赛"的传播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深入挖掘传统摔跤文化的基础上对该品牌进行科学地管理和营销必将促成中国传统摔跤和《一代天跤.挠羊英雄会》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忻州挠羊赛传承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体育科技》2015,(11):979-981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年代挠羊赛传承人的统计与分析,揭示挠羊赛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变迁史,及社会、文化、地域等因素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探寻其传承人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文化文化经济大改革、大繁荣的背景下,在山西省文化产业大力发展背景下,如何将山西省传统体育"挠羊赛"这一具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典范的项目打造成山西体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山西知名文化产业品牌示范效应、丰富的旅游资源相匹、高水平的专业人力资源的技术指导、山西省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为"挠羊赛"打造成山西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提供保障和有利环境;为此我们应通过好的创意、成功的市场攻略、合理的开发和保护、走国际化和民间并行输出的道路等策略,最终将"挠羊赛"这一传统体育项目打造成山西省知名体育文化产业品牌。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忻州市地处黄土高原,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众多关隘险峻。这里既有源远流长的中原农耕文明,又有粗旷豪放的草原文明。在忻州、定襄、原平一带,千百年来"挠羊"摔跤长盛不衰,文章对"挠羊"摔跤这种忻州地区特有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形成与演进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山西"挠羊摔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山西忻州、定襄、原平三市县盛行摔跤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人口近百万,其中参加和爱好摔跤的人,约占百分之七十,是名副其实的“摔跤之乡”。据传,忻州、定襄、原平跤乡的摔跤运动,起源于800年前的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以“角抵”训练士兵。岳飞被害后,其部属被谴散,其中有一名忻州籍的士兵陈效婴回到家乡,就将在军中所学之摔跤技术传授给乡亲。从此,摔跤便作为人民强身和自卫之术,一传十,十传百地广泛流传开来。800  相似文献   

11.
"挠羊"是流传于山西省忻州地区的一种民间摔跤的地方俗称.挠羊摔跤文化是一种民俗节日庆典文化,是多民族混居后的历史文化产物,是一种原生态的民俗体育文化,同时也是活态体育人文遗产.  相似文献   

12.
"挠羊"是山西省忻州地区独具特色的民俗体育运动,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空间。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挠羊"文化空间日渐式微的原因,探讨了"挠羊"发展所需环境及其空间,从而更好地保护其乡土气息文化,使忻州"挠羊"更加真实的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decline of indigenous forms of wrestling under colonial rule in Kenya as well as contemporary attempts to revive the sport. Highlighting the role the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state played in marginalising ‘traditional' sports reveals a long history of hierarchical control of sport in Kenya. Local responses to this top-down approach also show how cultural lobbies and grass-roots organisations have tried to preserve, reinvent and market the sport as a moral symbol of masculine ethnic pride and cultural identity amidst a sometimes tense political landscape. With the current historiography of sport in Africa heavily imbalanced in favour of studies that highlight the adaptation of European sports within the continent, this article also serves as an initial examination of the historical roots and colonial decline of indigenous sporting traditions in Kenya.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我国当前体育发的展现状和国家战略的需要,试图找出一个发展我国农村体育的突破口,论述在我国推广摔跤类体育运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应对策.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研究法和实地考察法对在我国农村推广摔跤类体育运动的设想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摔跤既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项目,也是一种具有特色体育运动.中国式摔跤规则简单,不受场地限制,而且很具观赏性,适合在广大农村推广,也符合我国农村体育工作的现状和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对我国传统摔跤的改良,在政策的支持下,具有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淮北市体校"中国式"摔跤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参加2000年全国体育大会山东预选赛的淮北市体校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调查、访问;对当今淮北市体校中国式摔跤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项目在淮北市体校存在与发展的特点.探索淮北市体校中国式摔跤发展对策.以达到推动淮北市体校中国式摔跤的发展.力求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体能,在比赛中夺取优异的成绩,日常运动训练负荷的安排是直接影响运动员体能提高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多年来对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训练负荷的监控,探讨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训练负荷监控方法,为教练员科学系统地安排训练,减少运动员伤病的发生提供客观数据。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ornish wrestling, which was distinctive to Cornwall, was the county’s most popular sport, with a large number of wrestlers competing for lucrative prizes at numerous tournaments and watched by thousands of spectators. Its popularity also extended to London, where sporting entrepreneurs, mainly publicans, organized and promoted wrestling in the Cornish style, when the best wrestlers were lured to the capital to compete for large prizes, witnessed by substantial crowds, which often included members of the nobility.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ornish wrestling suffered a serious decline in popularity with fewer wrestlers, tournaments, and spectators. By 1900 the sport had almost died out and only survived due to the efforts of a small group of talented wrestlers who inspired a minor revival in the years leading up to 1914. One factor that contributed to the decline was the practice of ‘faggoting’, which was a form of match-fixing that involved wrestlers agreeing with opponents to share any prize money. Consequently, the sport developed a bad reputation and became very unpopular with spectators. In order to eradicate the practice, wrestling organizers issued regular warnings to wrestlers or excluded them from tournaments.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中国式摔跤"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发展现状及该运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式摔跤"竞技运动教材化"具有无限可能,可以通过提炼专项运动的核心元素,并着重排除过度专业化的素材,使课程保留中国式摔跤运动的半专业性,使大众了解这项运动的价值,并鼓励更多的人参加这项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