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数字时代,体育赛事传播渠道多元、传播环境突变,使体育解说员与受众的互动关系发生革命性颠覆。通过观察法、内容分析法等方法,对以互联网转播机构为主的赛事解说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时代的体育赛事传播,与广播电视时代在传播方向、内容、载体、目的上发生显著改变,受众化身为用户,解说员与用户的互动关系由主客二元转变为主体间性。研究认为,基于当前全新的传播环境,体育赛事解说员应重新定位自身与用户的关系,关注用户的主体性价值,加强与用户的全面连接和对话,与用户“共创”解说内容。转播机构则应积极构建观赛场景,优化生产方式和运营模式,推动用户、解说员和自身的多元主体交互,为“共创解说”提供沉浸式舞台。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从4G到5G时代体育赛事直播的变革与进路。4G时代体育赛事直播短板:内容资源引入不足、节目制播效能不高、受众体验效果不佳、产业发展势能不强。5G时代体育赛事直播变革:内容引入渠道由阻塞向开放扩变、节目制播效能由受限向突破跃变、受众体验效果由浅劣向优化进变、产业发展态势由聚能向释能转变;进路:重视技术运用,拓宽内容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强化制播效能;明确技术价值,优化受众体验;梳理技术逻辑,赋能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具有的数据规模庞大、传播速度快、形态多样等特征,为体育赛事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平台与方式,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不同媒体形态也因此呈现出不同的传播特征,传统的媒体赛事传播效果评估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大数据时代的体育赛事媒体传播效果的评估实践。大数据时代不同媒体形态的体育赛事媒体传播效果评估需求发生变化,电视媒体需兼顾受众与内容效果的双重监测,网络媒体需要对用户、内容、平台三维效果的综合评估,社交媒体需反映媒体与用户、社会的双重关系,融合媒体需评估以传播力为主导的多媒体形态传播效果。据此构建不同形态媒体体育赛事传播效果评估的主要指标及其测量方法,形成大数据时代体育赛事媒体传播效果评估模式,优化体育赛事媒体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人工智能(AI)在体育传播领域的应用进行系统研究,认为AI在体育传播中的应用已覆盖新闻的采集与写作,传播内容的编辑与整合、分发与监管,人机交互传播与体验等多个方面,并给体育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平台、用户以及传播效果等带来全方位的影响:体育传播者的核心价值由体育内容生产转变为体育价值引导与创造;传播内容的价值由体育信息传递扩展至场景连接;泛内容生态平台下传统体育媒体寻求新的转向;技术融合背景下AI赛事直播提升用户体验;体育传播风险的衍生与叠加。对此,应注重体育传播的价值引导和创造,构建体育传播场景,强化用户体验,重视AI平台建设与技术合作,合理规避AI传播带来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5.
以网络、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影响力日渐提升。体育赛事推广应重视新媒体的力量,借助新媒体平台。体育赛事的推广其根本就是获得人们的认可,而新媒体的共享社区为体育赛事的推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体育赛事推广共享社区模式跨越地域和时空,有利于突破赛事传播壁垒,有利于实现赛事推广主体的扩张,有利于实现赛事推广内容的"草根化"与"丰富化",有利于实现赛事推广的多媒体化和虚拟化。  相似文献   

6.
标志性体育赛事传播力问题变得日益重要,论文借鉴媒体传播力的评价指标建构标准,结合标志性体育赛事的特征,从公众认知度、媒体曝光度、网络关注度以及城市形象引导度四个维度建构了标志性体育赛事传播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武网"为典型案例,借助问卷调查和网络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标志性体育赛事的传播力现状做了测量。研究发现:"武网"的公众认知度、媒体曝光度、网络关注度以及城市形象引导度都比较高;尤其在引导受众了解、评价和向往武汉方面效果明显;但动态地看,"武网"的赛事传播力则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此外,从地域分布来看,"武网"的赛事传播力辐射范围仍以武汉和湖北为主,兼顾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仍显不足。论文建议通过强化政策的连续性、实施精准营销、提升赛事新闻价值等途径,保持社会热度、改善用户体验、增加曝光几率,以解决"武网"赛事传播力在空间上的延伸和时间上的持续问题。  相似文献   

7.
体育赛事微博是传播体育赛事、服务体育赛事的重要的新媒体平台.体育赛事微博运营主要包括体育赛事理念和赛事品牌、体育赛事资讯、体育比赛微博直播、体育赛事赞助商传播、体育赛事媒体服务、服务观众、微博线上活动等内容.依据微博自身特性和微博营销的特点,就体育赛事微博运营提出如下对策:保持适中的微博发布频率;微博内容丰富、活泼亲和;注重与赛事组织成员间的“圈子化”传播;重视与“弱关系”粉丝的反馈与互动,提高体育赛事微博的服务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本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在世界杯报道取得门户网站角逐完胜的腾讯网进行研究.腾讯网以"全媒体"、"大手笔"的战略为指导,报道呈现以下特征:立体化的报道呈现、专业化的报道方式、独家性、深度性、互动性等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对我国体育赛事网络传播以有益启示.体育赛事:"大事件"需要"大手笔"、体育赛事网络传播要树立"全媒体"的理念,要更具"专业性"、更富"首创意识",要发挥网络媒体的互动性、"草根内容"的原创力.  相似文献   

9.
体育赛事传播媒介的选择,对赛事的宣传有着重要的作用.论文主要对体育赛事传统传播媒介、移动媒介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引用美国水球数字传播与奥运手机传播的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剖析.由案例引出我国体育赛事移动媒介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移动媒介的优势,探讨我国体育赛事移动媒介传播的途径,并得出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媒介生态系统理论,结合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将影响大型体育赛事媒介传播效果的因素也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在宏观层面上,国家的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和新闻传播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为大型体育赛事媒介传播提供制度环境,其相关的制度设计从整体上影响大型体育赛事媒介传播效果.在中观层面上,体育媒介的公信力、大型体育赛事的竞技水平、大型体育赛事传播主体间的关系协调度、不同大众传媒形态传播大型体育赛事的冲突与互补等因素,从不同角度影响大型体育赛事的媒介传播效果.在微观层面上,体育赛事媒介传播人员的媒介素养、体育赛事媒介传播的目标定位、体育赛事媒介传播的内容、受众的媒介素养及体育赛事偏好的因素,决定大型体育赛事媒介传播效果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归纳和演绎法探究新媒体时代冰雪运动文化的传播机遇、现实困境以及发展路径。研究发现,新媒体在拓宽冰雪运动文化传播的主体和用户面,延展传播渠道和形式,增强传播话语方面提供重要机遇。同时,新媒体时代本身的碎片传播、恶搞叙事以及内容泛滥等传播模式,也冲击冰雪运动文化传播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效果力。基于此,提出新媒体时代中国冰雪运动文化传播的路径:打造冰雪运动传播平台,塑造品牌赛事增强用户黏度;细分用户精准传播,彰显不同地区冰雪文化特色;创新理念增强趣味,构建冰雪运动文化产业链。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发展冰雪文化有着对内和对外的双重意义,影响深远。2022年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冰雪文化、参与冰雪运动、助力北京冬奥是目前面临的问题。从冰雪文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来看,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亟需行之有效的传播策略。研究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将传播学相关理论与历届冬奥会文化传播实践相结合,为北京冬奥背景冰雪文化传播提供思路和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历史新活力""赛事新品牌""教育新标杆""传播新举措""协同新方向"及"组织新形式"等多元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我国体育数据新闻可视化发展之路,该文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开设的索契冬奥会交互式专栏为研究对象,以新闻传播学、数据挖掘、编辑设计学、视觉传达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为指导,从选题角度、数据来源、数据分析、可视化呈现、交互设计几个方面进行内容分析和对比分析,探讨了冬奥会可视化报道选题角度的多样化;制作流程的团队化;数据来源的多渠道化;数据抓取、清洗、分析的专业性和工具化;可视化呈现的全媒体性和视觉传达的艺术性、技巧性;交互设计的社交化、人性化和移动化。为国内媒体进行冰雪项目的创新报道以及体育新闻的可视化制作带来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冠疫情增加了逆全球化趋势,疫情防控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成为当前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2022年北京冬奥会作为后疫情时代中国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之一,是提升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改善国家形象的重要机遇。基于此,结合当前全球疫情背景,从国际关系、国际舆论、国内发展状况等角度综合分析了北京冬奥会国际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从国际传播战略和国际传播实践策略两个层面出发,提出战略规划和策略实施的具体路径,以期提高体育国际传播效果,增强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构建国际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冬奥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申办冬奥会传播体育文化,是体育服务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向人民积极宣传申办冬奥会对于我国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意义,提倡公众以实际行动来支持申办冬奥会,具有重要的文化建设意义。以文化为先导的申奥宣传策略,内聚人心,外塑形象,往往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论述了从提升我国体育及冬季体育软实力、推动冰雪运动大众化、促进志愿者深入发挥作用等角度进行申奥宣传,并整合宣传方式,采用多元化、体验式、阶段性等宣传手段,增强宣传效应。用高品味的文化宣传,探索文化的冬奥会宣传策略,提升国民体育文化素质,塑造我国体育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6.
第十二届冬运会吉林省速度滑冰大、小全能项目取得很大突破。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及访谈法进行研究,分析吉林省速度滑冰在本次冬运会中竞技实力的促进因素,为吉林省速度滑冰项目竞技实力继续保持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利用国外成熟经验提高吉林省速度滑冰项目专业人才水平,完善科学训练体系,进一步深化运动员科学培养,加大转业运动员的安置力度,保持科学训练和合理的项目发展战略,针对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攻关,实现吉林省第十二届冬运会速度滑冰两个全能项目的突破与提高。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在对第16—20届冬奥会中、韩两国成绩进行对比的基础上,从竞技体育体制、奥运战略、训练体系、后备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等多个角度对韩国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中国备战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和中国冬季优势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