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研究根据网球运动专项力学特点,结合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网球运动发展的实际需求,对运动生物力学在网球运动中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希望运动生物力学与网球运动的特点紧密结合,更好地为网球运动发展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以我国第11至16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专家评审通过的运动生物力学文章为研究对象,对我国运动生物力学的选题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分析,探讨我国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现状与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中国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现状,近而探讨中国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趋势,对中国13种体育类核心期刊2004-2007年发表文章的研究范围、类型、方法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运动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仍是主流;对仪器设备、运动损伤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方法和测试手段有很大改善;研究人员已由体育专业人员拓展到其他非体育领域的研究者;但运动生物力学教材方面却倍受冷落.  相似文献   

4.
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学研究的现状,列举了常用的测试仪器、研究方法和近年来出现的新方法、新仪器;对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艺术体操运动创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国家集训队等88名艺术体操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创伤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为:骶棘肌慢性损伤15.9%,腰椎棘上韧带损伤、腰椎棘间韧带损伤、腰肌筋膜炎和距腓前韧带损伤各占6.8%,腰三横突末端病、踝关节慢性创伤性滑膜炎和拇囊炎各为5.7%。创伤发生与专项运动有明显的关系。作者对创伤产生的病因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创伤发生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法,对入选第11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交流大会论文汇编的191篇论文,从研究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人员等方面进行评述。分析中国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现状,进而探讨中国运动生物力学发展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研究论文选题内容广泛,研究深入,运动技术类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占主流;对普通人群的研究逐渐增多,对仪器设备、运动损伤和大众健身研究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方法学的研究水平提高;研究人员已由运动生物力学人员拓展到了其他学科及非体育领域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7.
G804.6 20032162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The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 Ofsports biomechanics[刊,中,A]/王向东,苑廷刚,卢德明(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刘学贞(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科技.-2003,39(2).-15-16,23参7(XH)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现状∥发展∥趋势 介绍了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学研究的现状,列举了常用的测试仪器、研究方法和近年来出现的新方法、新仪器;对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及测量手段进行回顾总结。根据现代运动生物力学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对现代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及测量手段进行一定层次的归纳分类,并对今后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运动生物力学在田径运动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卫国 《体育科研》2001,22(1):36-37,47
对运动生物力学在田径运动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针对性地归纳、分析,认为学科自身的特点和研究传统是其在该领域得以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文章同时从其研究现状、理论方法、研究手段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得出测量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是现阶段运动生物力学取得突破性发展的首要环节;充分利用力学、机能解剖学和生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与方法是这门学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当前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和手段已经全方位的应用到速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和科研领域,从运动学、足底动力学、肌电学及肌肉力学的单方面研究,到各种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和手段的综合应用,都有所体现。从基础力量测试到专项力量分析,基本技术、辅助训练手段的测试分析到专项力量训练器材的研发成果,都证明了运动生物力学在我国速度滑冰专项力量训练和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数量不多,综合分析的深度不够,对专项力量训练理论的指导同训练实践结合的不够紧密,缺乏具体可操作化的建议,理论性过强不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理解。  相似文献   

11.
九十年代世界体育新学科研究发展势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论述了世界各地区体育新学科研究的发展势态,指出研究精度不断提高,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内容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94~2000年我国足球科研现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1994—2000年国内具有代表性的24种体育中文期刊上发表的814篇足球科研论文行进分析后认为77年来我国足球科研成果的发表量呈平稳上升趋势;科研群体仍以分散性、自发性的科研为主,科研整体水平有所提高;研究内容具有不均衡特点,主要集中在技战术、教学和训练理论方面。运动医学、运动生理、运动生化、心理等方面的研究逐年增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超前性,但与国际足球科研的发展现状仍有较大差距。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所拓宽,但大多数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较滞后,已不能适应当前国内足球运动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体育锻炼心理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本文通过对此领域中主要研究文献的回顾和分析,具体讨论了体育锻炼心理学的内涵,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心理因素,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益,体育锻炼产生心理健康效益的可能机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有关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从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体育生活方式的理论研究、体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可行性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类与总结,以期梳理我国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脉络,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沙滩排球科学研究现状分析以及今后仍需研究的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调查访问、电话访谈、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综合我国沙滩排球开展及科研成果进行的一项研究.目的在于扩大我国沙滩排球科研深度和广度,为我国沙滩排球的发展提供有力科学依据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研究结果三个方面对本届科学大会的论文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本届科学大会的研究质量作出初步的分析,为乒乓球理论研究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了解中国民族健身操的整体发展情况。本文通过采集中国知网(CNKI)2006年-2020年发表的全部关于民族健身操的期刊、硕士论文等论文数据,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民族健身操研究领域的文献发表情况、刊载媒介、高发文量作者、高被引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旨在揭示我国民族健身操的研究进展,为国内民族健身操研究提供借鉴。研究表明:我国民族健身操研究起步较晚,处于发展阶段;研究文献质量整体水平较低;研究作者比较分散;研究机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院校为主;研究热点高频出现在民族健身操、价值、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7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Numerous academics have argued that if a field is to progress, attention needs to be paid to how future generations of researchers are being prepared. To date, data generated on research train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edagogy (PESP) have primarily focused on students undertaking doctoral programmes with a formal coursework component, which is the model predominantly used in the USA. The traditional master-apprentice model is still, however, the dominant model in many countries, including Australia, and there is a dearth of research on this model of research preparation. Hence, this study was an effort to capture the perspectives and experiences of doctoral students (DSs) and early career researchers (ECRs) who are/were engaged in programmes employing the apprentice model of training. The question we sought to examine was ‘what do PESP doctoral students and early career researchers perceive as the facilitators and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learning to be researchers?’. The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included eight DSs and seven ECRs who were based in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institutions. Data were generated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that sought to identify participants’ various research training experiences, a workshop that brought participants together to discuss their research training, and follow-up individual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hile much of the data generated through this study related to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such generic research skills as writing, grant writing and presenting at conferences, participants also discussed PESP-specific skills and dispositions, including particular orientations towards research impac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cultur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reference to the neoliberalisation of education and questions are raised about the forms of research training developing researchers in PESP might need if they are to thrive as researchers within and beyond the field.  相似文献   

19.
散打实战姿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教学训练与各类散打竞赛现场观察入手 ,分析了相近竞赛项目的技术资料 ,对散打基本实战姿势的站立方式、身体重心的分布及身体各部位的要领 ,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Research in and around sport-for-development (SFD) has increased steadily since the first scholarly work in the field was conducted in the 1990s. As SFD has grown into an established and respected area of study, it has also diversified in its research approaches and methodologies. In this article, we reflect on our experiences as researchers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nd specifically discuss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s and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qualitative inquiry within two distinct projects that were funded under a single SFD program. We highlight the efficacy of a flexible, innovative, and locally-relevant research design, and advocate for inclusive, reflexive, and participatory research approaches during th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processes. Finally, we identify likely success factors and challenges for current SFD research, and offer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qualitative inquiries in and around sport-based development progra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