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坚持和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已不仅仅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研究指出,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根本制度,是具有独特优势的核心竞争力.把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根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有机分离,有利于坚持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根本制度,完善其具体制度;对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理论资源、理论基点、价值目标以及动力等问题形成相应观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转换,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能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发挥其优势,创造新的辉煌?本研究旨在提出坚持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需要重新认识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对坚持举国体制从历史、现实和发展进行了论证,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举国体制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周军  李畅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5):514-516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等方法,利用丁俊晖成功的例子,针对我国"举国体制"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弊端,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进行比较研究,论述另一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类型--社会力量投资竞技体育,给当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带来新的启示,为进一步加快体育职业化改革,实现竞技体育社会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转换,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能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发挥其优势,创造新的辉煌。本研究旨在提出坚持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需要重新认识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西周的“射礼”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文化源头。对这一源头的分析研究,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于“科技兴体”战略的实施,于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举国体制"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举国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为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运用行政手段集中社会资源投入竞技体育,直接管理竞技体育而构建的制度化、专门化的组织体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举国体制”利用政府行为优势,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进入市场经济后,“举国体制”除继续发挥其政府行为的优势外,还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开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与比较影响中外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因子,采用文献分析法搜集整理西方关于影响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因子的研究,包含Oakley and Green、Digel、Green and Houlihan与UK Sport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梁晓龙、鲍明晓、张林关于我国举国体制基本体系的研究,比较分析其内容。研究结果表明,国外影响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因子中以UK Sport研究成果最为成熟。而梁晓龙等我国举国体制基本体系内容不但包括了UK Sport所提出的9项竞技体育发展关键因子,更有对外联络体系、反兴奋剂体系及激励奖励体系。梁晓龙等的12项举国体制"基本体系"与UK Sport 9项竞技体育发展"关键因子",从其内涵看都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两者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与重叠。  相似文献   

8.
王勇  常蕾 《体育与科学》2012,33(2):109-111
推动社会化发展模式是解决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瓶颈"的最佳途径,是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环境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进行这项改革还面临着很大的困境:"举国体制"存在的长期性、我国的经济基础还不很强大,没有形成成熟的体育消费市场、缺乏有效的组织"桥梁"、投资竞技体育的高风险性。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竞技体育社会化发展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内涵及历史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通过对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基本概念的梳理。分析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历史成绩及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发展阶段,并将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与计划经济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印年代,在“缩短战线,保证重点”战略的指导下,通过对竞技体育进行系列的调整,形成了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发展模式的雏形;80年代,在竞技体育适度超前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通过对竞技体育的调整和改革,强化和完善了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发展模式;90年代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模式的历程,极大提升了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目标市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再淮  项贤林  倪伟  金赟  周战伟 《体育科学》2006,26(4):14-20,79
运用人才学、市场学、运动训练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还远远没有满足青少年运动员及家庭的需求。通过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认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市场定位,首先是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二是满足家庭(个人)的升学需求;三是满足择业需求。对市场认同率较高的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可以率先进入市场运作。其他项目短期内未必急于进入市场运作。  相似文献   

12.
北京奥运会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明确发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实现竞技体育人才队伍法制建设是体育强国的重要目标体系之一。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法治环境从内部优势和劣势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通过系统论的思想方法从中长期竞技体育人才立法规划的制定、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市场法制化建设以及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提供一系列优化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法治环境可供选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是竞技体育崛起的内在支撑因素,如果没有竞技体育软实力的建设、发展和不断完善,那么中国竞技体育的迅速崛起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软实力建设是由制度管理层、精神文化层和对外传播层构成,因此,只有把“软实力”建设统一于竞技体育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实现中国竞技体育的真正崛起。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归纳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列问题,主要表现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表现出多维非均衡性;片面推崇金牌高于一切的理念;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训练中教练员与运动员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体育形象在西方社会再塑造;运动员退役后安置问题日益突出;体育科研投资力度相对薄弱。为了使我国竞技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着手解决好上述矛盾,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向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青少年的训练与竞赛的管理社会化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必须遵循宏观和微观的原则,同时应确定青少年体育训练与竞赛社会化的管理目标体系;建立健全与青少年体育训练与竞赛配套的各种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16.
轻体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体育”为本研究开发的一个概念,内容涵盖了除竞技体育之外的所有体育活动。通过语义学和文化学分析,对轻体育进行了概念界定和阐释。在对比、分析国内外轻体育发展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轻体育有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区体育是体育社会化和体育改革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还比较滞后,社区基层组织功能不健全,社区区位结构不合理,国民体育意识淡薄,体育消费偏低和体育消费能力与消费欲望背反并存。笔者对这一系列现象分析之后,运用社会学原理在理论上提出了构建我国社区体育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和运行机制。旨在为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体育体系和运行机制作一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8.
竞技体育领域的纠纷不断涌现,能否公正、高效地解决这些纠纷已经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产业是否能健康发展。体育仲裁是解决竞技体育纠纷的最通常的方式,因此对体育仲裁进行研究对我国竞技体育纠纷的解决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德国统一前后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操纵德国现行竞技体育的发展机制是什么?究竟是前东德体制优于西德,还是西德体制更胜于东德?德国人潜在的价值背景如何?是本文探讨的中心问题。笔者认为:民主德国竞技体育的一度兴盛,曾象征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联邦德国竞技体育的自然发展,标志着竞技体育的象征意义宣告结束。德国人潜在的价值观将使德国高水平竞技运动再度称雄于世界。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体育经纪人的形式主要有个体体育经纪人、体育经纪公司和其他形式(如广告公司、咨询公司兼做体育经纪的),个体体育经纪人占的比重较大;我国体育经纪人经纪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代理运动员,推广体育比赛,包括推广已有的赛事,策划组织新的赛事和举办商业性比赛等;我国体育经纪人大部分都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中主要存在体育管理体制、体育经纪市场发育水平、体育经纪市场、体育经纪人的素质水平、体育经纪人管理等方面问题,就此提出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