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过程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不同负荷量作用后的机体靶细胞GR的变化特征,本实验复制两种不同运动负荷量的动物运动模型,分别比较:(1)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后大鼠心、肾胞液GR的变化;(2)7周递增运动负荷训练后大鼠肝胞液GR结合量的变化。采用竞争性蛋白结合分析法检测血浆皮质酮浓度;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靶细胞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量。结果发现,运动后GR减少呈运动负荷量依赖性。对这种变化的可能机制和生理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急性运动后糖皮质激素(GC)分泌增多对大鼠心、肾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及Na~+-K~+-ATP 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负荷游泳后造成 GR 的适度减少,伴有对 Na~+-K~+-ATP 酶的诱导加强,其发生可分别被 Trilostane 和 RU_(A86)抑制;6%体重负荷游泳1h 后,出现 GR 过度减少并伴有血浆 GC 对靶细胞 Na~+-K~+-ATP 酶诱导抑制,提示靶细胞对 GC 抵抗。本文提出运动时 GR 过度下降是限制机体运动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常波  杨剑 《体育科学》2006,26(2):48-54
探讨慢性运动应激引起免疫抑制的发生机理和中药不同的调理方式对慢性应激下血清皮质酮、脑组织和胸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研究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训练组(T)、服药1组(M1,先补脾,后补肾法,即序贯法)和服药2组(M2,补肾法),采用放免法观察8用递增负荷游泳和中药不同调理方式时不同组别皮质酮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研究发现,训练组皮质酮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而M1组和M2组的皮质酮显著低于训练组(P〈0.05,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训练组脑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含量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1);M1组和M2组均高于训练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训练组胸腺糖皮质激素受体作用位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1组与训练组相比,显著高于训练组(P〈0.01);M2组高于训练组,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M1组高于M2组(P〈0.01)。研究结果提示,长期大运动量递增负荷训练可使血清皮质酮水平升高,脑组织GR含量下降,减弱了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使HPA轴的反馈作用降低。长期大运动量递增负荷训练,可导致胸腺细胞上GR的结合位点明显降低,胸腺细胞上(承水平降低,直接影响免疫细胞的成熟,而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可能与长时间大强度运动训练会造成免疫抑制,易惠呼吸道感染有关。采用序贯法可提高胸腺细胞上GR数目有利于T细胞的成熟和分化,减少糖皮质激素对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运动过程中应激激素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论述了运动过程中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生长激素、β-内啡肽等应激激素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和生理意义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运动对肾脏心钠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珊珊  陆爱云  张炎 《体育科学》2004,24(11):19-22
为探讨运动对肾脏心钠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在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原位杂交、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显示肾脏心钠素受体的分布和运动对肾脏心钠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肾小球、肾小管和集合管均显示有心钠素受体,其分布密度以近曲小管和集合管最丰富。运动使肾脏A型心钠素受体基因表达上调,C型心钠素受体基因表达下调。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A型心钠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不明显,而C型心钠素受体基因的下调更为突出,提示运动对肾脏心钠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主要在C型心钠素受体基因调控水平,以降低心钠素的清除率,增加心钠素的水平,增强心钠素对肾脏的生物效应,增强肾脏在运动中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有关运动与糖皮质激素的研究进展,1.运动与高原训练可引起血中糖皮质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并与运动强度有很大关系,而与运动总量和持续时间相关性较小;2.过量糖皮质激素可导致肌肉萎缩,对其发生的机制有新的认识,而运动能否有效预防和治疗该性质的肌肉萎缩,尚有争议;3.有关运动引起糖皮演激素分泌水平改变对机体免疫的影响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7.
从生物信号转导系统的视角探讨急性运动对机体中不同组织器官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影响。采用文献综述法,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文献。探讨和阐述了急性运动对不同组织膜受体和胞内受体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可使细胞上受体发生质和量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受体与配体结合,使受体激活且产生信号转导,启动细胞内相应的生物效应。通过急性运动对受体影响信号转导通路阐述急性运动对机体代谢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变化,是衰老的重要表现。已知,内分泌系统所产生的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毫无例外地要与靶细胞中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后.才能产生各自的生物效应,唯其如此,衰老时受体系统的变化颇受重视。鉴于糖皮质激素(GC)是维持生命运动所必需的重要激素,以及靶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变化有可能影响靶细胞对GC的反应性,加之外周血白细胞又是一种不难得到的实验样品,为此,本文研究老年人外周血混合白细胞GR变化特征,并与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老年人作了比较,以此作为衰老受体学的起点,试图为运动抗衰老机制开辟受体学思路。  相似文献   

9.
间歇低氧运动对肥胖大鼠食欲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间歇低氧运动对营养性肥胖SD大鼠摄食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机制,为间歇低氧减肥提供理论依据。为此,通过对雄性SD大鼠饲喂高脂饲料建立营养性肥胖模型,然后进行为期4周的间歇低氧运动(运动速度为20 m/min,?(O2)前2周为15.4%,后2周为14.5%)。间歇低氧运动组进行4周间歇低氧运动刺激。结果发现:与常氧安静组相比,常氧运动组和间歇低氧运动组肥胖SD大鼠下丘脑瘦素和瘦素受体含量增加(常氧运动组P<0.05,间歇低氧运动组P<0.01),大鼠的每日摄食量减少。与常氧运动组相比,间歇低氧运动组肥胖SD大鼠下丘脑瘦素和瘦素受体含量增加(瘦素P<0.05,瘦素受体P<0.01)。结果说明:1)间歇低氧运动抑制了肥胖大鼠的食欲,减少了摄食量,减缓了大鼠体重的增加,并且间歇低氧效果比单纯运动效果好;2)间歇低氧运动抑制大鼠食欲可能与大鼠下丘脑瘦素和瘦素受体含量增加,进而抑制神经肽Y有关。  相似文献   

10.
前言许多研究者的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GIucocorticoid,GC)在运动中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体外实验证明GC具有使代谢由贮藏、生长过程转向增加能量消耗,满足功能活动需要等作用;GC的过量或不足,均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运动能力下降直至发生疾病,可见GC对人体的重要性。已知GC要在机体发生作用还要通过一系列的作用过程,其中GC与其受体的结合是GC作用于靶器官的第一步。因此,要想全面了解GC的作用,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GIucocorticoid Receptor,GCR)是非常必要的。迄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