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各高校普遍重视的大问题。体育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具有自身特点。经多年社会实践表明,体育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是:体育社会调查;体育咨询服务;教育实习及体育科研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素质,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在总结上述社会实践活动基础上,着重阐述体育大学生增加体育实践的途径及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合格体育专业大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并且从体育专业大学生掌握牢固的体育专业知识、加强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管理体制建设、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实现"双赢效应"等方面,论述了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试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经过多年的体育教育实践并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现状,提出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在高校体育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点、规律的认识和研究,使高校体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育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育专业社会实践教育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检索、访谈、问卷调查,对体育教育专业社会实践的现状及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态度进行了全面的了解。经比较,分析研究,对体育教育专业社会实践教育的意义、实现的根本途径以及建立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社会实践教育体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学习型社会,满足21世纪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和符合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功能的特点要求,结合教学实践,就体育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终身体育能力培养作为突破口,对普通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构成的要素和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高校大学生 ,无论是从其生活环境到个性发展 ,还是从其所受体育教育到体育行为都有其自身特点 ,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动因的研究 ,探析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特点 ,为进一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供客观依据。1 研究对象与方法对广东医学院、湛江海洋大学、湛江师范学院、茂名学院的 32 8名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因进行调查 ,对数据进行了多因素方差分析和 q检验。2 结果与分析2 .1 大学生体育价值观本质认识趋向一致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作用 ,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接受教育的程度、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对未来高等专业人才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而社会对大学生的业务能力、专业水平、心理素质的期望值更高。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改革应面对大学生的现状和社会对现代人才的需求,探索加强体育教育和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的结合型教学模式和方法。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做相应的调整,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探讨和实践结合型教学模式,使体育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不断扩充新的内容 ,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专业知识等方面起到了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已进入信息化时代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要是全方位的。因此 ,高等体育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进行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按照江总书记所说的“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的精神 ,在实践中努力提高…  相似文献   

9.
《湖北体育科技》2019,(11):1030-1034
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生存、健康、人格与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培养的内在关联,构建高校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培养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提出培养的模式和实践组织。研究认为:生存、健康和人格是大学生开展体育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现代生活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实现自我的价值追求。通过课内外一体化培养模式、校内外联合培养模式、信息化教育模式和多学科融合教育模式,依托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生活、课外群体活动与竞赛、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家庭体育生活、社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实践组织形式,促使大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论体育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社会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专业技能实践能力,是构成体育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高质量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关键。其中,专业技能实践能力是基础;科研能力是保证;社会实践能力是动力。在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或忽视他们中的任何方面,而应当综合培养、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校 1896名 16岁以上的男女调查研究 ,根据他们每周参加活动的人数情况 ,来探讨高校社会体育的发展 ,揭示高校在社会体育中的积极作用。发展高校的社会体育 ,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的社会体育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余暇体育与终身体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余暇体育是近几年在高校风行的一种休闲运动,它来自大学生的健身和娱乐需求,能够满足他们身心健康、愉悦的需要,它的兴起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阐述了高校余暇体育的特点及作用、终身体育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余暇体育与终身体育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等方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进行研究,旨在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为有关教师向大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帮助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普遍采用退避的方式来处理应激事件。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内外控等因素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具有广泛的社会支持与较强的内控能力。同时,被判定为外控性或者有势力的他人左右的应激事件时,他们通常会寄希望于机遇,采用退避的方式来缓解应激强度。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高等教育与体育文化体系的交汇点和融合体,既是社会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法,对普通高校体育文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对目前高校体育文化研究的局限性和继续研究的必要性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高校体育文化继续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运动参与与个体社会化双向驱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学生运动参与包含的社会化信息主要反映在身体认知社会化、性别社会化、人格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4个方面.运动参与中的社会化是通过与体育运动相伴随的社会关系发生的,互动、意义、认同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大学生运动参与过程中,校园体育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外部环境,并作为媒介,促成了运动参与与个体社会化的双向驱动,并推动着每一次循环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改革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联系高校体育的实际,剖析终身体育思想给高校体育改革带来的影响,提出要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必须贯彻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社会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新疆高校田径运动会的组织形式、内容特征、参与者满意度和情趣期望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传统模式难以满足高校体育的时代发展特征,参赛办法、项目设置和竞赛规则缺乏普适化的大众体系。北京奥运会成功理念是:只有在民族文化视域下才具有传习知识、更新理念和文化的传承性。在启示中领悟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文化多元内涵,在改革与创新中建立自身特色发展与时代共融的优势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论婴幼儿体育、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婴幼儿体育、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与终身体育关系进行分析,阐明婴幼儿体育、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的特点和实现途径及组织保障,为终身体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对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吸收社会资金,加快自身人才培养,走社会化的道路来实现。本为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概况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组织和运作机制,探讨了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文化内涵。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竞技体育是美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高校竞技体育承担着传播体育文化的重任;高校竞技体育创造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先进、组织合理、运作规范,保障了高校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了体育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建议我国建立高校体育联盟,推动高校联赛的市场化,扩大高校竞技体育筹资渠道,完善高校竞技体育的师资聘用制度和学生运动员的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