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部分招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校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进行调查分析,指出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目标过高,定位不清晰,专业特点及研究方向特征不够明显,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2004年开始与郑州大学体育系联合招收了第一届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研究生教育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等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2010年我院招收了第一届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2004~2007年我国高校增设本科体育专业状况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4-2007年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体育专业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在综合性院校和其他单科院校大量设置体育教育专业,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而且造成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不良竞争;社会体育专业设置存在目标不清、师资薄弱、培养模式模糊等问题;运动训练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点较为合理;除体育保健与健康专业在两所非体育专业院校外,其他所有新增专业方向全部分布在各体育专业院校,较合理。  相似文献   

4.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代表了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科学研究的动态,通过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参考文献等进行归类、分析,得出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呈现出研究范围广,研究内容丰富,向着多学科、多层次、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特点。体现了学科的发展特点;能够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综合研究成为研究方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硕士生教育为研究视角,着重从影响硕士生培养质量的几个重要方面——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学制、导师队伍、招生等入手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对提高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2004年开始与郑州大学体育系联合招收了第一届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研究生教育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等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2010年我院招收了第一届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将更加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2005年设置的专业学位,是一种以在职学习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体育学研究生教育方式。与传统的体育学硕士培养模式相比,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均有自身的特点,不能简单照搬。结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实践,对体育硕士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并就进一步完善体育硕士人才培养提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上海体院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这一新的背景下,通过对上海体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师资力量以及其研究方向,新的课程方案改革和民传硕士研究的管理体系和培养环节的现状分析,结合往届和目前民传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详细地分析了新的培养方案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措施,以更好地促进民传研究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体育对于各个阶段的学生都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从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全日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况、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制定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两广地区7所普通高校体育学院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找寻相应的改进对策,为普通高校体育学院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姜娟(1973—),女,中共党员,汉族,黑龙江木兰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体育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2012年晋升为教授。沈阳体育学院青年骨干教师,中国健身气功七段、中国健身气功精英计划培养对象,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尚礼  龚坚  刘剑  郑亚森 《体育学刊》2007,14(3):142-144
对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年限、专业结构设置、课程设置、考核与评价标等6个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教学目标应更加明确、学科体系应更加健全、评价方法应更加科学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成立于1995年,同年开始单独招收武术专业本科生,1999年开始招收体育教育武术专业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授权单位。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立足于西北,充分挖掘和传承西北地域武术,逐步形成了具有显著西北武术风格的办学特色。在近20年的历史积淀中,逐渐形成了'严谨治学、厚德博学、文...  相似文献   

13.
优化体育硕士培养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的重要命题。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应创新培养模式,包括:构建KSD模块化课程体系,推行SIP项目制教学模式,形成SAR创新能力培养氛围,健全GOE协同实践体系,实施SEO过程控制管理,有效对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课程—项目-创新-实践-过程”等过程要素“五位一体”。  相似文献   

14.
体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领域的研究已成为体育高素质人才培养研究的重要课题来源。近10年涌现出大量关于体育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分析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在体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培养模式方面形成了一批有意义的结果。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造成体育硕士研究生科研与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主要有硬件设施投入和利用不足、培养体系不完善、学生科研实践少和教学科研管理效果差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其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武术学人     
《搏击·武术科学》2011,8(9):4-F0002
陈振勇(1976~),男,汉族,河南许昌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专业,2001年到2003年在成都体育学院攻读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同年留任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系工作。2003到2006年在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攻读,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成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部分体育院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以及高校对体育硕士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和专家访谈,分析目前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在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及对策,旨在促进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顺利接轨。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快速发展,但因大多为应届本科毕业生,几乎没有工作实践经验,体育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有待于加强和提高。该文从实践能力和体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概念出发,论述了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以提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和研究,指出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制定适合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计划纲要。文章从严抓学生思想教育与规范化管理;调整教师知识结构,整合武术资源,编写适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材;以市场为导向,用人之所需,设置实用课程,培养新时代实用型人才;促进武术国际化发展与交流,拓宽招生与就业渠道,请进来,走出去等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中日十几所高等院校培养体育硕士的教育目的和课程培养目标、招生制度和课程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目的、课程培养目标没有日本具体、有针对性;我国的招生工作没有日本招生单位自主权大;日本招生工作经济、合理、效率高;我国体育硕士专业设置固定、统一,相对日本学习年限长,学分多,理论课多,实践课少等.提出我国体育硕士教育应借鉴日本教育制度,根据各校研究特色和优势,结合社会需求,明确研究生教育目的和课程培养目标,使体育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多元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等.  相似文献   

20.
根据控制论基本思想,遵循研究生培养规律,立足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申越联合培养体育硕士研究生办学实践,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对中越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并初步构建了中越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期为我国中越合作办学教学质量监控的过程化、定量化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