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陈立春 《体育科技》2023,(4):114-116
电影《夺冠》呈现了不同时期的中国女排,讲述了中国故事和集体记忆;以真人原型为基础,找寻国家、集体和个体的精神轨迹,挖掘“女排精神”“体育精神”的价值所求,为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路径创新探索提供了思路。通过对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基本内涵的探析,认为: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要坚持立德树人为中心,坚守体育课堂,明确体育教学目标价值导向,以体育知识、技术等为载体不断挖掘体育课程思政重要内容资源构建课程育人体系;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融入“思政元素”形成协同效应,聚焦体育项目教育、行业育人,深化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建设,引领人才培养、服务健康中国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前,学校体育中对体育课程思政的重视度普遍较低,难以践行体育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在体育课堂上频繁出现如“身体锻炼与思政教育脱节”以及“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统筹联动错率低”等问题,且日趋白热化。体育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是如何进行自身定位,如何与体育学科建设同向同行,如何与学校体育保障机制形成联系,如何与体育思政课程方骖并路。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从体育知识功能间进行多维转化,彰显出体育思政育人的民族精神;从体育育人主体间加强协作创新,凸显体育思政育人的竞争意识;从体育教育风向标引领开展强国思想,体现体育思政育人的爱国主义。分层有序的引导学生通过体育来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张开臂膀”且“脚踏实地”向社会主义建设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3.
一、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四个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思想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相似文献   

4.
课堂精神环境通常是指日常形成的师生关系及课堂上师生双方心情、心境等因素交织而成的一种氛围。良好的体育课堂精神环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5.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决定》的精神,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12月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并要求从2001年9月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统一使用新修订的过渡性大纲,由此拉开了我国新一轮体育课程重大改革的序幕。在今年的体育课程重大改革中,指导思想十分明确——“健康第一”;课程理念十分清晰——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目标十分“现代”——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与合作精神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所谓“体育技术主义的盛行引起体育人文精神的失落”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理论。在体育精神的系统语境中,体育人文精神具有至上性的特征,它与体育科学精神本质的一致性是不可混淆但又同时存在的;站在时代文化发展的角度,从社会文化的时代特征中层析和反思体育人文精神失落的缘由,有利于正确认识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本质。  相似文献   

7.
面对精神式微的当今教育,学生精神铸造亟待体育课程来"补钙"。理性主义虽然是构建体育课程的基本逻辑,但是理性化对人的精神关注极少,并不断解构了体育课程设计的精神内涵,割裂了体育课程对学生身体与精神的关系,致使体育课程缺乏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文精神。"苦"心志、"劳"筋骨和"求真、向善和审美"等精神考量绝不是简单的课程理念转变、课程内容的增减和方法创新,而是一种课程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当代体育课程改革在反思理性主义基础上的一次超越,是完成体育课程"增值"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学校体有根本任务的视角出发,寻探出诱发体育课堂不良卫生的自然场境因素,教学器材因素、教学行为因素和心理内在因素,以及它所产生制约体育教学质量.障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负诱导效应、减力效应和失调效应等不良“后效应”.针对性提出了:提高角色职能认知;控制诱因,加强防治;重视宣传媒介,强化合作监督,发挥非权力自然影响因素作用来改善体育课堂教学卫生条件,净化体育课堂教学卫生环境的构想.旨在提高师生对体育课堂教学卫生的认识与技能,尽快适应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和亿万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教育方针历来重视人的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重视德、智、体各方面的教育。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人格精神的影响具有独特而深远的意义。因此教育者在建立“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观的基础上,要认真思考现行学校体育教育并深化改革其教育机制,将学校体育从身体素质的教育层面向人格精神的教育层面拓展,使学生在社会化的进程中达到身心统一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例分析法等,梳理北京冬奥精神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并提出实践路径。北京冬奥精神的科学内涵:胸怀大局,体现心系祖国、志存高远的理想追求;自信开放,彰显雍容大度、开放包容的胸襟气度;迎难而上,映照苦干实干、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追求卓越,表现执着专注、一丝不苟的优良作风;共创未来,显露协同联动、紧密携手的团结精神。生成逻辑: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文明底色;锻造于体育强国事业,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升华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程,具有广阔的世界意义。实践路径: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核心引领作用;坚持人民中心立场,推进体育强国事业;做好冬奥遗产转化,激活未来发展动能;积极拓展话语空间,深入讲好中国故事;牢固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彰显榜样引领。  相似文献   

11.
杨杰 《体育师友》2023,(1):12-15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堂不仅具有提高特殊学生体质、培养终身体育运动习惯的基础功能,更具有运动康复、恢复特殊学生身体机能的特殊功能。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对重庆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堂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认为:重庆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堂质量提升、有效性提高应从四个方面入手解决:教科书的编订和使用,规范教材;教学方式的转变和丰富,提升学生兴趣;教师研修体系的完善,加强教师专业性,培养融合教师;政府支持,多方化解,改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2.
快乐体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氛围中生动活泼的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根据“以人为本”理念,在体育教学采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个性,体验练习快乐;利用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心理快乐;评价体系多元化构建,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等。为学生创设多种条件,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激发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真正品尝体育的快乐。  相似文献   

13.
社区体育文化的特点及功能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社区体育化的内涵、特点及功能,从化学、社会学等视角对其进行了分析,认为:社区体育化的实质是人类体育实践活动及其产品(物质及精神产品)在社区特定时空内的反映;社区体育的物质化、制度化和精神化是构成社区体育化的三个维度;社区体育化与其他类型化相比呈现出地域性、共享性及熏染性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主要目标;以提倡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隧着教育的改革,人们逐渐意识到老师肘学生体罚的危害,教育部也明夸禁止体罚行为,并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人身权利。但是,就在体罚被禁止后又滋生了一种比体罚更严重危害学生心灵的精神虐待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它严重地危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它破坏了学校教书育人的环境,体育教育的功能受到扭曲。  相似文献   

16.
<正>体育学习评价是指对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效果的检查与评定。它是激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努力达成体育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也是通过学生的反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同时又是体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学生学习评价历来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郑旗 《体育学刊》2007,14(9):78-82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教材建设经历了初期、成熟和发展3个时期;科学基础方法论呈现的新特点,对构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质的研究方法引起重视,体育科学研究应重视研究方法的理性问题。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编写应全面贯彻国家教育、体育方针,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体现高起点、新内容、重实用的思想;并遵循编选并重、对学生自主性学习支持、系统性和重点突出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人文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新教材结构层次主要由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与技术三大部分内容构成。  相似文献   

18.
<正>一、问题的认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基本理念第二条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中指出:"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包含了重视教育、培养精神、促进主动、形成习惯四层意思,这段话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意义,它既是理念又是目标,告诫我们体育教学不仅要教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等。教学的概念是人们精心创设的环境,通  相似文献   

19.
作为学校课程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在课程评价上强调在关注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以及体能评价的同时.要把学生学习态度和情意表现及合作精神渗透到评价中去,在学业成绩的评定中要求采用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运动技能成绩的评定,采用定量评定与定性评定相结合,评价方法上也主张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在平时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合理地穿插游戏是非常重要的。它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以及相互交往的能力,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体育游戏呢?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