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抽油机每年需要大量的电能,由于抽油机的负载特性,所配电机的功率大于实际使用功率,使其效率很低,存在巨大的浪费电能现象。下冲程的发电现象对电网造成很大冲击。利用可控制技术研制的抽油机用智能节电器能有效地减少抽油机不必要的有功浪费.对油井节电具有深远意义,而且具有过流、过压、短路、断相、过载等多重保护功能,使系统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相似文献   

2.
针对油田抽油机轻载时效率低、功率因数低,且现有的轻载节能模型要求精确了解电动机的模型和参数,难以用于工程实现等问题,利用电机线性化的转矩一转差率关系,对恒转矩负载介绍了电机选型方式.在电机控制上考虑了抽油机上行和下行对能量的需求,在周期上对电机驱动供电进行了合理的配置,本方法有实用、简单的特点,可使电动机的效率有较大提高,大量节约了抽油机的用电量.  相似文献   

3.
对于我们现在使用的抽油机—常规游梁式抽油机,就其和天轮式抽油机比较,为了更好地提高石油的产量,本文对天轮式抽油机的特点及发展进行了阐述。改良结构,提高了传动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主传动系统的动力源采用开关磁阻电机,结合电控。不仅节约能源,扩大了使用范围。增加了移机机构,为抽油机的维修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赵贵明 《金秋科苑》2010,(20):49-49,50
本文通过对油田抽油机技术发展状况进行了概述,针对抽油机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直传动双轨迹链条抽油机,该机支架为立式长方体桁架结构,天轮位于顶部前端,两被动链轮位于支架中上部,两主动链轮位于支架底部"U"型输出的减速箱上,双轨迹链条将主动链轮与被动链轮连接,双轨迹链条中间设有滚动链通轴,安装在平衡箱底部滑道内,平衡箱沿导轨上、下运动,平衡箱上部与悬重带连接,悬重带通过天轮与悬带器连接。输入轴与电机由液力耦合器联接,电机采用变频器控制。该机传动效率高、寿命长,液力耦合器有效实现过载保护,可满足油田稠油开采长冲程、低冲次、节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赵中华  梁光俊  田冠华  彭耕 《内江科技》2011,32(12):115-115
本抽油机安全节能变速装置能改善驱动电机的运行状况,有效地解决了抽油机在动力传递中,因电机启动时瞬间电流大,容易烧毁电机的问题,并使抽油机冲次调整方便快捷,既能提高油井产量,又能节约能源、省时省力,且结构合理、安装使用方便的安全节能变速装置。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压电机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大,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高压电机保护,提高电机设备的运行效率,延长高压电机的使用寿命。文章对高压电机的保护控制的种类和保护控制原理、高压电机保护的计算方法、电气调试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加强高压电机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各项安全调试管理、促进电机设备运行质量及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低压电机保护设计中,通常采用热继电器作为电机过载保护和控制的主要元件。但由于元件本身的局限性,其已无法满足生产现场对自动化控制的要求。为此,选用电动机保护控制器作为电动机的保护控制元件。电动机保护控制器与交流接触器等设备配合,集成检测、控制、保护功能为一体的电气控制自动化功能,保障电机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6,(13)
某高线生产线为全连轧热轧生产线,主要产品为Φ5-Φ12盘条和盘螺,设计年生产产量50万吨。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生产线由于设计、制造、控制等一系列问题而进行了主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优化改造。从励磁控制系统保护不完善、励磁线圈的设计线径较细、电流检测元件检测出现偏差等问题着手,对电机励磁控制程序、WinCC画面和6RA70箱参数进行修改,轧机直流主电机保护得到完善,解决了励磁电流原因引起的电机烧损故障,同时,直流电机运行温度正常,电机振动减少,并且降低了运行噪音。  相似文献   

9.
目前,抽油机是应用最普遍的石油开采机械之一,也是油田耗电大户,其用电量约占油田总用电量的40%,且总体效率很低,据调查一般在30%左右。油田抽油机负载是独具特点的时变负载:有动、静负载特性之分。起动初始状态要求拖动电机的起动力矩是抽油机实际负载的3—4信,甚至更大,起动力矩是抽油机选配电机的第一要素。当起动力矩适用则负栽功率必然匹配不佳,运行负载功率都远小于电机的额定功率,即所谓“大马拉小车”现象。过剩的抽油能力令抽油机的无功抽取时间增加,造成油井开采的电费成本居高不下,能源浪费十分严重。可见抽油机的节能潜力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10.
机械采油是国内各油田主要的原油生产方式,抽油机械又以游梁式抽油机应用最为普遍;抽油机的"大马拉小车"这一现象,从电机选配上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正确选择电动机功率的原则是:在电机能够满足负载要求的前提下,最经济合理地决定电机的功率。变压器和抽油机的负荷经常发生变化,设备损坏很频繁,加强油田电气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保持良好的允许状况也可以有效地减少能耗。  相似文献   

11.
抽油机减速箱损坏的主要原因是减速箱润滑油不足造成的,而目前抽油机减速箱内的油量情况难于实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减速箱缺油后,抽油机不能立即停机,而减速箱继续在缺油状态下长期运转,在大多数情况下将造成齿轮、轴承的损坏,甚至报废。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研制了一种实时报警装置,当油量少于设定最小值时,它可以在现场发出报警信号,并对抽油机按要求采取强制停机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海洋石油领域采用的离心式原油外输泵多采用API PLAN53或PLAN 54的双端面带压机械密封方案。近年随着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技术及产品的不断成熟,此种形式密封得以在国内海上采油平台应用。本文针对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的原理及在国内海洋石油平台原油外输泵上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为今后此种形式密封在国内海洋石油领域推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志伟 《中国科技纵横》2011,(19):202-202,192
本文阐述了微机自动化在芦新河泵站的实施与应用,并详细地对其系统组成进行了介绍。该泵站在大容量异步电机启动、微机监控及保护等方面有一定的代表陛。泵站基本上能够实现无人值班或:垆人值乱设计时考虑将来发展要求,泵站运行主要参数可以通过光纤远传至中心调度室或上级调度部门,为实现联合调度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塔架式抽油机是无游梁式抽油机的一种,因其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耗能少和占用空间少等优点,使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它存在调整参数复杂,存在信号死点等缺点[4]。通过实施变频调速技术,在抽油机上安装冲程差速控制器,采集油井上下行负荷及上下行死点信号,判断油井是否正常运转,从而自动调节油井上下行速度,解决油井上行负荷过重或下行脱抽造成的设备损坏及钢丝绳跳槽等问题,保证油井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5.
针对边远油井、低产低渗油井开采的现状.JS油田引进了一种新型移动抽油设备T815套管捞油车,针对套管捞油车存在着钢丝绳易打扭、工具易脱扣落井、井口原油外泄量较大、以及部分井由于道路问题原油不能及时外运造成不能正常生产或死井等问题,进行了攻关与改进,提高了套管抽汲采油工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有效地提高套管抽汲设备的利用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单片机通过PID和PWM技术实现对角度传感器的控制过程和编程要点,给出了系统的组成框图,分析了单片机实现PWM控制技术的设计方法和PID算法原理,并给出了由PWM信号驱动直流电机的一般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普通链条式抽油机能耗大、故障率高等问题,提出了宽带式长冲程双井抽油机设计方案。该抽油机运用了双井抽油原理,采用了双链条传动机构。往返架利用导轨导向,用滚筒替代换向滑块。分析认为,宽带式长冲程双井抽油机具有效率高、冲程长、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等一系列特点和优点,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als with real-time discrete adaptive output trajectory tracking for induction motors in the presence of bounded disturbances. A recurrent high order neural network structure is used to design a nonlinear observer and based on this model, a discrete-time control law is derived, which combines discrete-time block control and sliding modes techniques. Applicability of the scheme is illustrated via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real-time for a three phase induction motor.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的组成,给出了电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参数辨识的方法得到了系统的传递函数。然后,针对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运用混合灵敏度方法进行了H∞鲁棒控制器设计。为了使系统达到给定的性能指标要求,采用遗传算法对加权函数的选择进行了优化,从而获得了性能优化的H∞控制器。最后,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an adaptive dither to reduce the force ripple in an iron-core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motor (PMLM). A composite control structure is used, consisting of three components: a simple feedforward component, a PID feedback component and an adaptive feedforward compensator (AFC). The first two components are designed based on a dominant linear model of the motor. The AFC generates a dither signal with the motivation to eliminate or suppress the inherent force ripple, thus facilitating smooth precise motion while uncompromising on the maximum force achievable. An analysis is given in the paper to show the parameter convergence. Computer simulations and real-time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for high precision motion trajectory tracking using the PML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