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垄断与创新,这个专利系统不得不面临的悖论难题使专利的专用权存在时空范围.这一特征在以复杂产品系统和累积创新为特征的高科技产业里造成专利丛林现象和互补性问题,从而限制了竞争和创新.为弥补单个专利专有权有限性的缺陷,应对“专利丛林现象”,避免侵权诉讼,确保专利设计自由,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关注的焦点从单个专利转移到专利群上,积极实施专利组合战略和专利联盟战略.  相似文献   

2.
李方  张胜  黄欢 《科研管理》2019,40(5):212-221
在专利资源碎片化的背景下,专利市场治理在专利成果转化、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以美国航空产业专利市场治理案例为对象,通过博弈分析和案例论证,研究专利资源碎片化情境下的专利市场反公地悲剧及其政府治理机制。研究发现:专利资源碎片化导致专利市场交易成本负担过高,市场机制失效,出现专利市场反公地悲剧;政府通过强制交叉许可、价格管制等手段降低谈判成本、控制许可成本,促成专利池组建,有效治理专利市场失灵,避免反公地悲剧。  相似文献   

3.
与传统经营风险相比,专利诉讼风险尤其是专利侵权诉讼风险对企业的危害更大。为保障我国专利司法保护与市场主体的科技创新,以1994-2020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专利诉讼的383篇核心文献为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内专利诉讼研究热点、演进趋势,并对前沿进行分析和预判。结果发现:国内早期相关研究从2004年开始增多、2016年达到顶峰,受政策与热点案件影响较大,研究脉络分为3个阶段,内容主要包括专利诉讼的基础理论、专利战略、非专利实施主体与专利诉讼信息运用等,热点以专利诉讼、专利侵权诉讼、专利侵权三大主题为中心向外发散,研究视角较多,但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进而提出在专利诉讼领域搭建适合于我国的相关理论研究框架、加强其他各领域的合作研究,企业强化专利风险管理和专利诉讼信息分析利用,并重点关注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专利诉讼的应对措施等。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经营风险相比,专利诉讼风险尤其是专利侵权诉讼风险对企业的危害更大。为保障我国专利司法保护与市场主体的科技创新,以1994—2020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专利诉讼的383篇核心文献为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内专利诉讼研究热点、演进趋势,并对前沿进行分析和预判。结果发现:国内早期相关研究从2004年开始增多、2016年达到顶峰,受政策与热点案件影响较大,研究脉络分为3个阶段,内容主要包括专利诉讼的基础理论、专利战略、非专利实施主体与专利诉讼信息运用等,热点以“专利诉讼”“专利侵权诉讼”“专利侵权”三大主题为中心向外发散,研究视角较多,但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进而提出在专利诉讼领域搭建适合于我国的相关理论研究框架、加强与其他各领域的合作研究,企业强化专利风险管理和专利诉讼信息分析利用,并重点关注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专利诉讼的应对措施等。  相似文献   

5.
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以种业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创新为例构建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软件仿真分析交易成本和风险支出等额外成本、剩余控制权收益、机会主义收益以及奖惩金额等参数对科企双方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机会主义收益和额外成本越大,合作双方积极性降低,越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而提高奖惩金额以及剩余控制权收益能够使合作双方趋向积极合作。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机会主义行为、提高合作创新积极性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种业科企合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专利无效宣告制度是优化专利质量的有效政策工具。厘清专利无效宣告倾向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专利无效宣告制度效率、促进中国专利质量提升。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以2019年公布的671件发明专利侵权案为样本,使用Logit回归模型对专利侵权诉讼中无效宣告倾向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专利法律稳定性、专利无效宣告成本抑制了被告的无效宣告倾向,原告的诉讼期望、专利市场价值促进了被告的无效宣告倾向,而信息不对称程度与无效宣告倾向没有显著相关性。我国应保障专利权人实现其合理的诉讼期待利益,建立专利无效宣告费用补偿或转移规则,强调高质量专利培育与促进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对提升或发挥专利市场价值的效用,以期实现优化中国专利质量之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7.
我国专利侵权案件逐年高速增长,频繁的专利侵权诉讼会对企业造成严重冲击。在此背景下,针对专利诉讼风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专利司法保护制度下的企业专利诉讼决策行为,然后建立了专利诉讼风险分析模型,以侵权人败诉率、赔偿额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对我国专利诉讼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专利类型、权利要求数、原告的类别、案件的审级等变量对侵权人败诉率有显著影响。专利类型、侵权行为数量、请求赔偿额、诉讼地区、诉讼年份变量对赔偿额有显著影响。提出了基于专利诉讼风险分析的企业专利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数字创新是典型的专利密集型创新,近年来,该领域的策略性专利行为日益凸现,对数字创新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有必要深入研究数字创新的策略性专利行为。针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表明,同族专利导致了该领域专利数量激增;同时,专利诉讼也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在此基础上的研究表明,数字创新领域的同族专利与专利诉讼不是孤立的,二者存在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即同族专利的增长引发专利诉讼的涌现,而专利诉讼的涌现刺激布局更多的同族专利。因此,有必要提高同族专利审查授权标准,以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遏制策略性专利行为泛滥对数字创新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全球专利申请激增,专利国际申请费用成为专利申请人获得一国专利权必须考虑的成本,主要为价格成本和交易成本。各国政府根据专利国际申请的态势和本国的国情来制定专利申请价格,因地制宜调整专利国际申请所需的费用。同时,许多国家积极参与专利审查国际协作(专利审查高速路)之中,该合作模式本身并不需要支付使用费或仅仅支付少量费用,且能提高专利申请的授权率、减少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次数、降低继续审查请求及申诉率等,从而降低专利申请至授权之间的交易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0.
3D打印时代便捷的私人制造以及专利的数字化表达趋势,可能引发规模庞大、地域分散的专利侵权乱象。现有的排他性措施——"事后诉讼"亦或"事前审查"使得专利制度的运行成本大幅提升,激化了权利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矛盾。本文借鉴版权制度中应对私人复制的规范措施,构建专利补偿金机制使得私人制造行为摆脱原本不确定的法律状态。通过将打印材料纳入补偿金征收客体,并按照CAD图纸下载流量所反映的市场份额分配补偿金。专利补偿金机制可以满足社会公众便捷地开展私人制造、参与创新以及权利人获取合理报酬、持续创新的双向需求。  相似文献   

11.
韩继坤 《科研管理》2008,29(3):105-108
专利技术的特殊性以及制度激励约束的软化,决定了专利技术交易具有较高的成本。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是分析专利技术交易成本的重要工具。专利技术交易成本的控制有赖于政府制度安排、企业制度安排的互补、协同和强化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沉睡专利形成机理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沉睡专利是指既没有积极开发也不进行消极利用的专利,应排除阻碍专利和问题专利。本文在分析我国沉睡专利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了沉睡专利存在的原因,认为沉睡专利是权利人在市场化和一体化两次努力失败之后的无奈选择,是高额市场交易成本和缺乏互补性资产的产物,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的双边谈判模式相比,专利拍卖具有覆盖面广、公平竞价等特点,能有效降低专利交易的时间和成本,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专利交易的一种新模式,我国也已经出现专利拍卖的探索和实践。文章分析了专利拍卖在中国发展的机遇和趋势,研究了专利拍卖对于科研院所专利批量转移转化的重要意义和独有优势;同时讨论了专利拍卖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钱坤  张晓  黄忠全 《科学学研究》2020,38(9):1608-1620
从专利交易情景的角度出发,分析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对提升专利交易市场的效率和活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2009-2016年江苏省技术交易合同整理获得的463份专利交易合同为基础,运用统计软件对手工搜集到的491条专利样本数据对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校专利的价值显著低于企业专利的价值,且依据专利权人类型的不同,专利属性对专利价值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专利国际分类数和专利维持时间对高校专利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企业专利价值受专利权利要求数的影响较为显著。此外,交易合同中的附条件支付条款可以显著增加高校专利的价值,但对企业专利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专利联盟的微观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岳贤平  顾海英 《情报科学》2006,24(5):653-658
随着6C等专利联盟对中国DVD行业收取巨额专利使用费,专利联盟这一经济实体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从促进和阻碍技术创新等两个方面对专利联盟的微观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专利联盟可通过清除技术研发过程中的专利障碍、降低专利交易成本等作用的发挥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但却通过竞争性专利技术的打包许可、无效和未专利化技术的免费搭便车等行为对技术构成了不应有的垄断,从而阻碍了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从交易视角评价专利可转让性,侧面评估专利价值及筛选可交易高价值专利。[方法/过程]基于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从技术和法律两个维度选取专利可转让性评价内部指标,基于交易视角中专利权人特征设计专利可转让性评价外部指标,结合高阶神经元将深度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专利可转让性评价。[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专利可转让性评价模型相比传统的BP神经网络方法和仅使用高阶神经元的方法精度更高,F1值达到86.72%;因其可区分通过交易实现价值的潜在专利,在大规模专利可转让性评价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拥有互补性专利的双寡头厂商可以进行三种方式的专利交易,分别是无专利授权、交叉许可授权和专利联盟授权.通过构建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计算不同专利交易方式的市场绩效,并从企业和社会两个角度分析三种专利交易方式的优劣.结果表明:从企业层面来说,专利联盟授权是企业最优的专利交易方式,因为专利联盟授权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生产者剩余;而从社会层面来说,政府应该认真审核积极引导专利联盟的组建,因为专利联盟授权有可能降低消费者剩余,损害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 Policy》2023,52(7):104809
The localization effect of cumulative innovation was strengthening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a puzzling trend given the decreasing cost of knowledge transmission. To unravel this puzzle, we attend to patent regime and propose a legal perspective. We illustrate with a stylized model that a pro-patent regime re-distributes profits from later innovators to initial patent owners, which discourages distant followers with higher learning and licensing costs and therefore leads to stronger localization of cumulative innovation. We test the model predictions by exploiting an unexpected pro-patent regime change—the creation of the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ederal Circuit. We find that follow-on innovations became more localized after patents were strengthened in litigation, especially in regions that experienced a greater increase in patent enforceability. A series of robustness tests and cross-sectional analyses strongly support this finding. Interestingly, we find that scientific knowledge diffusion, which was unaffected by patent regime, became less localiz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Our paper shows that patent regime can shape the geography of cumulative innovation, which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firm strategies and policymak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