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析基础研究成果的专利保护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科技研究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其中较常见的方法是将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类,在本文中将其简称为“三分法”。按这种方法分类,也有人将基础研究称为科学研究,而将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称为技术研究。对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成果能够采用专利保护,这一点人们没有异义,但对基础研究成果的法律保护问题的看法却不尽相同,这一问题也日益引起科技界和法学界的关注。现阶段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基础研究成果不是专利法保护的客体,因此基础研究成果不可能通过专利法进行保护,按我国现行法律,对基础研究成果的保护只能是依…  相似文献   

2.
基础研究成果评价是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评价结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成果和成果获得者的水平,同时也直接反映出评价工作的可信度和水准.应用研究成果和开发研究成果的评价可更多地借助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来评判其优劣.而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具有相对的间接性.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较难把握.目前经常采用的“有组织的同行评议”方法,其偶然性和不完善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正确处理好基础研究成果评价中评价内容与评价形式、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对于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基础研究成果,调动基础研究工作者的积极性,引导基础研究工作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确处理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基础研究成果?有人认为基础研究成果就是论文,这是不全面的看法。虽然世界各国对基础研究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基础研究的目的却是一致的,即基础研究的成果是向社会提供永无止境的新知识和优秀人才。由此可见,基础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论文只是一种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产生和应用的速度愈来愈快、范围愈来愈广,基础研究成果也可直接转化为专利,甚至直接的实际应用。在基础研究过程中进行的科学数据积累和建立的数据库(包括标本、基因等实物库)以及仪器设备的改进、创制等虽然不一定写成论文,但同样也应…  相似文献   

4.
卢鹤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国际知名学者,一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大学教育,成绩斐然,被翊为“中国核能之父”。他十分重视理论的创新与科学的社会实践,认为“一个科学家要有新的突破、新的发现”,“理论预言指导实践是当代重大技术发展的特征”,“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精神也是没有国界的”。他勇于创新、注重实践、献身科学、热爱和平的科学精神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基础研究成果奖励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自确立了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针以后,大部分科技人员从事应用研究的积极性得到加强。为保证基础研究工作的发展,国家又提出“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发展战略,特别在基础研究经费的支持上得到了加强,然而如何搞好基础研究成果的奖励问题却没有涉及。科技奖励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精神与物质并存的奖励方式,如果基础研究成果奖励工作做得不好,势必将影响到基础研究工作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会有一批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转向从事效益明显且迅速的应用研究。我国基础研究成果奖励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在科技成果奖励中,基础研究的省部级奖励只有科技进步奖。而当前科技进步奖励中,又只注重对应用成果的评奖,理论成果奖励的数量正在逐渐被减少。而且在科技进步奖评审中,各学科的基础研究成果均集中在一个评审组中,这样对于基础研究成果的奖励,一方面奖励的数量受到限制,同时,也可能由于专家知识面的限制,使理论成果的评价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神经—免疫互作与调控成为神经科学和免疫学研究的交叉前沿和共同热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不断推动神经科学、免疫学等学科的均衡协调发展。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299期双清论坛“神经—免疫互作与调控”的研讨成果,本文聚焦国内科学家在神经免疫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从“神经—免疫互作的途径与机制”“系统生理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神经—免疫互作与疾病”“类淋巴系统的生理与病理功能”和“神经—免疫互作研究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学”五个方面总结重要成果和凝练关键科学问题。为促进我国神经免疫学研究的进步,科研工作者在凝练科学问题时应坚持“四个面向”特别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研资助机构有必要前瞻性布局神经—免疫互作与调控相关研究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鼓励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以助力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为了加速科学技术向国民经济的转化,为了促进四化的进程,大家对于科学技术政策的制订,对于“科学——技术——生产”各个环节的地位和相互关系都非常关心。有的同志认为,技术决定一切,而科学和知识是没有国界的,我们可以无偿地使用外国的科研成果。因此,当前我国主要应该发展技术,把暂时看不出应用远景的基础研究砍掉,集中人力、物力发展技术;另外一些同志则认为,从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科学和技术是相互作用、相互反馈的。虽然技术的进步可以推进科学发展、可以把生产提高到新  相似文献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根据科学技术部关于国家重点和部门开放实验室评估工作的部署 ,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 ,于 2 0 0 0年 7月 ,对数理科学的 2 3个和地球科学的 2 6个国家重点和部门开放实验室进行了评估。根据实验室研究性质的不同 ,参评实验室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类。数理科学实验室中基础研究类 1 9个 ,应用基础研究类 4个 ;地球科学实验室中基础研究类 9个 ,应用基础研究类 1 7个。专家们根据不同性质实验室的评估指标体系 ,对数理科学实验室 1 995—1 999年、地球科学实验室 1 996— 1 999年的研究工作与成果 ,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开放交流和运行管理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价。评估结果表明 ,各实验室能够紧紧把握学术发展方向 ,研究重点突出 ,紧密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以至国防建设的基础问题和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多年来 ,实验室不懈努力 ,大胆创新 ,积极承担国家任务 ,特别是重大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取得了许多优秀研究成果 ,为我国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这次评估结果 ,我院有 3个数理科学实验室和 3个地球科学实验室被评为优秀实验室。本刊将陆续介绍这 6个优秀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期刊学术交流与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学术期刊是评价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工具,它采用“公开发表,自由评议”的形式,由同行科学家对成果的价值作出判断。本文概述了期刊学术交流评价基础研究成果的基本原理,并从期刊的学术质量、同行的科学评论、论文的获奖情况、期刊论文的引证分析等方面,对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教授在参加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时说,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作用,相互支持。不但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提供创新成果,而且应用研究向基础研究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模型。认为基础研究有前沿、应用研究没有前沿是不对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各有其前沿。基础研究的前沿是“发现”(discovery),应用研究的前沿是“发明”(innovition)。过去全世界的大学很少讲应用研究的前沿,其实应用研究不仅有前沿,而且对社会来讲很重要。很多学者认为基础研究的前沿是一种有逻辑的科学研究,而应用研究的前沿是一种偶然性的…  相似文献   

11.
科学没有国界,它的发展有赖于国际交流,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却因朝鲜战争、冷战、中美对抗、中苏对抗、台湾问题、“文革”等外部和内部的原因,逐步缩小并一度基本断绝了与国际科学主流的联系,直至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后,这种联系才开始重建,并于“文革”结束、国家领导人表现出强烈的“开放”、“改革”等主观愿望后,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的科学社团是如何重新融入国际主流、走向世界的?在研究这个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时,笔者发现,胡亚东先生是一位重要的历史当事人。  相似文献   

12.
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尽快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是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战略需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基础研究资助的主渠道,一直对空间科学领域基础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的突破口重点关注,开展相关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梳理关键科学问题,明确优先发展方向;并通过重大、重点、面上、青年等项目及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等多种方式,予以持续稳定资助,支持我国空间科学工作者产出了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创成果。面向未来,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面推进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重点关注我国重大空间科学任务的科学应用,以打通空间科学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特别是支持我国科学家利用科学卫星、深空探测器和空间站平台获取的第一手科学数据开展前沿研究,持续产出系列里程碑式的科学突破,并成为建成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的先行标志性成果。  相似文献   

13.
科研分类自然科学研究,国际上通称为“研究与发展”(R&D),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工作。基础研究以认识客观规律为目的,与生产发生间接的联系,成果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应用研究以实用为目的,与生产发生直接的联系,成果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1);应用研究与发展工作的界限不很明显,一种说法认为应用研究“不延伸到设计或建立实际运转的流程或硬件方面去”(2),换句话说,应用研究属于实验室性质的研究,发展工作是实验室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的过渡步骤,过渡的方式可通过中间试验或试用样机、样品等,所以发展工作也  相似文献   

14.
<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曾经说过:"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从求学海外,到功成名就之际毅然归国,应崇福先生对待科学刻苦钻研,对待祖国碧血丹心,无论是为全人类科学技术进步而奋斗,还是为祖国谋富强,先生可谓殚精竭虑、死而后已。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代科学家应有的担当与情怀。归来是游子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  相似文献   

15.
洪伟 《科学学研究》2010,28(3):339-345
科学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是在两套完全不同的体系下进行的:默顿理想型中的学术模型通过对发现优先权的承认来激励科学家,有助于支持公有主义;而科学的市场模型强调的是科学发现带来的商业利益,和对研究成果的保密。随着科研人员日渐融入创新的市场机制,人们日益担心市场的力量会使得科学家对研究成果变得更加保密,从而背弃科学共同体的公有主义规范。最新的实证研究显示,仅仅关注商业行为对保密行为的影响是片面的,科学竞争本身的加剧也会导致保密行为的上升。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以来,地球科学部先后组织了“地球系统科学战略调研”、“地球科学部‘十一五’发展战略”、“中国与国际地球科学发展现状比较与资助战略分析研究”、“国外科学基金地球科学学科资助规律研究”等课题,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国际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我国地球科学的特点、现状及与国际地球科学发展的差距。这些课题是“十五”战略与政策研究基础的延续和深化,吸取和整合已有的战略研究成果和资料,深入分析各类资助数据反映的政策内涵、各类项目资助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启动地球科学“十一五”规划提出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评选理念及其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广仁 《科学学研究》2006,24(5):677-683
认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虽然是基础科学领域最有声望的奖励机制,但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成果的水平也是层次不齐的。它包含最优秀的科学成就,但也有很一般甚至错误的成果;在它没有包含的成果中,有达到其获奖标准而因为处于“第41席”未能获奖的,也有按其标准不能获奖而其实属于最优秀的科学成就的。因此,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范围和理念有其局限性。分析了保守性、重事实轻理论、英雄主义、权威决定论等理念在诺贝尔奖评选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基础研究的生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础研究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科学活动,它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们经常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比较清楚了,怎样去加强基础研究,发展基础研究,也就有了比较明确的思路和对策。从近代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经验来看,有两点结论是明显的。一是生产和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强大的驱动力量,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二是基础性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孕育着新生产力的萌芽,高分子材料、原子能、半导体、激光等这些对人类社会有重大影响的新型产业,无不起源于实验室中的重大科学发现。没有昨日科学前沿上的重大突破,就没有今天这些从无到有的革命性产业。  相似文献   

19.
“七五”至“八五”期间,根据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提出了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实验室”和“中心”)的计划。这些计划的实施对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开拓新的技术领域、做好技术储备以及培养和稳定优秀的科技人才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从技术结构、物质基础、人才队伍等几个方面具体论述这一作用。一、“中心”和“实验室”的建立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健全的技术平台根据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从“七五”开…  相似文献   

20.
数学科学、数学技术与数学能力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这里的“数量”,可以是实数、复数,还可以是向量、张量,有某种代数结构的抽象集合中的元;“空间”,既指现实中的三维空间,也泛指几维空间、无限维空间和具有某种结构的抽象空间。数学科学大致可以分为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基础数学由代数、几何和分析3部分组成,三者相互渗透,又产生诸如解析几何、解析数论、代数几何等学科。应用数学研究现实中具体的数学问题,包括把基础教学中的成果直接用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和从实际中提炼数学问题,以丰富基础数学,如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