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由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组成的复杂系统,政府通过科技创新政策解决系统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问题,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本文首先给出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定义,分析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及其协调性的内涵;其次,在讨论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协调性与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协调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性两方面分析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的需求;最后,提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内容。  相似文献   

2.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由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组成的复杂系统,政府通过科技创新政策解决系统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问题,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首先,给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定义,分析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及其协调性的内涵;其次,在讨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协调性与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协调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性两个方面分析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的需求;最后,提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内容。  相似文献   

3.
当前科技创新政策呈体系化发展,已逐渐成为独立的政策部类。研究提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框架并推动形成共识,是支撑政策研究和政策实践的理论基础,也是推动政策制定、交流、评价和实施的保障。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对比研究,在公共政策范畴中,围绕研发系统和技术经济系统厘清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范畴及与其他经济社会政策的关联;并探讨从政策分析、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目标四视角提出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框架结构,(1)从政策分析视角,按照政策类型分为强制性政策、宏观战略和落地实施政策;(2)从政策制定视角,按照政策工具类型分为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政策;(3)从政策执行视角,按照创新主体类型分为政府、企业、公共研发机构等类型政策;(4)从政策目标视角,按照价值导向分为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导向政策。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作为推动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正向科技、经济、社会、环境多维度“协同作用”推进,需要综合考虑科技促进发展和促进科技发展的诸多内外要素。为此,应构建涵盖关键要素及相互作用的整体科技政策架构。文章提出“3+5”科技创新战略-政策框架体系(以下简称“‘3+5’框架体系”)并进行理论和实践分析,为决策部门和政策研究者提供一个政策分析框架。具体包括:(1)界定“3+5”框架体系的概念内涵,建立包括方针战略、规划布局、制度安排的“设计图层”和包括创新主体政策、资源配置政策、科技人才政策、成果转化政策、环境营造政策的“施工图层”;(2)从作用维度和价值导向出发,阐述“3+5”框架体系的建构逻辑;(3)以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布局为考察对象,基于“3+5”框架体系进行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主要进展及对政策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德方  周华东  陈涛 《科研管理》2020,41(10):81-88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历史性交汇,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向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亟需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要回顾,提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八部分构成,总结了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在强化要素、加强主体、完善机制、培育产业、集聚区域、优化环境、扩大开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并立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和国内外科技创新发展趋势,提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思考和建议,包括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改进评价制度、完善科研人员激励政策、提升科技治理能力、推动高水平开放创新、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等。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政策评价日益成为政府和科技界关注的对象,科技创新政策评价框架体系研究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梳理了科技创新政策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系统地分析了科技创新政策评价的过程,构建了科技创新政策评价准备、实施、总结三步骤框架流程,并对我国加强科技创新政策评价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日本在"科技立国"理念指导下建立的农业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的现实特征,为加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分析发现:日本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构建了包括协调型的农业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官产学各具特色并联合开发的农业技术创新机制、多层次农协组织与多元化技术转移机构共存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等在内的创新组织体系,有力推动了日本农业发展;其在国家战略层面突出科技创新,形成由政府主导、企业重点参与、农民协作的农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辅以科技人才支持和法制化保护的辅助政策体系,并形成了公共科研机构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大学紧密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结合中国国情,研究得到以下启示:加强构建和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展战略,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强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人才结构性调整,以及强化企业在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国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措施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各国政府当前最优先的任务之一.各国制定了促进创新的战略和计划,成立了专司创新的政府机构,通过出台计划、减免税收等措施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扩大国际科技合作范围并重视培养和吸引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各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并为中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中国应通过创新管理机构专门化、企业创新政策系统化、国际科技合作全面化、科技人才政策网络化和创新文化建设制度化等措施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长三角两省一市出台了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推动了本区域科技合作与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长三角还缺乏协调一致的区域性科技创新政策,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本地区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文章在分析总结欧盟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与演变过程、欧盟科技框架计划的特点及管理运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制定长三角科技创新政策时可以借鉴欧盟科技创新政策的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创新系统理论基础上,基于国家创新体系总体框架,围绕医学科技行业特征,提出包括核心主体层、发展条件层和系统目标层3层级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框架结构,并从创新主体簇、创新体系功能、创新体系动力要素、创新体系环境4方面对其内涵进行分析,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1567年以来世界主要科技悬赏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婧婧 《科研管理》2014,35(9):9-16
科技悬赏奖是指为解决某一特定领域的难题,而专门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非周期奖励制度安排。1567年以来,科技悬赏奖的数目和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出现过3个"井喷期"。科技悬赏奖的设奖中心从欧洲转移至美国,这与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保持一致。科技悬赏奖的主体包括组织者以及资助者,且组织和资助机制灵活;科技悬赏奖的客体囊括了传统科研机构和人员以及非传统科研爱好者;科技悬赏奖的设奖技术具有较高创新性以及较强外部性。我国应推行科技悬赏制度,作为我国科技资助体系的有效补充形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区域创新系统概念成为制订区域创新政策的基础分析框架,学术界和政府加大了对区域创新指数的测度研究。但是目前的创新指数主要是基于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指数测度,这类指数指标之间缺乏时序性、指数的动态时效性也不足、无预警功能,指标越来越宽泛、不能反映科技创新景气状态,对科技创新政策指导性较弱。本文从景气状态的视角,基于创新周期波动的理论,提出并构建了国家科技创新景气指数,对中国等五国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构建了国家科技创新景气状态的预警信号系统。  相似文献   

13.
The recent policy debates about orientating research,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policy towards societal challenges, rather than economic growth objectives only, call for new lines of argumentation to systematically legitimize policy interventions. While the multi-level perspective on long-term transitions has attracted quite some interest over the past years as a framework for dealing with long-term processes of transformative change, but the innovation systems approach is still the dominant perspective for devising innovation policy. Innovation systems approaches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firms and the institutional settings to support them, but they are less suited for dealing with the strategic challenges of transforming systems of innovatio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nd thus with long-term challenge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or resource depletion. It is therefore suggested to consider insights from transition studies more prominently in a policy framework that is based on the innovation systems approach and the associated notion of ‘failures’. We propose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that allows legitimizing and devising policies for transformative change that draws on a combination of market failures, structural system failures and transformational system failures.  相似文献   

14.
全球可持续发展新动态和中国绿色发展新理念,为开展绿色创业生态系统(GEEs)研究提出新方向,有必要在解析GEEs概念内涵基础上提炼研究进路。GEEs概念缘起于绿色创业与创业生态系统研究融合,内涵体系建立在学科交叉与情境嵌入基础上。据此,GEEs的理论研究进路包括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的范式研究、基于技术助推的动因研究、基于社会创新的效果研究,GEEs的情境研究进路包括响应绿色和创新发展需求迫切性、聚焦区域和行业等多层面研究关键点、从研究不足中挖掘情境研究新契机。未来GEEs研究线索以推动理论创新为出发点、以实现绿色发展为落脚点,从创业主体视角切入,研究框架包括完善GEEs内涵架构、揭示技术助推动因、解析社会创新效应、提炼情境化对策,有助于促进绿色创业提质升级、增强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同。  相似文献   

15.
余伟  胡岩  陈华 《科研管理》2006,40(11):1-11
本文对30年来创新系统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涵盖了国家创新系统(NIS),区域创新系统(RIS),产业创新系统(SIS)以及技术创新系统(TIS)。文章按照创新系统研究的演化历程,分析了每个创新系统方法的理论起源,考察了引用最多的案例研究,分析了空间边界和分析单元,探讨了基本组成要素功能和分类方法,以厘清创新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每个创新系统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最后,对创新系统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加强创新系统方法的指向性和规范性导向;对创新系统分析框架内的最新方法进行整合,开展全球创新系统研究;加强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创新系统理论在不同国家情境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余伟  胡岩  陈华 《科研管理》2019,40(11):1-11
本文对30年来创新系统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涵盖了国家创新系统(NIS),区域创新系统(RIS),产业创新系统(SIS)以及技术创新系统(TIS)。文章按照创新系统研究的演化历程,分析了每个创新系统方法的理论起源,考察了引用最多的案例研究,分析了空间边界和分析单元,探讨了基本组成要素功能和分类方法,以厘清创新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每个创新系统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最后,对创新系统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加强创新系统方法的指向性和规范性导向;对创新系统分析框架内的最新方法进行整合,开展全球创新系统研究;加强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创新系统理论在不同国家情境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收集Web of Science上基于专利统计的绿色技术创新实证研究文献,时间截至2016年12月31日。划分4个维度对现有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并对现有文献进行分类和系统性梳理。结果表明,基于专利的绿色技术创新研究备受学者关注,主要来自美国、中国、德国、意大利,研究成果的质量较高且存在密切的引证关系,研究焦点为环境、能源与经济三方面;挖掘专利数据库中绿色专利的常用方法有3种,选择合适的测度方法是提高研究质量的关键;探讨绿色技术创新转移及演化机理、设计政府补贴机制与识别内部异质性因素、评估绿色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复杂理论的创新系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本文分析了随经济的发展创新理论的研究进程 ,指出了创新系统的复杂性来源。在对复杂性理论归类的基础上 ,比较了中外复杂理论和方法的异同。最后 ,依据复杂理论建立了创新系统的结构框架 ,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对全球创新链进行测度,能够准确衡量各国(区域、企业等主体)的创新水平,并对其创新实践进行指导,但现有相关研究尚缺乏对全球创新链测度的探讨,制约了该领域的量化研究。本文构建了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根据创新链相关理论,将其分解为“科学—技术—产品”环节,提出了“环节—联系—链条”的三层次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用以对国家、区域、企业等主体在某一创新领域的全球创新链中创新情况进行测度与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AI领域全球创新链的例子解释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的应用,并基于AI领域案例对中国在AI领域全球创新链中创新状况进行了解读。研究结论丰富了全球创新链研究,并为各创新主体明确发展方向以及国家创新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已有研究,构建了“投入-过程-产出”的风险研究框架,总结出6类企业协同创新风险,即创新要素投入风险、道德风险、资源共享风险、组织协同风险、市场风险和利益分配风险。引入协同效应为中介变量、动态能力为调节变量,运用SEM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研究企业协同创新风险和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①6类风险均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不同风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别;②协同效应在创新要素投入风险、道德风险、资源共享风险、组织协同风险、利益分配风险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在市场风险与创新绩效之间不存在中介作用;③动态能力显著调节创新要素投入风险、道德风险、资源共享风险、组织协同风险、市场风险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对利益分配风险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