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阐述了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的制度,从三个层次对该制度进行介绍。其次探讨了我国养老金会计核算中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规范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会计发展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养老金收支平衡是养老保险制度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水平远远高于企业职工,使得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水平一直面临追高的压力,导致养老金缺口问题不断加剧。缩小养老金缺口、化解缺口风险需从制度入手,即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使之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接轨。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各方持续关注的热点。为此,我国不断改善养老金保险制度。然而,面临日益庞大的养老金费用,至今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金会计。对我国养老金会计所涉企业,养老金会计在当前养老保险制度下的会计核算原则,养老企业计划的选择,养老金费用的处理方法,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相关的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养老金制度债务水平的估计与预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晓军 《预测》2002,21(1):29-32,40
本文运用精算科学方法,在对养老金制度隐性债务和转轨成本的意义、估计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养老金制度转轨的债务水平进行了估计,对未来50年养老金制度债务水平的积累趋势进行了预测,指出了进一步改革养老金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5.
常宇靖 《科协论坛》2008,(2):128-128
多雇主企业年金计划也称为联合企业年金计划,其联合多个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适合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员工流动性强的特点,可解决占我国企业数量一定比例的中小企业的年金制度的建立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多雇主养老金计划,提出其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建立年金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我国建立养老金制度的目的,是为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但它并不能解决老人们“丰衣足食”安享晚年问题。由于国力所限,加之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我国现在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企业年金的理论界定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1、企业年金的主要特点第一,企业年金既不是社会保险,也不是商业保险,而是一项企业福利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补充性、商业化或市场化运作的特征不影响也不能改变其本质属性。第二,企业年金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养老保障“多支柱”战略的重大制度安排,企业年金与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个人…  相似文献   

8.
统筹养老金征缴困难的重要原因,在于制度设计的养老负担超过了很多企业的承受能力。作为解决这一困难的新思路,笔者主张,统筹养老金的筹措除保留代际之间的互济功能外,还应增加企业间互济这一新渠道,即在一定的缴费率空间里,盈利多的企业多缴一点,盈利少的企业少缴一点。这种“双基数”征缴办法,使企业养老负担的一部分与职工工资总额挂钩,另一部分与企业利润水平挂钩,从而使养老金给企业造成的财务负担更合理.也能实现更高的征缴率。  相似文献   

9.
从融资方面看,养老金制度有两种安排——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两种制度各有利弊。尤其在再分配效应方面,两者更是截然不同。我国正在进行与经济改革相配套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在实践中应该结合两者的优点,而限制各自的缺点,设计适合我国的养老金制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镇职工工资增长和养老金增长替代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资收入与养老金是“源”“流”关系,“源”孕育着“流”,“流”取之于“源”。本文在对近年来我国城镇职工工资增长和养老金增长替代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养老金实际替代率低于名义替代率且呈快速下降趋势的事实,从而指出了该趋势对收入分配格局和养老保险的价值目标及制度安排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曲瑞 《内江科技》2011,32(7):6-6,37
企业年金是指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是社会养老保障的第三支柱,在基本养老金替代率逐步降低的情况下,建立企业年金可以提高职工退休待遇和增强企业凝聚力与竞争力,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当前石化行业企业年金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建立石化行业企业年金制度的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12.
欧盟国家养老金改革评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决养老金的财政可持续性与便携性的"双重问题",近年来欧盟国家先后致力于改革现有的现收现付DB型养老金制度。其改革模式主要有走向多支柱体系、建立预筹基金、参量式改革、鼓励延迟退休以及实行NDC制等,这些改革反映出养老金制度的发展趋势是建立混合型制度,其中NDC制对经济转轨国家更是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减缓的影响,瑞典传统的养老金制度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因此瑞典从20世纪90年开始对养老金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原有的模式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引入了名义个人账户。通过改革,不但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赤字,提高了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也更好的体现出社会保险在权利与义务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有效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为参保人员年老丧失劳动能力之后提供养老金。利用多元统计的回归预测方法,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进度进行了预测分析,并获得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趋势,从而提出了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刘海娟 《大众科技》2006,(1):177-177,183
文章分析了我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金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在我国推广农村养老金保险制度要注意的原则及可应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近期,网上流传着各种养老金缺口的消息,养老金的钱荒报道见诸报端,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恐慌与关注,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改革方案的久久悬而未决更是让养老金缺口这一话题长谈不衰。养老金的缺口,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更是对一定时期内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一个侧面反映,是与人人都有联系、人人都会关心的民生话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养老金缺口的含义及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养老保险金的社会化发放方式的不断推行,养老保险冒领的现象不断出现。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时间不长、整体保障能力尚比较脆弱的情况下,任何对养老金的非法侵占都将危及其整体的支付能力,影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推进。如何杜绝养老保险冒领的行为,对解决养老保险空账问题,发挥养老保险的社会化功能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在阐述协同论一般原理的基础上,揭示该理论体系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启示,从而提供新的视角和启迪。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我们估算了企业职工家庭的养老金财产对其家庭其他形式财产分布的影响,以考察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本文分析认为,养老金财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养老保险制度内职工家庭财产分布的不平等程度,并使得少数极富有家庭占有的财产向大多数中低财产家庭转移。  相似文献   

19.
安华 《今日科苑》2007,(3):102-10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经历了多次制度变迁。从大的方面看,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80年代中的“传统体制”阶段;二是上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中的“社会统筹”阶段;三是上世纪90年代中至今的“统账结合”阶段。同时,按照新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目前,在我国的城市,已经建立起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保障体系,从大的方面来讲包括:家庭养老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会救助。家庭养老保障是老年生活保障体系中最基本的一个层次,是没有退休金收入的老年人的主要生活依靠。社会养老保险目前还是一种职业关联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有参加工作并履行了缴费义务的人才能领到退休金。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包括三个层次,即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1999年,我国将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它城镇企业及其职工。2002年继续将覆盖范围扩大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2003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506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1646万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累资金达到1300多亿元。社会救助层次主要建立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标准的老年人提供生活救助。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巨大的基金支付压力。1997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开始由现收现付模式向部分积累模式转变。由于社会统筹资金不能满足支付退休老人养老金的需要,同时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基金混账管理,使得个人账户基金被挪用、挤占,成为政府支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来源。通过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空帐”运行原因的分析,提出做实个人帐户的对策及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