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黄金并购     
全球大并购风起云涌,新经济卷土重来,外资并购成为国内企业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前几年我们国家真正外资并购的数量是很有限的,当前中国的外资并购大大向前跨进了一步?从条件、时机,各个方面来讲,外资并购在中国有一个明显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主要方式。虽然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近几年来,以我国行业龙头企业为并购对象的外资并购给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带来许多消极后果,甚至危害了国家经济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外资并购行业龙头企业的问外加以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主要方式.虽然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近几年来,以我国行业龙头企业为并购对象的外资并购给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带来许多消极后果,甚至危害了国家经济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外资并购行业龙头企业的问外加以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艾青  严平 《科教文汇》2007,(8X):134-134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跨国并购在我国越来越多,且其影响越来越大。本文立足于跨国并购在我国所呈现出的新特点,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进一步探讨跨国并购对我国经济安全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跨国并购做了充分的理论铺垫,借以促进外资在我国的健康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5.
外资以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已成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从政府规制外资并购行为的原因出发,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政府规制外资并购行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政府规制外资并购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外资并购的国际背景和推动因素,剖析了中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的机会和环境,预测了未来外资并购的六大趋势,阐明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外资并购监管体系的迫切性,提出了以政府监管为核心,其他社会监督力量为补充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上探索并构建了行业开放程度指数和外资并购强度指数,一方面可以为外商投资指出方向,另一方面可以为国内企业提供一个可靠的并购强度参数。通过并购强度指数可以看出外资并购青睐的主要对象,提醒国内企业防范并购决策风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全流通背景下可能出现的并购模式做了合理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的当今世界,中国以其丰富的资源和广大的市场吸引着来自各个国家的资本.这对我国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外资对国内企业的并购已经成为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随着外资的大举进入我国,外资并购的“双刃剑”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一方面,它满足了我国对资金和先进技术的要求;另一方面,它也对我国的民族工业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压.为了在利用外资特别是外资对国内企业进行并购时能够趋利避害,完善我国涉外并购的相关立法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既是外商寻求新的投资方式、扩大对华投资的需要,也是国企改革、经济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尽管我国规范外资并购法律法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出台,但是,我国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仍显得苍白无力,难以对外资并购进行有效制约.试图从法律角度切入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外资并购法律制度的几点建议,以期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将外资并购引入规范发展的道路,并为我国经济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跨国并购成功的影响因素及核心技术的特征两个方面的研究,认为目前大多数中国企业不具备进行成功的以获取技术为目的跨国并购的经验和能力。以三星模式和戴尔创新模式为案例,提出了解决技术差距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苏屹  郭稳  张傲然 《科研管理》2022,43(9):48-57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企业对隐性知识的识别与提取,提高创新效率。基于隐性知识本身固有特征和并购双方“有限理性”特征所引发的双方关于隐性知识逆向转移策略的多重选择问题,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企业并购中并购双方隐性知识逆向转移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影响下并购双方在隐性知识逆向转移中策略选择的演化路径。研究表明:大数据知识整合技术能力、大数据预测分析技术水平、目标企业隐性知识的敏感程度、转移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率等是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处于一定范围内的大数据技术分析水平对隐性知识逆向转移有促进作用;对目标企业的补偿率存在最优区间;成本与预期收益比率的变化将导致并购双方的博弈策略向不同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技术跨越的概念演进进行了回顾,并对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企业作为技术跨越的主体,在进行技术和产品选择时首先要辨别技术跨越的机会窗口,为此进行市场、技术和能力环境的分析。根据三种环境的动态演化特征和机会窗口的开闭,企业可从自主型、引进型、并购型和合作型跨越模式中选择相应模式。以此为框架,对中国视频监控行业作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4.
李飞  陈岩  金红 《科研管理》2006,40(12):73-84
本文基于2001-2016年的146起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样本的事件研究与大数据Bootstrap重复抽样检验,得出结论,内外网络均衡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后国内创新质量和国际创新质量均产生正向影响,且对国内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高于国际创新质量;母国和东道国的数字化水平对网络均衡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后国内和国际创新质量的关系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按照母国与东道国数字鸿沟分组检验结果发现,数字鸿沟小时,并购方网络均衡与东道国数字化水平的交互作用更能提升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后创新质量;进一步按照目标方知识复杂度高低进行分组检验,发现目标方知识复杂度高时,网络均衡与数字化的交互作用对提升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后国内创新质量与国际创新质量的作用都高于知识复杂度低时。本文阐释数字经济中新兴市场跨国企业构建内外均衡网络兑现全球性创新优势的全新机制,在数字化加剧服务与制造分离的情景下,对中国制造业企业运用内外均衡网络,海外寻求复杂性强的隐性知识,加速中国消费端数字化向工业互联网资源的配置转移,利用数字化强外部性整合工业产业创新资源走向世界创新中心,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企业并购的动因与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康宁  夏辉 《科研管理》2004,25(5):90-93,59
企业并购是市场竞争机制的内在要求,是一种市场行为,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已经演进了一百多年。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新世纪初,发生在网络环境下的新一轮并购浪潮已经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全面分析了本次全球企业并购浪潮的主要动因,并深入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企业并购绩效缺乏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6.
知识型企业并购是基于价值创造的投资行为,但并购的价值创造依赖于并购投机价值和风险损失的实现情况,风险损失的减少就意味着并购价值创造的增加。本文分析了风险损失和价值创造的内在关系,以及风险控制的选择如何影响并购的风险损失和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17.
灰色系统理论在企业并购风险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一种灰色识别法。将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关联分析方法引入到企业并购风险模式识别中,依据专家评判得出的各种并购风险因素重要度,对企业并购中各种并购模式风险大小的可能性做出了准确的判断。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灰关联分析法在企业并购风险识别中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李飞  陈岩 《科研管理》2018,39(12):18-29
基于2001-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技术型海外并购样本数据,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海外并购中资源互补性对并购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与结果,考察海外子公司自主权的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海外并购中,资源互补性正向影响并购方技术创新;海外子公司自主权正向调节资源互补性与并购方技术创新的关系。进一步考察中国综合竞争优势的二次调节机制,发现利用中国市场规模优势增强子公司自主权的调节作用,且在国有控股子样本中更为显著,而寻求海外技术优势削弱了自主权的调节作用;传统制造和非国有企业寻求海外品牌优势增强了自主权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突破了基于传统发达国家所有权优势的研究范式,提出了不同类型企业利用母国综合竞争优势的技术创新兑现机制,为企业通过精准并购,优化海外互补性资源的整合,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1-2016年的151起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样本,本文运用GLS实证回归模型检验海外并购创新过程中海外知识整合与创新质量的非线性关系,并对比提升国内创新质量与提升国际创新质量所对应的不同知识整合模式;结果发现:海外并购知识整合与并购后国内创新质量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与国际创新质量负相关;进一步考察网络嵌入均衡与产业时钟速度的调节作用,发现国内与国外创新网络嵌入均衡能够优化知识整合与创新质量的倒U型关系,且当国内网络依赖高于海外网络依赖时,网络嵌入均衡的优化作用更强;产业时钟速度快的行业,内外网络嵌入均衡的优化作用更强。本文首次基于创新网络的内外嵌入均衡视角,为中国企业突破海外并购知识整合过程中的“专利泡沫”与“创新假象”,提升对外投资质量走向世界创新中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反垄断法与市场集中度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  吕兵 《科技与管理》2001,3(3):25-27
企业并购是解决目前中国产业结构中企业规模过小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并购又可能导致垄断。通过对市场集中度指标的实证分析,讨论了并购的可行性问题,并把它应用于反垄断法规的制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