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行全椎板切除,侧隐窝及神经根管充分减压,使手术达到理想效果。方法:局部麻醉,病人取仰卧位,取腰2-骶1棘突纵切口,显露腰5全椎板,咬除黄韧带及腰5椎板全部,显露保护硬脊膜及神经根,显露确认间盘突出部位及椎间隙,以髓核凿完全取出髓核,行侧隐窝扩大,使神经根充分减压,留置负压引流管闭合伤口。48小时拔出引流管,卧床3周,1个月出院。结果:术后随访病人8个月至4年,病人术后腰腿疼症状均迅速减轻或消失,无间歇性跛行,肌力、感觉明显恢复或全部恢复,36例病人达优秀;只有1例病人存在患肢皮肤麻木症状末消失;3例病人部分疼痛症状残存。结论:腰椎是盘手术病人应严格选择适应症,行全椎板切除,有利于术野的暴露及术中操作。术中应常规行侧隐窝及神经根管探查,有狭窄者应充分减压,同时行神经根管松解,以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莫龙飞 《大众科技》2021,23(4):89-91
目的:明确小针刀疗法治疗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各30例,以小针刀疗法作为试验组治疗方法,以普通针刺疗法作为对照组治疗方法.测量两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变化情况及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并分析总结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疗程结束后,经统计,90.00%为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的总有效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小针刀疗法在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上确有较好效果,其具有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患者腰椎功能作用,值得临床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责任节段的定位方法及椎间孔镜下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收治的共32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49~77岁,平均58岁,所有病例均采用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定位责任节段,其中27例患者再据责任节段行椎间孔镜下治疗。术前、术后均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ale,VAS)评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选择神经根封闭术后有5例患者未再行椎间孔镜下治疗,其中有3例患者疼痛减轻不明显,暂不行微创手术;另外2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拒绝进一步手术。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感染、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观察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先选择神经根封闭术明确责任节段,再行椎间孔镜下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且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屈宝玉 《科技风》2012,(19):194
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腰间盘存在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为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是身体非常重要的部位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放射性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后可导致腰部胀痛,坐骨神经放射痛,下肢麻木胀痛,感觉减退、疼痛过敏,肌肉萎缩,患腿变细,行走困难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大小便功能障碍,下肢瘫痪,长期卧床不起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工作和劳动能力丧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评估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调治气血瘀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到广西灵山县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35例)与治疗组(37例)。两组均予以针刺配合推拿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干预时间为2周。随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JOA指数。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67%、76.67%(P<0.05)。两组VAS的评分均显示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多(P<0.05);两组JOA分数均升高,治疗组JOA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气血瘀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效果,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腰、腿疼痛以及感觉异常等症状,还能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该治疗方法值得做更深入的研究,在临床推广上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病变,易发于20—40岁之间,临床以腰椎4—5和腰5骶1间盘最易突出。本科从1995年4月—2003年3月,采用侧卧点揉配合活血行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方法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51例,男性78例,女性73例,年龄28—61岁,平均44岁。本组131例有外伤史,20例均有反复发作或持续性腰痛并伴有腿痛。单侧下肢疼痛者102例,双侧下肢疼痛者49例,臀中肌压迫试验( )者,单侧102例,双侧49侧,()背伸肌力减弱者131例,屈颈试验( )者29例,直腿抬高试验( )者138…  相似文献   

7.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是一种常见的骨科脊柱疾病。多是由于受驱体重力影响以及腰椎反复过伸,因此增加腰椎峡部应力而发生疲劳骨折,使椎体滑脱,致脊柱处于失稳状态。对于非手术治疗3月以上无明显疗效或有神经压迫症状采取手术治疗,使被压迫的神经得到减压松解,并纠正滑脱恢复脊柱稳定。以往传统的单纯植骨融合并辅以内固定的各种植骨融合术的治疗峡部裂性腰椎Ⅰ-Ⅱ°滑脱后,容易出现腰椎活动度减少或丧失以及加快临近椎体节段退行性变等并发症。然而非椎间融合术在使椎弓峡部骨性愈合的基础上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脊柱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8.
专利广场     
主要用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锥体滑及腰椎骨质增生症,对于治疗胸腰段锥体压缩骨折后出现的综合症状也有效。技术特点:1、不间断的脉冲牵引力。一紧一松的脉冲牵引力通过韧带的张力和纤维环内负压的力迫使突出的髓核还纳。2、循序渐进的牵引力,在脉冲牵引的同时通过增大拉距而逐渐增加牵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将防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中益气汤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疗程均为1个月,随诊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补中益气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脊手法联合背俞穴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口服布洛芬片治疗,观察组予正脊手法联合背俞穴针刺治疗,疗程均为7天.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3个月复发率、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Owestry评分、JOA评分及ADL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及Owestry评分均较治疗前的降低,而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及Owestry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的JOA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的升高,但观察组治疗后的JOA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脊手法联合背俞穴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功能障碍,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杨高杰  苏之盟 《大众科技》2014,(11):151-153
腰椎失稳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主要包括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ISS)和退变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DSS)两种类型,后者又被称为非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此类患者通过手术治疗,能够恢复椎间高度和腰椎生理前凸、重建脊柱的力学稳定,从而达到临床治愈或缓解,是获得临床远期疗效的关键。王岩[1]认为脊柱融合术具有防止内植物失败和维持长期疗效等优点,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脊柱疾患的金标准。文章旨在总结腰椎失稳症手术治疗有关文献,探讨各种术式的利弊,为临床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讲述该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入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患者予温针灸治疗干预,对照组患者予保守治疗,经过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为60.0%,经统计检验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优于其他保守治疗手段,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在护理方面以防止烫伤为主,积极开展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将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腰椎管减压手术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常用术式,但如何解决手术减压后早期出现的脊神经根性疼痛,目前国内外治疗腰椎管减压术后出现的根性疼痛主要依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术后静脉内滴注甘露醇、地塞米松及腰椎管减压术中在减压节段神经根鞘膜内注射曲安奈德用于治疗术后出现的根性疼痛;现将两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术后出现的神经根性疼痛的疗效、安全性的对比作出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上的疗效。方法:将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成两组,传统组42例,采用开窗式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微创组42例,用Quadrant微创系统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比较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对术后患者的腰痛情况进行VAS评分。结果:微创组的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小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VAS评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uadrant微创治疗与传统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均有较好疗效,微创手术比传统手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郭淑英 《今日科苑》2006,(6):I0025-I002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骨外科疾病,也是腰腿疼的常见原因,多由遭受风寒,受力不当损伤,椎间盘退变等原因所致。临床以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不适麻木为主要表现,少数表现二便功能障碍、鞍区感觉异常。临床分型:过去分单侧型(椎间盘向一侧外或后外侧突出,后者多见)和中央型(整个椎间盘向后突出,此较型少);目前最新分法分4型,1膨隆型、2突出型、3 脱垂游离型、4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笔者从2003年9月到2006 年5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 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针刀对比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为今后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5月广西柳州市鹿寨县中医医院骨科门诊收治的跟痛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其中实验组采用小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对比术后1、6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实验组显效率83.3%,对照组显效率66.7%,术后6个月(远期疗效)实验组显效率73.3%,对照组总显效率56.6%。两组治疗显效率(术后1、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整体疼痛VAS评分术前分别为6.70±1.16,6.65±1.22;术后1个月分别为0.97±0.73,1.32±0.85;术后6个月分别为1.63±0.88,2.33±1.12。两组治疗后1、6整体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治疗跟痛症临床疗效显著、持久,能显著改善患者足跟疼痛和肢体功能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壮医经筋推拿组和常规推拿组各50例,分别施以壮医经筋推拿和常规推拿治疗,隔日1次,每次30min,共21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患者下腰痛评分(JOA)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基线齐同,治疗后,两组JOA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后壮医经筋推拿组JOA优于常规推拿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枢经推拿组为90%,也明显高于常规推拿组的76%,(P0.05)。结论:壮医经筋推拿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要优于常规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身痛逐瘀汤加减与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数据库等。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篇文献、774位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的软件为Cochrane协作网免费提供的Revman5.2专用软件。结果:提示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好。结论:纳入资料Meta-分析后,同等基础条件下,治疗组中加入身痛逐瘀汤加减,对照组中加入单一或多种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组可以显著提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腰椎滑脱多因椎弓峡部裂、小关节发育异常、椎间盘的病变等原因引起。它能引起顽固性的腰痛,马尾及神经的刺激、压迫症状,下肢的肌萎缩,给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我们自1996年至今采用Steffee、RF、AF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病人41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手术治疗的41例病人,男21例,女20例。年龄35—56岁,平均49岁。L4-5滑脱19例。L5S1滑脱22例。住院时间2—3周,术后卧床时间3—5周,本组病人均有腰痛、下肢神经放射痛等症状,日常活动受限,摄X线片示:腰椎滑脱Ⅰ°—Ⅲ°度不等。2、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长节段内固术与短节段内固定术之间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的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综合骨科住院并进行手术治疗的80名资料完整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段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平均15.5个月),以及对两手术组的术中时间、手术前后、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最后一次随访矫形丢失度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所观察的80名患者均得到随访且无受试者死亡或者失联,其中长节段内固定有38名患者,短节段内固定有42名患者。但有1例出现断棒(长节段组),1例出现断钉、有6例出现螺钉松动及移位情况(短节段组)。术后立即透视及术后1周拍片检查显示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之间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再次对手术的80名患者逐一随访发现,长节段内固定与短节段内固定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矫正度丢失情况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后方入路短节段内固定与长节段内固定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方面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术中均能得到很好的复位及畸形矫正,但短节段组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容易出现矫正度丢失、螺钉松动或移位、椎体前缘高度(%)再次发生丢失以及Cobb角(°)再次增加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