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科技攻关在保证我国油气安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天然气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其勘探与开发作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科技部和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一直将油气地质理论、勘探开发方法及技术、地面工程应用等方面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列为国家科技攻关的重点内容,并在诸多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是面对我国人均资源的不足,为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还要下大力气,加强科技攻关,以为保证我国油气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1“九五”科技攻关在我国油气产业发展中取得的成果及“十五”攻关的思路“九五”期…  相似文献   

2.
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在页岩气开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已成为世界能源焦点。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大且地质条件优越,但勘探开发尚停留于初级阶段。本文重点论述了我国在页岩气开发领域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地质控制条件评价、战略选区、技术、环境、政策、合作等。页岩气的开发必将改变我国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和勘探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3.
中亚地区是距离中国最近、最安全的油气资源保障区,是中国重要的海外能源供应基地。当前中亚地区的油气年产量约为2.29亿吨油当量,占世界油气年产量比重为3.02%,其中天然气主要集中在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石油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年对外供给潜力约为1.2亿吨油当量。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贸易伙伴。然而,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油气贸易合作面临着大国博弈、内部政治环境不稳定、国际能源合作制度碎片化、国际能源投资政策缺乏可持续性等一系列的潜在风险。未来,中国应加快推动建立务实高效的多元能源合作机制,优化能源合作的主体结构,加强能源勘探开发和深加工的技术贸易,加快推进能源就地加工转化,并修订现有的双边投资协定,以确保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与贸易安全。  相似文献   

4.
在油气勘查的常规钻探和地震方法成本日益上涨的今天,人们认识到,采用多种非常规方法的综合勘探是发展油气事业的需要,也是油气勘查技术本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世界油气资源格局与中国的战略对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建安 《资源科学》2008,30(3):322-329
本文以世界和中国油气资源赋存、分布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世界和中国油气资源开发与供需的基本态势和变化趋势。总结了中国利用世界油气资源的背景和基本格局。提出中国的战略选择时策:以和平和协商为主要方式平衡世界能源输出、消费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关系,全面加强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工作,坚持油气资源利用多元化和来源多元化的原则,全面参与油气资源输出国家和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坚定不移的建立和实施油气资源战略储备.强化利用世界油气资源运输的保障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开放式创新理论,结合中国油气资源企业的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开放式创新过程进行了探索性的案例研究.从外部环境、内部资源和商业模式三个维度阐述了苏里格气田开放式创新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开放式创新是一种适应以苏里格气田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深水油气资源全球储量丰富,已成为世界油气资源的重点勘探领域。相对于西方国家在深水油气领域的"开发热",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还刚刚起步。我国南海深水油气资源丰富,但由于缺少深部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油气地质评价,地球物理普查仅限于南海北部地区,而且勘探开采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科技问题。本文对深水油气勘探领域的主要科技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国围绕油气资源和通道竞争的日益激烈,世界油气地缘竞争也逐渐呈现出海陆角逐均势发展、供求关系多元化和油气合作区域化的新趋势.文章分析了中国石油供应安全面临的主要地缘政治风险.提出中国在拓展海外油气供应渠道的过程中,应把握"有限扩张"原则,在全球的能源竞争格局和区域能源竞合大势中"避风就势.联合抗衡".这些策略将有助于中国在世界油气地缘封锁中成功突围和实现油气供应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内的油气资源严重不足和原油进口量的逐年增加,使国内面临严重的油气安全问题.因此,开发海外油气资源,实现油气进口多元化,将是今后我国石油公司的战略重点.基于国际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与国内相比,具有综合性风险高、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应用蒙特卡罗模型进行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量化勘探风险,指出对我国石油公司乃至其他外国石油公司从事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质勘查工作是重要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近年来,随着经济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刚性需求持续增加,如何快勘探、勘探好成为新时期地质勘探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1.
美国页岩油开发使其从原油进口国一跃成为净出口国。实践表明,从寻找圈闭到源储一体的页岩油富集带(即“甜点”)的勘探思路转变和以水平井分段压裂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是美国页岩油规模开发的关键因素。对比北美海相页岩油,中国陆相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但禀赋条件较差,前期勘探开发经验表明陆相页岩油的适应性技术急需攻关。经过石油行业及相关科研院所的持续攻关,目前中国页岩油开发利用已实现了“点”和“线”的突破,正在向“面”的突破努力。一旦实现规模效益开发,中国的页岩油革命就将改变中国能源格局。文章在国内和国际页岩油发展趋势研究,以及中美两国页岩油地质工程特征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页岩油开发利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勇 《科技管理研究》2016,(18):103-109
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形成页岩油研究的国家/地区、机构、学科及共引文献知识图谱,揭示页岩油的研究力量、学科属性、研究热点及研究演进历程。研究表明,页岩油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美国在页岩油研究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工程学领域和能源与燃料学是开展页岩油研究的主要学科阵地。油页岩热解是该领域持续性研究热点,围绕干馏技术、干馏因素分析、加氢催化热解等主题开展了相关研究。随着技术的进步,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等新技术分析油页岩的分子组成、油页岩微观孔隙以及蕴藏其中的非常规可采油气成为研究新热点。  相似文献   

13.
世界新格局与中国新矿产资源战略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系统分析了未来全球经济政治和资源格局演变趋势,指出未来10年东西方经济地位将发生逆转,各方势力在亚洲的角逐将愈演愈烈;全球资源供需短期将供过于求,2020年后亚洲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凸显,并助推非洲在全球矿业地位进一步提升;美洲将藉由非常规油气大规模开发,成为全球能源新供应地,并对世界能源和地缘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将逐步降低;资源需求将出现分异:即煤炭、铁矿石、铜、铝等大宗矿产需求将逐步下降,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和稀土、铂族、铌钽、萤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持续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导致中国国内资源可持续供应能力堪忧,矿产资源总体对外依存度将维持高位。基于对未来全球经济政治和资源格局的研判,提出中国矿产资源战略应实现两大转变,一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由“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向“最大限度利用境外资源,合理保护国内资源”的战略转变;二是矿业“走出去”实现由单纯的获取或占有海外资源,向“经略全球资源”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14.
<正>只要人类继续繁衍生息,又需要通过能源来发展经济,那么针对能源的动态博弈就会持续下去。目前,美国经济的首要问题之一仍是如何保障充足的能源需求。2008年,美国关注的能源问题是全球的液化天然气市场,美国被视为几个液化天然气项目的主要目标市场。然而到2014年,非常规油气在美国的能源新格局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如果不出意外,预计到2020年,美国会成为  相似文献   

15.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给全球能源安全敲响警钟,深刻理解能源转型发展与能源安全的关系,探寻中国能源安全与“双碳”战略同步实现路径成为重大战略问题。文章基于对中国能源发展图景和“双碳”战略内涵的分析,明确提出:(1)能源安全是能源转型发展的基础,中国油气短缺形势长期存在,“双碳”目标与油气安全战略并行不悖。(2)中国的油气安全需在两个层次谋篇布局,近中远全程做好部署——做稳做好传统油气勘探领域发展,宜坚持“海陆并举、常非并重,稳油增气”目标;积极开拓新油气资源领域,重点组织好陆相中低熟页岩油原位转化、富油煤热转化利用与煤炭地下气化等“三个革命”,为在传统油气领域“稳油增气”基础上实现规模上产做好准备。(3)“双碳”战略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革命,化石能源的退出必须以能源安全为前提,要把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大利用、柔性智能电网建设、储能基础设施建设与能源利用效率提升5件大事同步抓实抓好,在保证能源安全无虞基础上,依靠技术进步,通过多途径实现“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16.
海洋是国家战略必争领域,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海洋观测探测技术是认识海洋的基本手段,是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权益维护的重要基础。文章回顾了全球和我国海洋观测探测计划和观测网络取得的重要进展,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观测探测技术体系构建的实践,并对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展望。构建自立自强的海洋科学观测探测技术体系,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问题“双引擎”;强化科技攻关,瞄准最紧急、最紧迫的关键问题持续发力;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7.
杨洋  董锁成  李泽红 《资源科学》2018,40(2):237-249
中俄能源合作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是意义重大的地缘战略合作。自1996年中俄能源合作拉开序幕以来,虽几经波折,但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且随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规划实施,中俄能源合作迎来新机遇。基于此,本文回顾了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进展,从供求关系、能源政策、国际劳动地域分工、比较优势、区域发展政策、国际地缘环境变迁等角度全面分析了中俄能源合作的内在契合因素和外部推动因素,指出中俄利益诉求的内在契合性是中俄开展能源合作的决定性因素,外部推动因素则加速了中俄能源合作的进程。虽目前中俄能源合作态势良好,但仍面临合作体制机制欠缺、国际地缘环境变迁等诸多挑战,在国际地缘环境日益复杂的新时期,中俄应增强互信,深化中俄能源的地缘战略合作;抓住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政策契机,拓宽合作模式与合作领域;制定中俄能源战略长期合作规划,完善中俄能源合作机制;兼顾周边地区,创建区域性能源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