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技术创新对其发展至关重要。从产业技术生态的视角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问题,即从技术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生态的培育,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把握产业技术发展的规律,从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推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塑造良好的产业技术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于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最优化,文章基于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通过对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企业问卷调研获得数据,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研究得出了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技术创新成果化和成果产业化两阶段的创新效率以及年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上海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四类产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达到了相对最优化,其余产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仍存在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因子分析法验证假设,结果表明政府干预、企业协同创新、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参与、产业内组织单元的互搏意愿、关键资源、运营管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有显著影响,其中政府干预、企业协同创新、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参与、产业内组织单元的互搏意愿为主要影响因素,中介机构介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可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关键要素管理与控制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具有战略性、关联性、成长性、创新性、风险性和导向性等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应充分体现这些特征,并遵循国家意志原则、市场需求原则、技术创新原则、产业关联原则、就业吸纳能力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应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明确自身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育政策,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利用专利数据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9个领域的技术创新现状,了解产业技术能力水平,把握产业创新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2010年前后进入技术创新活跃期,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优势,但在核心技术的储备上与技术强国还有一定差距.从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导向、基础科学研究、协同创新等方面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霍国庆  李捷  张古鹏 《科学学研究》2017,35(11):1623-1630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创新驱动的产业,通过系统分析,本文归纳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三个重要特征,即多维度创新不确定性、多种规模企业共生性、多类产业交叉融合性,进而抽象出了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策略与模式选择的两个重要变量,分别是技术需求的专用性/通用性以及创新源的内化/外化。通过两个变量的组合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四种模式,即外溢模式、联盟模式、供应模式和大规模定制模式,从目的、优势、核心、关键、风险、收益等六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四种模式的内涵,并以华为公司、佛山陶瓷产业技术联盟、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为例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本文所提出的技术创新模式对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实践和产业健康发展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共性技术自身特点,提出产业共性技术是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需求视角,以及课题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调研访谈,识别出四类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分别是"引领模式""定制模式""外溢模式""联盟模式",并对上述创新模式的应用前提、投资主体、理论依据、模式优势以及潜在风险等进行详述。  相似文献   

8.
以专利数量作为一个区域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分析了贵州省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所处地位。分析得出:贵州省技术创新能力和贵州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均处于落后水平;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贵州省在生物、节能环保和新材料等产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而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则刚刚起步。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内涵,在构建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和采用2000—2012年我国有关数据进行测量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工艺、产品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系统的协同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工艺、产品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的推动作用显著,而产业高端化对工艺、产品创新的促进作用尚未显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需要通过完善创新资源整合与激励机制等推动工艺、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10.
正本书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产业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按照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成7大章,每章分成9节,从政策扶持、市场前景、技术支撑、产业布局、研发机构调研、企业调研、产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等多个角度出发,考察了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基础与技术路线。本书从产业技术链角度深刻描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和技术链结构,利用科技文献、专利、标准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的风力发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内源性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高度战略化与产品低市场利基的矛盾等原因,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低端锁定的风险。本文以风电设备制造业为例,通过分析全球的竞争格局以及我国以引进技术支撑规模制造优势、通用零部件的生产优势与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依赖并存等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特征,得出距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准仍有不小差距。为避免低端锁定,本文提出关键共性技术的战略性攻关、赋予龙头企业创新责任与创新激励等六条风电设备制造业实现价值链攀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当前国内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互动的关键力量。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多领域技术的协同创新和多种产业的联动配合,有效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在特定区域内构建一个能支持持续创新活动的创新生态系统。安徽省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案例研究表明,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主要在于:一是以产业内的核心企业为主,构建创新技术链和产业链进行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二是通过企业边界开放,创造开放式创新机制以实现多主体协同创新。二者的最终目的在于构建支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选取全国521家战略性新兴企业作为样本,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耦合度模型。通过定量研究,实证厘清当前我国各省市科技金融结合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通过科技金融的发展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闫俊周  杨祎 《科研管理》2019,40(4):34-43
基于沪深A股29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BCC模型、超效率模型和回归模型对2013-2015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和投入产出改进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总效率、纯技术效率呈缓慢增长趋势,但整体水平较低,规模效率整体水平较高,但呈缓慢下降趋势;按产业分类来看,在供给侧创新总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产业呈上升趋势,生物、新能源汽车产业呈倒V型结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呈V型结构,各产业规模效率较高,但创新总效率差异较大;政府补贴、全时研发人员人数投入冗余率较高,当年专利授予数量、市场需求增长率产出不足率较高,政府补贴、研发投入强度、全时研发人员人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土是全球争夺的重要战略资源,稀土功能材料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应用前景广阔。然而,稀土产业附加值的高低取决于是否掌握核心技术。分析我国稀土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系统谋划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瞄准价值链高端、加快我国稀土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发展我国稀土产业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张冀新  王怡晖 《科学学研究》2019,37(8):1385-1393
以70个创新型产业集群为基础,运用三阶段DEA方法测度产业集群创新效率,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的行业差异。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技术效率调整前规模效率主导,调整后规模因素和技术因素共同主导,产业集群以规模报酬递增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前三位依次是:新能源产业(集群数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数19)、新材料产业(集群数9),而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数2)技术效率最低。依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联盟组织、人力资本环境变量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可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17.
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条件和培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环境、具有战略高度的产业规划、超前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可行的投入保障机制、掌握先进技术的核心企业和关键的产业链环节等因素,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关键条件;提出从引导资源聚集、制定产业规划、加大投入力度等方面培育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In order to continue on the path to convergence with advanced countries, emerging countries need to strengthen their research capabilities. Often they try to do thi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industri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contribute to the debate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policies aimed at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industries in emerging economies. The paper develops a three-phase model for product innovation with capital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to study the investment decisions of a manufacturer in an industry facing a volatile market demand for new inventions.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market structure, a firm's market power and the associated cost of adjustment. The paper draws out implications for emerging economies with regard to policies striving to develop strategic industries in sectors such as semiconductor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9.
郭磊  蔡虹  张越 《科学学研究》2016,34(9):1310-1318
当后发国家产业由追赶向领先转型时,会遇到知识获取来源的选择矛盾。本文从产业总体创新和战略创新两个维度,通过对国家间专利引文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考察中国电信产业转型期的知识来源特征演变。研究发现:中国电信产业接近创新前沿后,技术创新的知识来源随之复杂化,例如,对领先国家、本国及其他后发国家的技术知识采取了融合利用的方式。此外,不同维度的产业创新享有区别显著的知识来源构成。  相似文献   

20.
李进兵 《科学学研究》2016,34(9):1426-1431
当前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已呈现出明显的差异。通过对中国高铁和新能源汽车的案例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已处于不同的演化阶段,其演化并不存在着统一的进程,其原因在于同一产业的不同演化阶段以及不同产业之间,产业创新系统的序参量并不相同。为此,应根据具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定的系统演化阶段的序参量来制定指向性明确的产业政策以推动产业创新系统向更高层次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