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为了厘清加菲尔德的期刊自引率论断“专业期刊的自引率应在20%左右”中的自引率是自引证率还是自被引率,消除加菲尔德的期刊自引率论断的引用混乱现象。【方法】 分析了国内研究人员引用加菲尔德的期刊自引率论断的混乱现象,采用追溯法和直接法等文献检索方法来寻找原始文献,并直接和间接地考证了原始文献。【结果】在1975年的《期刊引证报告》的前言中找到了加菲尔德的期刊自引率论断的英文语句,经初步考证,认为加菲尔德的期刊自引率论断中所说的自引率应为自被引率。【结论】 在进行期刊自引率研究时,只能用期刊的自被引率与加菲尔德的期刊自引率论断相比较,由此得出的结论对期刊的编辑出版策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学术期刊自引率与自被引率指标进行改进和结合分析,了解新时期图情档领域期刊自引特征,为其他领域期刊自引分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设计两年自(被)引率、两年自(被)引比等指标,结合自引率与自被引率提出期刊四分类模型(独立型、普通型、开放型、权威型);运用文献计量法对2012—2021年图情档CSSCI来源期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2012—2021年,图情档领域发文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自(被)引率逐年增加,两年自(被)引率相对稳定。整体上,各期刊的两年自(被)引率要高于自(被)引率,两年自(被)引比较高。图书馆学期刊自(被)引率相对较低,情报学期刊自(被)引率较高,2种档案学期刊的自(被)引率最高。通过绘制期刊自引率与自被引率坐标图,可将期刊归为四大类。【结论】期刊两年自(被)引率、两年自(被)引比、四分类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能深入揭示期刊自引特征。大部分图情档领域期刊属于独立型和开放型两大类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有效地检测期刊过度自引,更好地遏制操纵影响因子的行为。【方法】以食品科技SCI来源期刊为例,运用SPSS作箱形图筛选出过度自引的期刊,采用理论分析与比较分析法,探讨了2年自被引率作为期刊过度自引检测指标所具有的优势。【结果】与自被引率相比,2年自被引率的离散程度更大,更利于识别过度自引,对过度自引更加敏感、反应速度更快,更利于在第一时间内检测到过度自引的期刊。【结论】2年自被引率可以作为一种更好的定量指标用于检测期刊过度自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期刊引证报告》(JCR)内的6门学科为基础,分析期刊影响因子相关自被引率(SCR-IF),为深入解析自被引率(SCR)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分别在SCI和SSCI中各选择相互独立的3门学科,充分考虑学科规模和影响力大小的差异性,计算各期刊的SCR、SCR-IF,以及非影响因子相关自被引率(SCR-NIF),对比分析不同JCR学科以及不同期刊分区中SCR-IF的分布特征。同时,对SCR-IF与期刊其他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列入研究的401种期刊中,SCR-IF大于0的期刊占93.77%;6门学科内,SCR-IF的平均值大于SCR的平均值,SCR的平均值大于SCR-NIF的平均值;Q1区和Q2区期刊的SCR-IF均小于Q3区和Q4区期刊的SCR-IF;SCR-IF与期刊其他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具有相关性,但是相关系数较小。【结论】 各学科期刊的SCR-IF均大于SCR和SCR-NIF;SCR-IF在影响力较高的期刊中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我国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相关自被引率(SCR-IF)的状况,进一步解读自引在影响因子中的作用,以利于我国办刊人掌握期刊的发展方向。【方法】 以2015年版SCI收录期刊为研究对象,计算中国和G7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有代表性的新兴国家(韩国、印度、俄罗斯)期刊自被引率(SCR),同时计算各刊的SCR-IF、非影响因子相关自被引率(SCR-NIF)及二者比值K,对各国期刊的SCR-IF、SCR-NIF、SCR、K值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各国期刊SCR-IF的均值均大于SCR-NIF和SCR,K的中位值为1.502~1.889;我国SCI收录期刊的SCR-IF、SCR-NIF均小于韩国和俄罗斯,但高于其他8个国家;我国SCI收录期刊中,SCR-IF为0的期刊占比为3.28%,小于各国均值6.21%;我国K>2.0的期刊占比为34.97%,小于各国均值37.19%。【结论】 SCR-IF较SCR更能准确反映期刊自引对影响因子的实际作用。我国SCI收录期刊SCR-IF相对较高,但仍有部分期刊的自引对影响因子没有任何作用,且我国SCI收录期刊的自引较少有人为操控。  相似文献   

6.
通过2006~2010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对我国2006~2010年48种外科学类期刊自引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6~2010年48种外科学类期刊自引率[用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分别为0.06(0.01 ~0.49),0.05(0.01 ~0.44),0.065(0.01 ~0.43),0.06(0.02 ~0.42),0.06(0.02 ~0.39),各年度自引率无显著性差异(x2=1.367,P=0.850).以自引率≥0.2为过度自引,2006~ 2010年过度自引的期刊分别为4种(8.3%)、4种(8.3%)5种(10.4%)、5种(10.4%)、5种(10.4%).2009、2010年影响因子排名前十名的期刊自引率明显高于其余38种期刊[0.11(0.04 ~0.40)vs.0.06(0.02~0.42),Z=-2.103,P =0.035;0.09(0.05 ~0.28) vs.0.06(0.02~0.39),Z=-2.254,P =0.012]. 2006、2007、2010年总被引频次排名前十名的期刊自引率均明显高于其余38种期刊[0.085(0.05~0.49) vs.0.065(0.01 ~ 0.29),Z=-2.206,P=0.027;0.07(0.05 ~0.44) vs.0.05(0.01 ~0.32),Z=-2.221,P=0.026;0.10(0.04 ~0.26) vs.0.06(0.02~0.39),Z=-2.052,P=0.040].2006~2010年48种外科学类期刊的自引率与影响因子呈正相关(r=0.547,P=0.000;r =0.562,P=0.000;r =0.510,P=0.000;r=0.458,P=0.001;r=0.489,P=0.000),自引率与总被引频次呈正相关(r=0.524,P=0.000;r =0.562,P=0.000;r =0.399,P=0.005;r =0.357,P=0.013;r=0.335,P=0.020).由此得出结论,2006~2010年48种外科学类期刊自引率参差不齐,差别较大,少数期刊存在过度自引现象;2006~2010年48种外科学类期刊自引率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科技期刊的高自引率及其不合理自引的甄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7年、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公布的主要学术计量指标,统计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的自引情况.结果表明,与国外科技期刊相比,我国科技期刊的自引率相对偏高,且高影响因子和高总被引频次期刊(前20位)的自引率明显高于我国科技期刊的平均值;大学科的平均自引率相对较小,而小学科的平均自引率相对较高.影响因子的过度使用,人为因素导致了期刊的不合理自引,笔者在论证和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甄别不合理自引的量化标准:当某个成熟期刊的自引率大于20%,且自引率增加或减小,影响因子就随之增加或减小,那么该种期刊就非常可能存在不合理自引的现象.并对CJCR 2007年影响因子排名前20位的期刊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有35%(7/20)期刊符合上述情况,即可能存在不合理自引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神经病学核心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统计19种神经病学核心期刊2012年的零被引率,并与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直线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零被引率与引用半衰期呈正相关,与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呈负相关,而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复合5年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被引半衰期、学科影响指标与零被引率无相关性。【结论】 零被引率与引用半衰期、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相关,可通过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论文的创新性及学术性来降低零被引论文数量。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科技期刊的期刊自引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系统地对比分析了关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出版的2002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CR)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3年度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中期刊自引率,结果表明:①中国科技期刊的期刊自引率总体上明显高于国外期刊;②JCR和CJCR中各学科的平均期刊自引率与学科大小相关性均较差,各学科内部期刊的自引率变化范围普遍较大;③在JCR中,影响因子的计算中如果排除期刊自引,对学科内部期刊按影响因子排位的序次影响通常并不大;但对于CJCR来说,如果排除期刊自引来重新计算影响因子,则大多数期刊的影响因子排位均会发生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科技期刊国际化大环境下借鉴国际优秀期刊办刊经验,促进我国核科学技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方法】 使用2014《期刊引证报告》(JCR)和Web of Science,研究33种SCI核科学技术期刊的出版平台、出版周期和出版语言。分析了期刊影响因子(IF)、5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数、总自引率和统计年自引率、特征因子、论文影响力等指标。【结果】核科学技术期刊IF值、特征因子和论文影响力低。出版平台、出版文种、出版周期等期刊国际化显示度影响核科学技术期刊IF值,期刊定位、文献类型、稿源质量和自引率等也影响IF值。多文种期刊混刊论文有助提高其国际化显示度。【结论】中国核科学技术期刊需要融入世界知名出版平台,组约国际化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出版国际化专刊,落实国际化办刊措施,杜绝人为操控影响因子等。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在科技期刊国际化大环境下借鉴国际优秀期刊办刊经验,促进我国核科学技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方法】 使用2014《期刊引证报告》(JCR)和Web of Science,研究33种SCI核科学技术期刊的出版平台、出版周期和出版语言。分析了期刊影响因子(IF)、5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数、总自引率和统计年自引率、特征因子、论文影响力等指标。【结果】核科学技术期刊IF值、特征因子和论文影响力低。出版平台、出版文种、出版周期等期刊国际化显示度影响核科学技术期刊IF值,期刊定位、文献类型、稿源质量和自引率等也影响IF值。多文种期刊混刊论文有助提高其国际化显示度。【结论】中国核科学技术期刊需要融入世界知名出版平台,组约国际化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出版国际化专刊,落实国际化办刊措施,杜绝人为操控影响因子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我国S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相关自被引率(Self-Cited Rate in Correlation with Impact Factor,SCR-IF)的状况,为我国SSCI收录期刊今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我国和G7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以及新兴国家代表(韩国、印度、俄罗斯)的SSCI收录期刊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样本期刊的自被引率(Self-Cited Rate,SCR),同时计算SCR-IF、非影响因子相关自被引率(Self-Cited Rate Non-Correlation with Impact Factor,SCR-NIF),以及二者比值(K),对11个国家SSCI收录期刊的SCR-IF、SCR-NIF、SCR、K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1个国家SSCI收录期刊的SCR-IF均值均大于SCR-NIF均值和SCR均值,K的均值范围为1.358~3.040;我国SSCI收录期刊SCR-IF和SCR-NIF均低于法国、韩国、俄罗斯,SCR-IF还低于德国,SCR-NIF还低于意大利、印度,高于其他国家。我国SSCI收录期刊中,SCR-IF为0的期刊占比为9.09%,只高于美国、英国和俄罗斯,低于其他国家;我国SSCI收录期刊中,K>1.0且SCR-NIF>0.2的期刊占比为9.09%。【结论】 我国SSCI收录期刊的SCR不高,但是SCR-IF高于SCR,可能与我国被SSCI收录期刊数量较少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关键评价指标的相关关系,检验期刊零被引率作为期刊评价反向指标的科学性。【方法】以CSSCI为数据源,选择图书情报学科核心期刊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时间窗口分别为2-5年的期刊零被引率、期刊关键评价指标,借助于SPSS分析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关键评价指标(2年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和h指数)显著负相关,期刊自引对于期刊的引用突破并不构成重要影响。【结论】期刊零被引率可以作为一个反向指标,但需要考虑学科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SSCI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期刊为例,探讨不同引证时间窗口影响因子对期刊排序的影响。 【方法】 以2004—2014年历年均被SSCI收录的35种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期刊为研究对象,计算各刊2IF至10IF,结合被引高峰,得出学科最适引证时间窗口影响因子,并以此为基础对35种期刊排序,将各刊其余引证时间窗口影响因子期刊排序与之做Spearman 秩相关分析。 【结果】 35种期刊被引高峰到来的时间平均为6.25年,故7IF为最适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引证时间窗口影响因子期刊排序间具有较高一致性,2IF与7IF的相关系数为0.987,低于5IF与7IF的相关系数0.993。 【结论】 对于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期刊来说,不同引证时间窗口影响因子在期刊排序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预防医学类期刊引证指标与零被引论文率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查阅《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及中国知网,对31种预防医学类期刊的引证指标及其与零被引论文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期刊零被引率平均为49.16%;复合影响因子为0.451(0.070~1.354),复合即年指标为0.060(0.006~0.507),引用半衰期为5.7(3.3~7.4),被引半衰期为4.8(3.4~7.6),引用期刊数为492(145~1332),被引期刊数为490(106~1256),他引总引比为0.84(0.41~1.00),互引指数为1.17%(0.08~3.58)%。期刊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被引期刊数和零被引论文率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08,-0.382,-0.430,P值均<0.05), 引用半衰期和零被引率呈正相关(r=0.578,P<0.05);而被引半衰期、引用期刊数、他引总引比、互引指数与零被引论文率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254,-0.149,0.341,-0.167,P值均>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近十年撤销论文的引证特征,探究撤销行为对学术界的净化效果。【方法】分析撤销论文数量、被引频次等信息和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的相关性,撤销时滞与论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计算高被引撤销论文对IF的贡献率;评价撤销时滞对撤销前、后被引频次的影响。【结果】 76种期刊(撤销论文数量≥5篇)IF和撤销论文数量、总被引频次、撤销后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相关(均为P<0.05)。撤销时滞和撤销论文总被引频次相关(P=0.000)。随撤销时滞延长,撤销前被引频次逐渐增大。高被引撤销论文对期刊IF的贡献率为0.00%~2.00%。【结论】高IF期刊发表的、撤销时滞长的撤销论文对学术界的负影响较大;肯定期刊进行自我净化效果的同时,建议科研管理部门、期刊编辑和科研人员等加强对撤销论文及其不良影响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P指数在中国SCI期刊评价中的适用性,从而促进中国SCI期刊评价体系的完善。【方法】 以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SCI期刊在2014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的主要文献计量指标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P指数分别用于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中国SCI期刊评价的有效性,分析P指数与被JCR收录后的总被引次数(C)、影响因子(IF)、5年影响因子(IF5)、被JCR收录后的总载文量(N)和平均被引率(C/N)的关系,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将P指数和h指数对中国SCI期刊评价的适用性进行对比。【结果】 P指数与中国SCI期刊的总被引次数、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总载文量、平均被引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期刊的规模和影响力。P指数对同一学科SCI期刊比不同学科SCI期刊的评价更具优势。【结论】 P指数延续了h指数的优点,并具有更强的区分度,对优秀学术期刊的识别能力比较突出,使期刊评价更加科学,具有更加广泛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全面分析国际权威科技期刊非可被引文献(NCD)的引证特征以及其对影响因子(IF)的贡献。【方法】 选择2014年被SCI数据库收录的、IF较高且发文数量较大的10种国际权威科技期刊为研究对象,统计2年引证时间窗口下,各刊可被引文献(CD)数量、NCD数量、被引频次、自引等情况;分析NCD的被引和NCD对CD的施引情况;最后对不同类型NCD的引证效率以及其对IF的贡献进行研究。【结果】 10种国际权科技威期刊发文数量、被引频次、自引量百分比较高的NCD类型是社论、信稿、科技新闻,3种文献引证效率也较高;NCD的被引量和NCD对CD的引用量在IF被引量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最高达42.66%;NCD对IF的贡献率最高达32.83%。【结论】 NCD不仅可被引而且还对文献进行施引,社论、信稿、科技新闻对期刊被引频次和IF的贡献较高,NCD对IF的贡献率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期刊论文数量与期刊自引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期刊被引用频次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与此同时,期刊的自引问题也屡被提及。本文利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数据,从期刊论文量与期刊自引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并采用个案对照分析的方式,都发现了期刊引用量提高的同时,期刊自被引率也在提高,期刊论文数量的增加,期刊自被引率也在增长的特点。期刊自被引率过高的原因是多样的,特别是在核心期刊被高度关注,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得优质稿源,也是期刊自被引率较高的原因之一。但期刊被引频次作为期刊评价的一种指标,应杜绝期刊的人为自引行为,使期刊被引频次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7~2009年SCI数据库收录中、日、印、韩四国期刊自引情况的统计分析,了解我国SCI数据库收录期刊的自引现状及与日、印、韩3国的差别。本研究结果显示:四国SCI数据库收录期刊自引率以韩国最高,日本最低;与2007年相比,2008年四国自引率总体水平均有下降,而2009年除中国外,其余3国期刊自引率均比2008年有所提高。结果提示,中、日、印、韩四国过度自引期刊和零自引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都低于2009年SCI数据库收录的全部科技期刊的水平,期刊自引率过高或过低的期刊,其学术影响力都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