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对促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77例患者随机分配为治疗组(37例)及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严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肛门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的时间,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2天血清中胃动素(Motilin,MOT)含量.结果:对照组出现肛门排便排气及肠鸣音恢复的时间较治疗组显著延长(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中胃动素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第1天、第2天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胃动素含量显著提升(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可促进胰十二指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安全系数高,临床疗效较好,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上普遍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茴香联合姜黄、艾叶热敷对妇科开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6例择期进行开腹手术的妇科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后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茴香联合姜黄、艾叶热敷上腹部,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24h、48h发生腹胀的例数。结果: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24h、48h发生腹胀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行腹部手术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分别给予早期活动联合腹部热按摩、常规护理干预,比较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腹部手术患者早期活动及腹部热按摩护理,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收集行LC的110例患者,于手术前1天,术后24、48h行胃电图描记,观察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分组了解手术方式、急性炎症、肝脏明显病变、年龄、术前服用缓泻剂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显示,LC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较小;LC术后影响胃肠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是胆囊急性炎症和肝硬化;年龄及术前是否使用缓泻剂并不是影响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25)
目的:分析胃癌采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治疗效果,并观察对其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随机采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6例,时间介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按照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胃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并且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期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质保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占优(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采取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治疗,能够降低术中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优化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1,(28)
目的:探讨胆结石实施小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价值。方法:106例胆结石患者根据电脑产生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分别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手术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6、12h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观察组(3.77%)较对照组(18.87%)低(P0.05)。结论:相较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更高,具体体现在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重度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重度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n=58)进行常规护理,并于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n=58)则接受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相关指标,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术后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0 d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能够明显改善重度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气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实验方法:将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气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常规治疗,此基础上对照组加予结肠透析治疗,治疗组加予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以2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7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气虚型患者的治疗是有临床疗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比较小切口和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合并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观察组和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对照组,观察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恢复指标。结果观察纽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排气时间、流质饮食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能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且手术时间与常规切口手术相当,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自1935年Whipple首先应用二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癌,1941年采用一期手术治疗胰头癌以来,操作技术有很大改进。手术适应症逐渐扩大,不仅应用于壶腹周围和胰头癌,也应用于有严重并发症的慢性胰腺炎和胰十二指肠严重损伤。但是胃窦部和幽门切除仍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必要组成部分。胃切除后可产生倾倒综合症、吻合口溃疡、贫血等并发症,病人常因营养不能维持而体重下降。1978年Traverso和Longmire提出保留胃和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将十二指肠第一部和空肠作端侧吻合来完成消化道重建。以保存胃的贮存和消化功能,促进消化,预防倾倒综合症。近年来施行此术病例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1.
李彪  滕居赞  黄政 《大众科技》2017,19(11):78-79,108
目的:探讨中药跌打膏外敷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肿痛的影响。方法:选取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术后采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自制中药制剂跌打膏外敷于患肢腹股沟处、大腿内侧,而对照组则未行任何特殊处理,两组术后余治疗方法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48小时的引流量,术后第1、3、5、7天患肢大腿周径及术后第1、3、5、7天患肢静息疼痛VAS评分。结果:术后24、48小时治疗组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3、5天治疗组患肢大腿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肢大腿的肿胀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3、5天治疗组疼痛VA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7天两组的疼痛程度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跌打膏外敷能够安全有效的减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早期肿胀、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引流量,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技术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入选接受择期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对照组(30例)和快速康复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快速康复组采用新型围手术期处理方案,主要措施包括缩短患者术前禁食时间、术前口服含碳水化合物的液体、术前不常规灌肠、术中维持患者体温、控制补液量、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早期拔除引流管、下床活动和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等。结果:与传统对照组相比,FTS组术后住院时间及静脉输液时间明显缩短,治疗费用减少,术后肠道排气时间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技术治疗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加快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吻合器法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后正中切开挂线法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的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2年9月采用吻合器法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后正中切开挂线法治疗混合痔患者155例为治疗组;2004年10月~2008年9月采取常规PPH手术治疗混合痔患者15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55例中肛门狭窄者5例,出院后经6~12个月随访,狭窄情况明显好转,无需行肛门狭窄手术。对照组153例患者肛门狭窄者15例,经6-12个月随访,5例仍需辅助排便,2例行肛门狭窄手术。经统计软件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应用吻合器法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后正中切开挂线法治疗混合痔明显减少痔的复发率,且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腹腔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6年于我院入院治疗的的结肠癌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6例患者,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进行时间、术中患者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患者住院天数、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患者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间、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肠胃功能的恢复情况较好,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癌的治疗中,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患者在术后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相对传统开腹手术减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男性患者,28岁.因腹胀、腹痛、呕吐,停止排便、排气8h,来我卫生队就诊.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听诊肠鸣音亢进;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行X线片检查,常规采用腹部立位平片投照.X线表现为:中上腹部见充气扩大肠曲,右中、下腹见多个阶梯状小液气平面,双侧膈面光滑,膈下未见确切游离气体征象,双侧腹脂线消失.X线拟诊为:低位小肠梗阻并腹膜炎.转当地人民医院手术治疗,术后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继发腹膜炎,未段回肠梗阻.  相似文献   

16.
江平  李越  孙刚 《西藏科技》2003,29(12):45-46
目的:探讨痢特灵保留灌肠对急性菌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44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灌肠组,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灌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痢特灵保留灌肠。观察腹泻消失时间、大便常规转为正常时间、临床治愈时间。结论:灌肠组的腹泻消失时间、大便常规正常时间、临床治愈时间明显较常规治疗组缩短(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原地区剖宫产患者的指导意义。方法将40例院内计划剖宫产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宣教方法,实验组采用专门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头痛、肛门排气和泌乳量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在术后头痛、肛门排气和泌乳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对高原地区剖宫产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菝葜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3例。选择合适的月经的阶段,对照组给予西药抗炎+中药口服,治疗组给予西药抗炎+中药口服+中药菝葜汤灌肠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3-6个疗程。结果治疗组(西药抗炎+中药口服+中药菝葜汤灌肠组)有效率为98.05%,对照组(西药抗炎+中药口服组)有效率为86.2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治疗组19.42%,对照组29.1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痊愈时间18.54±3.43天,明显低于对照组24.32±4.26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拔契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手术治疗的效果,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临床上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将60例患者分别分成A组(传统组)和B组(快速康复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情况。结果两组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和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而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术后首次进食时间(h)、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h)、术后住院时间(天)、住院费用(元)方面的比较,两组比较(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手术治疗中,可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上的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结合西藏地区特点,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方法以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7月30日作为研究阶段,共纳入研究对象122例,均为近期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术后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排气时间无差异,P005,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12.88±3.42)h、住院时间(7.01±1.42)d与研究组首次下床时间(8.03±1.06)h、住院时间(3.55±1.09)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技能(18.69±0.85)、沟通能力(19.32±0.52)、护理质量(18.99±0.64)与研究组护理技能(13.64±1.11)、沟通能力(16.31±0.44、护理质量(13.15±1.09)差异显著,P0.05。结论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可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恢复,可考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