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前,世界发展愈来愈呈现出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尽管这种一体化发展趋势首先表现在经济领域,但从更深层次上来说,全球化的实质是交往关系的全球化。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视角出发,全球化问题即是主体之间的交往问题,由于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造成了利益分配不均衡、社会结构不合理。这就需要我们重建交往理性,通过确立言语的有效性基础、建构主体间性结构、改变生活世界使交往行为合理化,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全球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交往伦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空间的崛起 ,使交往伦理面临一种全新的境遇。与现实社区中建立在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往基础上的交往伦理不同 ,网络交往伦理是以身体不在场的匿名交往为基础的 ,因而具有道德主体不确定、伦理规范多元化、道德评价尺度相对化等特征。建构网络交往伦理的根本目的 ,在于引导网络交往迈向一种真正平等、民主、自由、兼容、共享、公正、和谐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人的成长环境至关重要,许多声称在某地发现行为古怪颇具动物习性的野人或兽孩已屡见不鲜,其中这些兽孩很难学会人类语言,尽管后期被人类收养,但他们仍保留着一些动物的本性,具备着某种动物的特异功能。对于兽孩,他们身上总是难以抹去人与动物的不了情,更加增添了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4.
游寰球 《金秋科苑》2011,(20):83-84
人的成长环境至关重要,许多声称在某地发现行为古怪颇具动物习性的野人或兽孩已屡见不鲜,其中这些兽孩很难学会人类语言,尽管后期被人类收养,但他们仍保留着一些动物的本性,具备着某种动物的"特异功能"。对于兽孩,他们身上总是难以抹去"人与动物的不了情",更加增添了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5.
柳隽宇  祝志国 《科教文汇》2010,(29):195-196
本文阐述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由传统的交往方式转向新的交往方式,预见两种交往方式将会长期共同存在和发展。指出大学生交往的特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出不同学段的特点,大学班级教育管理者掌握着这些交往方式和特点,便于指导大学生进行健康交往和有利于提高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水平。研究大学生交往方式和特点,为大学班级教育管理者提供理论指导和有效进行大学班级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本文试就这一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强调主体之间交往的合理性,主张在主体之间形成对话关系以此达到相互之间的理解与一致。研究生教育是开放性的教育,这一行为的主客体的特征,决定了研究生教育必须具有与其他阶段教育不同的发展模式,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中的主体对话机制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程序合理性,主体问的对话和交往参与者的自我反思与批判是构建交往理性的重要前提.哈贝马斯在改遗传统解释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批判的解释学,把交往理性建构在一种反思的意向性和交往主体对传统进行批判的反思之上,使之成为一种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开放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交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近年来网络虚拟交往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往模式,为人们提供了平等交往、广泛联络、自由活动的新平台,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交往领域,对人们的交往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但网络虚拟交往并不意味着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否定,恰恰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发展和补充。因为不管是现实当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是虚拟网络中的人际交往,交往主体都是社会的人,都离不开社会实践。网络交往就其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实践活动,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体现在其中,并未超越马克思所讲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  相似文献   

9.
在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评价的基础上,分析虚拟组织中网络交往的实现路径,并构建一个综合性理论模型,对网络交往、员工交往公平感和员工关系网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0.
帮助幼儿提高交往能力,一定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正视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尽可能多的多学会一些交往技能,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居住区居民交往行为的分析,阐述住区居民交往场所的特征,提出有利于住区居民交往的广场空间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交往是主体之间的自由自觉的交互活动,它与一定的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交往异化是指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作为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不得不进行的一种被迫的社会活动,私有制是造成交往异化的深层物质根源,现代社会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交往异化在当代社会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合理的主体交往结构、提供人的全面发展的空间来寻找扬弃交往异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余蓝 《中国科技信息》2005,(13):219-220
不同文化并存为中外学生交往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外学生交往从微观层面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碰撞与融合,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师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国际型大学必须将多元文化纳入到教育的视野,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全球意识,在对不同文化的深刻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增进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认同和弘扬,赋予学生一种文化意识、文化特征和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合作与交往能力成为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幼儿期是培养幼儿初步交往能力的重要时期。家庭"伙伴式"交往活动模式,不仅为幼儿拓宽了交往的空间、提供了交往的环境、创造了交往的机会,更为帮助幼儿提高交往的技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我的表达     
冯志华 《今日科苑》2007,(18):285-286
现代社会中的自我的迷失、自我的疏离的表象,使人产生了更多的困惑。通过自我的批判,层层剖析其中的缘由,提出了通过自我感知、自我认同、自我实现以及建基于交往理性之上的自我表达重新进行自我建构,重拾一个完整性的个体自我。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对幼儿音乐方面的培养就在于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到老师组织的活动中和自发地进行音乐活动,并且能够创造性的进行歌词和舞蹈动作的创作。音乐活动如何才能达到《纲要》中的要求,让幼儿做到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呢?这就要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培养交往能力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一个基本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欧洲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阿得勒认为,假使幼儿未曾学会合作之道,他必然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可见鼓励和帮助幼儿学会交往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生存竞争中,生存的动物个体不仅身体强健,而且可能在行为策略中胜过其他个体。人们常使用决策一词来描述动物的有意识的行为选择。自然选择会筛选优化的行为策略。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对动物行为的描述,目前行为生态学已经发展到如何理解、预测这些行为。从本世纪70年代后期起,人们从动物的不同行为的代价和获益来分析其行为策略,设计实验,在实验室内与野外开展动物行为生态研究。从采食行为的优化决策、资源竞争和风险决策,可以窥见当前行为生态学中决策问题研究的一斑。采食行为的优化决策  相似文献   

18.
孙临美 《科教文汇》2008,(18):44-45
本文通过对在园幼儿(3、4岁-6、7岁)采用情境故事法来获得幼儿与同伴交往所采用的不同策略,研究表明:不同阶段幼儿同伴交往策略呈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幼儿交往策略无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运用交换与协商等合适的交往策略的幼儿占多数:但教师与家长仍需重视指导那些常采用等待、回避、冲突等不当交往策略的幼儿。  相似文献   

19.
动物的攻击、防御、贮食和繁殖行为,大体上可以看作动物的个体行为。但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一些动物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行为,叫做集群。集群的好处是:既能提高进攻性也能加强防御能力,同时,彼此协作的精神也加强了动物们的谋生术,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将会看到一些动物是怎样组成联盟来提高生存能力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教育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强,在社会价值观念的渐进与演变,以及信息渠道丰富与扩展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表现出种种困惑和冲突。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呼吁人们回归生活世界,重视主体交往行为的合理性,其思想对于我们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