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男女双性化人格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甘肃省河东河西两地居民进行心理差异调查,结果发现:(1)甘肃省城乡居民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较低,总症状指数白银地区显著地大于其它7个地区,天水地区显著地大于酒泉地区;阳性症状痛苦水平白银地区显著地大于武威、定西、张掖、酒泉和平凉五个地区,天水地区显著地大于武威地区,定西地区显著地大于张掖地区;(2)八个地理区域在9个因子上的检验结果均达到显著;(3)八个地理区域居民社会支持在总分、客观支持分和主观支持分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存在显著差异;(4)八个地理区域除在女性化上的分布差异不显著外,在其它三种性别类型上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男女双性化人格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甘肃河东河西居民进行心理差异调查,结果发现:(1)城镇和农村居民心理健康9个因子上的检验结果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农村居民.(2)城镇和农村居民在女性化上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城镇女性化的比例显著地高于农村女性化的比例:(3)城乡居民社会支持在客观支持分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上无显著差异,但在总分和主观支持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导致这些结果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  相似文献   

3.
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又对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对甘肃城镇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作一分析。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甘肃省共有省辖市5座(兰州、天水、白银、金昌、嘉峪关),县级市7座(张掖、武威、酒泉、玉门、临夏、平凉、西峰)。  相似文献   

4.
甘肃河西河东市县区域男女居民人际信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目的:以甘肃省为例,探讨不同区域居民的人际信任状态。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甘肃省12个市域成人居民为调查对象,运用人际信任量表(TS)进行测量。结果:被调查者的各背景变量在人际信任的可预测性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但在性别与家庭来源这两个变量上存在交互作用(F=7.122,P〈0.01),男性农村居民在可预测性的平均得分上高于男性城市居民,女性城市居民在可预测性的平均得分上高于女性农村居民;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性别、家庭来源等变量上的可预测性、可依靠性和依赖性均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地区之间在可预测性、可依靠性和依赖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这种差异在各地区之间的表现各不相同。结论:区域文化变量是影响人际和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张灏 《科教文汇》2013,(12):189+191
目的:调查芦山震后1个月当地初中生焦虑状态在年龄和性别上的分布。方法:在四川芦山4·20地震后随机选取370名初中学生,采用状态———特制焦虑量表(STAI)中特质焦虑部分进行调查。结果:(1)芦山地区初中学生在震后出现较为明显的焦虑状况,初中学生总体焦虑得分平均数为43.65,标准差为7.66;(2)该地区初中学生焦虑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年级明显高于另两年级,初一年级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其余两年级;(3)性别维度焦虑水平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分析和识别石漠化的关键影响因子,有助于有效治理和恢复石漠化。以往研究对影响因子的空间局部差异关注较少,本文以黔桂喀斯特山地为研究区,选取自然及社会经济等12个影响因子,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在普通线性回归的基础上嵌入空间因素,分析石漠化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黔桂喀斯特山地的石漠化Moran’s I大于正态函数在99%显著水平,存在明显空间聚集现象;(2)GWR模型R~2(0.508)明显高于传统统计模型的R~2(0.156),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显著提高;(3)12个影响因子与石漠化关系呈现不同数值大小、正负效应和线性组合关系的空间分布差异;(4)人类活动叠加在喀斯特特殊的岩性、土壤和植被组合上,显著影响石漠化分布;同时,局部区域高强度人类活动导致石漠化的急剧变化。GWR模型可揭示石漠化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异规律和局部的关键影响因子,刻画多因子组合作用对石漠化的影响,有助于差别化的小流域石漠化治理。  相似文献   

7.
运用2001~2013年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进行测度,分别利用空间地理权重和空间经济权重下的空间杜宾计量模型(SDM),实证检验了我国科技金融能否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和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是否受其他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科技金融发展能够显著地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空间上的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对各省市区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受其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测算中国30个省市新旧动能转换水平的基础上,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对外贸易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效应、消费需求效应、人力资本效应以及环境负担效应对新旧动能转换产生影响。结果显示:(1)中国新旧动能转换水平逐年上升,且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2)对外贸易对中国新旧动能转换影响显著,消费需求效应、技术创新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这种影响程度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3)不同贸易方式对中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影响程度不同,一般贸易的促进作用大于加工贸易,高技术贸易的促进作用大于非高技术贸易。据此,提出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贸易竞争力、建立针对性的区域产业联动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藏亚东地区边界的历史演变及地缘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亚东地区是我国西藏自治区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与印度、不丹等国形成的"楔形"交界,自古即是重要的边防要地及贸易口岸。在印度于洞朗地区挑起争端的背景下,厘清亚东地区边界的历史沿革,并基于"地理限制"法则,分析其地缘战略地位,可为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保障边防安全,提供有益的决策支持。文章综合运用文字史料、历史地图和GIS手段,分析亚东地区边界演变及地缘战略。结果显示:(1)亚东地区边界经历了4个阶段的变化,与周边地缘格局密切相关,洞朗地区在法理上始终属于中国领土,印度应充分尊重《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八款》中的有关约定;(2)地理限制是导致亚东地区边界问题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可缓解边界纠纷压力;(3)突破"地理限制",强化亚东地区地缘政治影响力,是钳制中印边界缓冲国、掣肘西里古里走廊、制衡印度洋航线安全挑战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选择我国亚热带区域76个地区(不包括行政单元)的植物区系调查和研究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 (PCA)、TWINSPAN聚类和样带梯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亚热带区域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构成特征和 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各研究区域间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构成的相关性和空间分异特征;并分析了贯穿我国亚热带区域的东经108.5°~111.5°和北纬29°~31°两条样带的几种区系地理成分的分布梯度。结果表明:①15种区系地理成分可以归为热带成分、温带成分、干旱区成分和东亚中心成分4组;我国亚热带各地区区系地理成分中泛热带和北温带分布的比例最高;干旱区分布诸类比例极小;东亚中心成分的比例突出,特有性强;②样点的PCA排序明显反映了北、中、南亚热带在区系地理成分构成上的差异,但亚热带东西部的差异不明显;③样带分析清晰地反映了热带、温带成分之比的梯度格局;川东鄂西地区特有分布中心的地位和世界分布与特有成分相反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甘肃省2000-2010年GDP的增长率与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拉动率分析了城乡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探讨了具体的居民消费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并且消费支出类型也不完全相同.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教育消费已经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生活统计资料,比较分析了西部地区各省的教育消费水平,探讨了甘肃省教育消费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教育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何露  张永勋  闵庆文  赵贵根 《资源科学》2012,34(11):2026-2033
目前,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居民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各种生物质能源、化石燃料和二次能源电能等,这些能源在生产和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为缓解环境问题,近些年国家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三江源地区实施民用太阳能能源开发利用工程。民用太阳能的开发和普及受当地居民对太阳能资源的认知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个人问卷调查方法,揭示三江源移民安置居民对太阳能资源认知的现状,剖析影响居民太阳能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并评价居民对太阳能使用意愿。研究结果显示: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居民基本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有不同程度了解,但认知时间短、水平低;性别、受教育程度和信息渠道等因素对居民的太阳能认知水平影响极显著;安置区居民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整体上呈乐观态度,但经济成本和居民知识水平是影响太阳能开发利用推广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14.
姜春林 《情报科学》2003,21(3):324-327
基于CSSCI(1998年)提供的数据,考察了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甘肃省论文总量在全国处于劣势;省内优势学科不是必然的国内优势学科;省内弱势学科在全国可能是强势学科;学术期刊整体影响力较弱。提出了提高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总体研究水平和国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北京市居民消费碳足迹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董会娟  耿涌 《资源科学》2012,34(3):494-501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碳足迹越来越不容忽视。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居民消费碳足迹的基础上,以投入产出法为基础,深入研究了北京市2007年居民消费直接碳足迹和隐含碳足迹的特征。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碳足迹总量约7993万t,约为农村居民碳足迹总量1195.55万t的7倍。其中城镇居民碳足迹以隐含碳足迹为主,农村居民碳足迹以直接碳足迹为主。从居民消费隐含碳足迹构成来看,城镇居民以食品、交通和通信、文教娱乐用品和服务为主,分别为35.2%,14.1%和13.8%;农村居民主要以食品、居住、交通和通信为主,分别为32.4%,21.9%和12.3%。此外,居民消费隐含碳足迹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交通和通信碳足迹增加明显。最后针对北京市城乡居民消费碳足迹的特征,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低、贫困发生率高,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甘肃省民族地区保证社会稳定和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发展新农村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临夏县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出发,指出了制约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史舒悦  汪侠  海少琪  万清云  胡佳敏 《资源科学》2022,44(11):2341-2355
研究旅游发展水平对贫困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对于协调区域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南地区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基于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探究2010—2018年旅游发展水平对贫困县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研究期内,旅游发展水平提高能够显著缩小贫困县城乡收入差距,但其缩减作用存在单重门槛效应。随着旅游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正向影响会显著减弱。②在旅游发展早期阶段,旅游发展水平提高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收效应优于城镇居民,但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旅游发展水平提高对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收效应更加明显。③地方财政、地区教育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是调节西南地区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重要因素。在西南地区内部,各省(市)旅游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地区异质性。地方财政、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分别是影响重庆、云南、四川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主要因素,而四川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地方财政等多因素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