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经济形势十分严峻1999~2000年日本经济经过短暂复苏后,于2000年10月又转为下降,进入萧条局面。2001年4至6月和7至9月,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连续两个季度呈负增长。由于日本财政年度从每年4月1日开始,这意味着2001年度上半年日本经济形势进一步下滑。其后,美国“9·11”事件和日本发生的疯牛病问题更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日本政府预测2001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将为负1%,2002年度日本  相似文献   

2.
杜祥英 《预测》1989,(6):62-68
一、日本软科学研究机构概况1.发展简史日本软科学研究机构约有一半是近十余年间发展起来的。虽然在战前,(财团法人)三菱经济研究所和(财团法人)应用科学研究所已分别于1932年和1939年成立,但是一直到二次大战结束,日本全国仅约10个机构。经过战后复兴时期,特别是1965年后,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又被称为“日本智囊团的黄金时代”。企业对经济活动反应敏感,随着未来学的兴起、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以及社会向信息化的发展,人们开始把政策研究和对未来的预  相似文献   

3.
据联合国最近的一项人口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数为73亿到107亿;高位预测与低位预测之间相差34亿,中位方案则推计2050年世界人口为89亿。 到2045年至2050年,56个国家将实现人口负增长,包括所有的欧洲国家、日本和中国。到2050年将有18个国家人口超出1亿,除去美国、俄罗斯联邦和日本,其余都是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到1973年,日本经济有了惊人的成长,平均增长速度约为每年9%,但追溯历史,从19世纪末的明治维新到1940年左右,近半个世纪里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只有每年2%左右。二战前的日本发展速度如此缓慢,战后为什么会猛然加速呢?有人说是因为二战后美国支持了日本经济,也有人说是朝鲜战争让日本发了大财,还有人说是因为日本比较重视教育。但其实,一个很隐蔽的制度变迁,一定程度上成就  相似文献   

5.
<正> 日本经济正面临历史性的变革,日本的各大公司也随之受到管理改革的威胁。世界最大钢铁制造商新日本制铁也不例外。自1993年任新日本制铁总裁以来就致力于公司管理改革的今井敬说:“我们已到了如果再削减设备,就不得不放弃市场股份的地步。这说明我们到了减厂的极限,这就是为什么我感到毫无选择只能彻底重建企业管理的原因。换句话说,就是要进行财政和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6.
日本经济在80年代80年代后半期还蒸蒸日上,到90年代却陷入了长期的经济停滞,特别是1998年以来日本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对此,日本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紧急经济对策,从长远来看,这些对策对改变日本经济衰退的现状,将起重要作用,但难以在近期内见效。要解决当前的日本经济问题还必须动大手术,从源头上解除病根。  相似文献   

7.
<正> 科学技术在日本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立国战略创造了为世界瞩目的日本经济奇迹。然而1998年,日本经济陷入战后5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期。为了重新振兴经济,日本政府除采取“紧急经济对策”缓解当前燃眉之急外,主要是依靠推行“面向21世纪的先导性科学技术计划”,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相似文献   

8.
<正> 日本 尽管近来发生在日本的阪神地震,给日本的进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经济学家认为,这并不会给日本的经济带来很大的损伤,日本的经济依旧在复苏与发展。原来通过大阪和神户进出口的产品已转到其它的港口,如从韩国进口的钢材,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牛肉都已更换了进口港。由于地震,消费者的投资信心暂有不足,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国内一片萧条,资金和劳动力严重不足,成为一个极端贫困的国家。三十年后日本掘起,经济得到高速度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一跃而居世界第三位;日本国土占世界面积0.3%,人口占世界人口的3%,却掌握了世界经济实力的10%;人们称之为“日本的奇迹”。究竟日本成功的奥秘在哪里?是什么因素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专家简介:戴瀚程,2006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学位,2013至2016年于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1月起,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组建了能源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室。他一直围绕全球气候变化经济与政策分析、能源与环境经济学等领域,针对经济绿  相似文献   

11.
胡心蕙 《知识窗》2011,(4X):73-74
<正>自从2008年全世界爆发金融危机以来,我们就能不断地从电视、报纸上看到一个经济学术语——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个听起来颇为深奥的名词正主导着目前世界各国的经济货币政策。下面,笔者就来简要阐述一下关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一些知识。一、什么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诞生于2001年3月,背景是当时日本经济持续低迷,银行信贷急剧萎缩,日本面临长期通货紧缩的风险。为避免日本经济崩溃,当时  相似文献   

12.
<正>为促进经济再生,日本政府努力落实201 3年6月推出的《日本复兴战略》。该战略提出了"日本产业复兴计划"、"战略市场创造计划"以及"国际拓展战略",强调了制度改革和科学技术创新在日本经济再生中的关键作用,重申了要强化日本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作为科技创新总司令部的职能,推出了推动跨部门的战略性创新项目、设立国主卫生研究院等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石峰,1972年生,二级研究员,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山东省科学院引进的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2000年留学日本,师从日本环境系统学会前委员长、日本知名学者井村秀文教授,获日本名古屋大学环境学博士。现任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生态卷·产业生态学分支副主编,第6届国际产业生态学会亚太会议(ISIE-AP)主席,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生态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的边缘,企业大量倒闭。然而在短短的三十年中,日本的国民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美、苏。劳动生产率居世界第一位。1961—1970年国民总产值稳定增长11%,工业增长率1978年为8%,1979年为11.4%。每人平均收人由1955年的200美元,提高到现在的8000美元。日本从“乞讨要饭”的贫  相似文献   

15.
从1997年以来,日本经济围绕“是刺激景气还是厉行改革”问题,陷入了两难境地。1997年4月,当时的桥本内阁错误判断形势,在经济体质十分脆弱的背景下推行财政重建政策,招致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并陷入衰退,在1998年度出现了负增长。1998年7月上台的小渊内阁冻结财政改革,从“改革优先”路线转向“景气优先”路线,导致日本经济在1999~2000年出现缓慢恢复,但这种恢复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财政刺激打“强心针”换来的,整个经济体质依然脆弱,小渊病倒后,森喜郎内阁执政。一年来日本经济形势仍不见好转,特别是到了  相似文献   

16.
日本正在踌躇满志地描绘着到2000年他们国家的美妙图案;到那时,日本将拥有仅次于美国的世界性经济实力,而彼时的苏联,则仍旧处于工艺和技术欠发达的阶段,尽管金融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地位日益提高,但日本的制造业仍将保持其不衰的实力;东京亦将象纽约一样具有影响力,不仅如此,它还会比纽约具有更好的城市形象,从这一点看,东京将成为东方的巴黎。所有这一切听起来似平令人颇为满意,但要实现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日本人在如何创造他们那令人向往的未来这一问题上,难以取得一致的意见。从目前的一些有争议的  相似文献   

17.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政府在新近通过的新的科学技术政策大纲中决定把目前1年为2万亿日元的科学技术预算增加1倍。新大纲根据国际上提出的“日本应在基础研究领域多作贡献”的要求,对原来的大纲作了修改。新大纲决定了三项基本方针:第一,要解决地球环境等问题;第二,进一步增加基础研究成果等人类共同的知识财富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1998年日本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局面。继1997年度(1997年4月1日至1998年3月31日)出现战后以来幅度最大的负增长(-0.7%)之后。1998年第1、2、3、4季度的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3%、-0.8%、-0.7%、-0.7%,整个1998年度日本经济的负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上年度。1999年度能否摆脱负增长目前难下定论,多数预测在-0.5%至0.5%之间。  相似文献   

19.
一从八十年代起,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一是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一是全球性的经济调整与改革;它们分别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影响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以至于未来整个世界经济的面貌。对于今后十到十五年里科技革命的发展状况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我们有以下几个估计: 1.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处于研究、创新的关键阶段,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尚不会出现。无论是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还是日本的科技发展计划,或是欧洲的“尤里卡计划”,都把今后十年作为研究攻关的主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新兴技术会获得更猛的发展势头,在推  相似文献   

20.
到七十年代末的几十年里,发达国家基本上按照两种途径向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国家进行国际技术转让:第一种是一些较大的国家,如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根据各自的五年经济计划,通过谈判承包项目引进大型和中型工业项目,如化肥厂、核电站或汽车制造厂;第二种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