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风云人物     
《科学中国人》2004,(4):44-46
有“女性诺贝尔科学奖”之称的“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2004年度获奖名单最近在巴黎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暨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叶玉如教授荣膺“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亚太区得主。 据悉,这是继去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方华教授之后,中国女性第二次问  相似文献   

2.
交叉学科往往是学科新的生长点,有可能产生新的科学突破,为科学带来革命性的发展。交叉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大量跨学科的人才,而高水平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始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文章选取1901-2013年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师从诺贝尔奖得主为分组变量,从物理、化学和生理或医学三大学科内和跨学科角度对比分析师承效应的影响,凸显跨学科师承效应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纯的学科内师承效应相比,考虑跨学科师生关系的师承效应可更显著地促进未来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的成长和成才。  相似文献   

3.
徐飞  陈仕伟 《科学学研究》2012,30(7):976-982
 比较近十年(2001—2010)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后发现,中国杰出科学家正在走向年轻化,而诺贝尔奖获得者则呈现出年长的趋势。这一明显反差表明,杰出科学家的重要成果获得国际最高学术认可的时间在延长,追踪研究发现,杰出科学家的创造力高峰年龄也有后推的趋势。这就需要我们在杰出科学家,尤其是年轻杰出科学家的管理策略方面做出新的调整,以支持和保障他们进一步成长,攀登世界科学高峰。  相似文献   

4.
<正>谢毅,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3月获得2015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她是第四位获得这一殊荣的中国女科学家。该奖项由欧莱雅企业基金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颁发,有"女性诺贝尔科学奖"之称。现年48岁的谢毅,是中国两院最年轻的女院士,她凭借利用纳米固体化学原理应用于寻找新型能源材料,发现二维超薄半导体在提高光电、热电转换效率的潜力而获奖。她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科学奖是世界公认的和最具权威的最高荣誉奖,但是中国大陆的科学家至今还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教育与科学关系最为密切,通过研究外国著名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创新教育、实验教育和家庭教育对诺贝尔科学奖人才产生的重要作用,旨在加强我国人才教育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提供有益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世界公认的最高科学奖项。一个国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次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地位、实力和形象,也是一个国家科学成就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研究历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成长经历,可以为我国培养杰出科研人才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拥有一定数量的原创前沿科技成果是一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21世纪日本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数量出现“井喷”现象,本文对2010年之后日本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受政府资助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日本科技计划支持顶尖研究成果取得的特点,建议借鉴日本经验,制定长期合理目标引领发展、加强科技计划在部门之间的协同和衔接,强化基础研究系统部署、促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统筹布局与共享利用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中青年杰出科技人才的年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尚智丛 《科学学研究》2007,25(2):228-232
通过对227名中国科学院50岁以下杰出科技人才的统计分析,研究其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年龄特征,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自己培养的博士已成为杰出科技人才的主体部分。这一年龄特征与国际科技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一致,但是,在完成博士研究工作并进入职业科研活动方面,稍晚于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9.
采用非参数检验以及同期群分析对1978年起接受本科教育的院士群体师承效应量化测度.研究结果显示,院士群体的师承现象普遍,具有师承关系的比例达到35.62%;师承效应能够显著缩短未来当选院士进行知识积累的时间成本、做出重大创新成果的时间以及当选院士的时滞;师生关系步长每延长一代,未来当选院士的最高学位获得年龄、获奖年龄和当选院士年龄分别降低1.35岁、1.41岁和1.28岁.师从伟大导师对精英科学家的成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师承链系统是培养精英科学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科学奖是奖给世界上有原创性重大科学发现和发明的科学家的。绝大多数诺贝尔奖终身从事科学研究或科学教育事业,但是也有少数进入了企业界,其中有五位诺贝尔奖得主担任过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在今年5月举行的科技三会上,习总书记和李总理特别强调:在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科技创新需要科技人才。如何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这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国际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成长规律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就是人才随着年龄增长所表达出来的发展特征。国内外一些学者都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5):396-396
李灿院士荣获国际催化奖国际催化协会于7月16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13届国际催化大会上授予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国际催化奖,以表彰他为发展催化科学做出的重要贡献。由国际催化协会设立的“国际催化奖”主要奖励在国际催化领域取得杰出科学成就的45岁以下的科学家。李灿院士获此殊荣是我国催化领域科学家迄今在国际催化领域获得的最高奖励,也是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第一次获得此项奖励,表明我国催化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成就已开始受到国际催化界的认可和重视。2004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3位中国科学家获生物科学奖“2004全球…  相似文献   

13.
10月2日,2006年度诺贝尔奖评选活动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拉开帷幕。随后3天里陆续揭晓了200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得主。至此,诺奖的三项科学大奖尘埃落定,美国科学家包揽所有奖项。今年的诺奖展示了哪些最新科学成就,各奖项得主又有何感想,本报对本届诺贝尔科学奖进行了一个全面盘点。  相似文献   

14.
从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到2009年,诺贝尔各奖项获奖者已经有几百人,但其中大部分来自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如果不考虑文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只计算诺贝尔科学奖(物理、化学、医学)得主国籍,那么来自于第三世界的获得者几乎寥寥无几。这也许并不出人意料,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往往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中国科技届头一件大事,毫无疑问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并且是一位女科学家。我们在屠呦呦获奖后短短几周时间就推出了《呦呦有蒿一一屠呦呦与青蒿素》一书,从"523任务、青蒿素的前世今生;科研大协作以及诺奖等几个方而为读者详细解读这一中国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实我们早在2000年起就开始关注青蒿素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2003年2月27日,世界科学界将关注的目光锁定在一位中国女性科学家的身上。当她以一袭红色唐装从容登上领奖台时,全场为之热烈鼓掌。她就是"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获奖者李方华院士。 这项被誉为"女性诺贝尔科学奖"的奖项,每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一次,专门授予全世界范围内最杰出的科学女性。在众多参选的女性科学家中,李方华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中国人。 作为第一位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中国女性,在绚烂的"女性诺贝尔奖"光环的背后,是她五十年的寂寞耕耘:科研条件的局限、工作的压力、家庭的重负,在种种困难的限制下,她一路闯来。  相似文献   

17.
<正>12月17日,第二届"复旦—中植科学奖"颁奖典礼暨第三届"复旦科技创新论坛"在上海开幕。世界一流科学家齐聚一堂,论道全球科技前沿和创新趋势。2017"复旦—中植科学奖"获奖人、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基普·索恩(Kip Stephen Thorne)和巴里·巴里什(Barry Clark Barish)共同出席颁奖典礼并发表联合报告《LIGO与引力波的发现》。  相似文献   

18.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于1987年建立,1992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张东辉研究员,厦门大学郑兰荪院士担任本届学术委员会主任。现有固定人员76人,其中院士4人(张存浩院士、何国钟院士、沙国河院士、杨学明院士),研究员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8人,在站博士后20人,在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110人。各类人才包括:万人计划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3人,千人计划高层次外国专家项目1人,青年千人计划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8人,中国科学院引进杰出技术人才1人,中国科学院卓越青年科学家1人,卢嘉锡青年人才4人。  相似文献   

19.
科技情报站     
正张弥曼获得2018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3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今年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获奖名单。在这份名单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弥曼教授赫然在列,成为第六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女科学家。张弥曼1936年  相似文献   

20.
诺贝尔奖颁发至今已一个世纪,已有700多人因在科学前沿取得重大突破而获奖。虽然其中也包括6位美籍华人,但没有一个是中国籍的中国人。这不能不使每一个中国人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反思,诺贝尔科学奖的内涵是什么?中国科学家为何与诺贝尔奖无缘?中国科学家冲击诺贝尔奖的前景如何?虽然这些问题,作者很难论述全面、深刻,但我们应唤起获得诺贝尔奖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创造持续而又稳定的科学大环境,建立坚实的科学基础,提高全民的科学技术素质,实现中国人诺贝尔奖“零的突破”。一、百年诺贝尔科学奖的实质(一)诺贝尔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