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下,零售企业的商业逻辑由传统“货-场-人”向“人-货-场”转变,通过商业模式场景化实现人与货的精准匹配,催生出新零售模式。该文从商业模式场景化创新的新视角出发,基于服务主导逻辑、价值要素方法、价值共创等新理论,结合茑屋书店案例研究和扎根方法探索商业模式场景化创新过程及规律,归纳新零售企业场景型商业模式价值创造路径及演进机理。研究表明:通过用户数字画像,分析情感需求和待办事项,实现用户场景化;通过产品+产品、设计和场景,实现产品场景化;通过数据驱动和价值网络构建,实现运营场景化,改变用户“我知道、我喜欢、我互动、我购买、我推荐”等行为,影响关注意愿、互动意愿、购买意愿和推荐意愿,提升用户价值感知,创造场景价值倍增。  相似文献   

2.
面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系统性认识和行动方案、数字化手段欠缺等挑战,需要从理论层面探究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如何协同推进数字中国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本文基于对数据要素驱动创新发展和数据基础设施赋能行业数智化的本质特征分析,建构“数据-机制-使能”过程视角下数据基础设施赋能“双碳”的动态整合理论框架,系统论述碳中和数据银行的系统架构和这一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多维价值创造的多层次动态过程机制;同时指出该机制面临数据基础设施运行成本高、区域行业数智化和低碳化高质量发展协同难度大,以及“双碳”多线程、多路径目标实现阻力大等现实挑战,并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打通碳达峰碳中和数据融通壁垒、健全和完善新时代数据基础设施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孟雪  郝文强 《情报杂志》2023,(2):134-141+174
[研究目的]数字经济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极,建构面向数字经济发展的政府数据开放价值创造系统,并对其运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改善政府数据开放实践,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方法]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从创新要素、创新主体、创新机制与创新环境等维度建构面向数字经济发展的政府数据开放价值创造系统。[研究结论]在政府数据开放的过程中,数据供给者、数据开发者、数据消费者等多元创新主体,通过创新平台与数据流动进行协同合作,实现数据要素与资金、技术、人才要素的重新组合。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正成为助推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数字原生企业作为数字经济大陆上“土生土长”的新型商业形态,创业伊始就天然地基于数字逻辑设计其商业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数据价值,挑战传统企业价值创造范式。依据数字原生企业实践,运用案例研究方法系统探索了其数据价值激活过程。研究发现:数据价值积累阶段,数字原生企业通过数据引流和结构化存储,接入数据并解决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数据价值挖掘阶段,数字原生企业通过数据加工和价值洞察,完成对数据关联性可视化的呈现与溯源,明晰了数据预期可实现的价值类型;数据价值输出阶段,从数据融合到要素转化,数据最终实现了从非结构化的低价值数据要素向结构化的高价值数据资产的转变。本文构建了数字原生企业数据价值激活的过程模型,实现了对数字原生企业这种新型商业形态理论规律挖掘的新尝试与新探索。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转型彻底颠覆了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组织要素联结关系,但其驱动组织协同管理与创新的内在机理仍然不甚清晰。从资源编排理论视角出发,对人瑞集团2010—2021年从需求拉动型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到智能匹配型人力资源服务模式的数字化转型过程进行了全景展现。结果表明,数字时代的资源编排过程包括业务资源数据化、数据资源场景化、数据资源智能化三个阶段,数字技术的发展通过影响组织的资源编排过程,继而影响企业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同时,数字资源编排基础上的数字化转型还重构了人力资源服务的价值创造机制,包括价值感知机制、价值联结机制和价值共创机制,继而驱动形成“客户—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劳动者”多主体间协同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科技创新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然而,科技创新平台在应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提高价值创造能力的同时,其价值创造过程仍处于“黑箱”状态,严重制约其发展。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从“感知需求-获取机会-重构配置资源”三个阶段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价值创造过程的分析框架,对4类科技创新平台的价值创造过程进行研究,探究其中的作用因素和价值创造的路径。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平台价值实现的路径因平台属性的不同而异,且其价值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受多种微观因素的影响,通过提升多种微观基础,可实现平台的创新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乔晗  李卓伦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0):1444-1456
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实现数据要素价值转化、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文献研究和实践经验阐释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理论过程,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过程划分为市场化建设和价值化配置 2 个阶段。文章以理论为基础,应用追加中间投入的网络 DEA模型,测算 2019—2020 年我国 30 个省(区、市)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进一步,通过 Malmquist 指数分析,研究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发现:( 1) 2019— 2020 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价值化配置阶段效率较高,市场化建设阶段效率低于价值化配置阶段。因此,未来进一步提高公共数据开放水平、完善数据流通和交易基础设施仍是提高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的工作重点。( 2)研究期内,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明显,提高技术进步率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均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作用,且提高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对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创新正经历“低质低效”向“高质高效”转变的关键时期。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对中国式创新产生了颠覆式改变,成为加速中国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数字技术驱动的创新生态为基础,遵循“技术赋能-要素制约-路径实现”的演进思路,揭示数字技术赋能中国式创新的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文章的主要结论有:(1)界定了中国式创新的显著要素特征,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以本土市场为应用场景、制度创新为驱动力、完整产业基础为依托、区域要素联通为突破、用户价值为导向和快速决策为方式的数字技术赋能中国式创新机制;(2)剖析了中国式创新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包括基础研究人才不足、技术成果商业化困难、产业链和价值链不可持续等;(3)提出了以异质性、多层次需求为导向,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抓手,政产企等多元主体协同发力助推中国式创新提质升级的实现路径。本文对于中国式创新理论和实践以及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近年来推动数据要素参与到更多价值的创造和分配,得益于数字经济对科技创新产出的作用。基于此,对2009—2019年间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产出以及数字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数字化经济的发展是促进科技创新产出的重要支撑力,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推动经济社会形态下数字化经济的发展进程,有利于提升科技创新绩效,也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数据价值挖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12—2018年286个城市面板数据,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准自然实验,考察数字经济的经济效应评估问题。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数字经济的有效性主要通过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推动智能化发展、促进区域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机制实现。数字经济的促进效应主要通过技术进步驱动,集中于中西部城市、三四五线城市以及非资源型城市,且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数字经济的促进效应呈现“波动上行”特征。研究结果为深化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剖析农业产业数据价值链构件及其作用机制,发现数据作为农业的新生产要素与农业生产、销售、物流、监测相结合的数字活动形成数据价值链,数据使弱势的农业产业转向智能化、标准化、数字化,数据通过连接、汇集、再创造活动呈现大数据的网络效应、规模效应、学习反馈效应使农业产业及相关企业收益呈现规模报酬递增态势。产品、数据产品、产品数据成为企业新利润源泉,“产品”和“数据”的叠加优势以及数据汇集的平台优势、数据优势、信息优势构成企业的新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同质化竞争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最为显著的商业竞争难题,企业间由于结构趋同、业务区分度低、投入相似等原因陷入同质化竞争的“黑洞”,企业的价值增值能力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本文基于同质化竞争背景,将企业价值链分析与我国港口企业实际情境紧密结合,构建企业价值增值效率的多阶段网络DEA评价模型和面板Tobit测度模型,并利用我国上市港口企业2012—201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同质化竞争是导致企业价值增值效率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分阶段效率评价时显示同质化竞争仅对企业价值增值的某个阶段产生显著影响,如我国港口企业数据显示同质化竞争显著影响企业生产水平,进而间接影响最终的价值创造能力。进一步提炼同质化竞争情境下价值增值效率低下的关键因素,并据此提出企业提升价值增值效率的针对性策略,为同质化竞争情境下的企业重构价值链、提升价值增值能力等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劲  吴庆前 《科研管理》2019,40(8):12-19
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别已经逐渐地不再被视为是古今之别、旧新之别,而是类型之别。基于四个自信,深入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因素,对于探寻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对于帮助吸纳了更多东方智慧的第四代管理学的建立,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即从传统思维方式、传统理念与信仰、传统组织与制度、传统器物与科技等方面分析和发掘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因素和创新价值。在思维方式方面,中华传统思维方式引领着中国走向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创新,走向“开放式全面创新”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理念和信仰方面,中华传统的人性论和人格境界说,可以对当代西方的管理理论和领导力理论带来突破和升华;在组织与制度方面,中华传统制度模式深刻地塑造了今日中国企业独特的“家庭、军队、学校”三位一体的组织发展定位,以及“效率、创新、幸福”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在器物与科技方面,中华传统器物与科技对今日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乃至科技产业的发展都提供了许多创新要素。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必须明确界定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并揭示其可能的结构及系统功能。在辨析人力资源管理与技术应用互动研究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针对一般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存在的五大方面不足,给出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定义,提炼数字化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包括动态自助、虚拟场景、多元共创、前台思维与增值预测;基于知识创造模式理论,阐释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包括六大功能模块;最后从搭建标准的核心数据平台、全面人才管理信息化、系统全面整合优化和知识创造云运行4个阶段,进一步梳理出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构建步骤。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转型时期中国企业集团总部发展路径的分析,指出目前集团总部定位的现状和问题;在明确集团总部扮演角色和价值创造方式的基础上,系统探讨现有职能型总部结构对价值创造的阻碍,并提出一种新的构想--围绕"价值创造"的集团总部模式,以刺激总部将注意力放在更高的增值活动上来.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背景下,产业互联网平台需要实现机会循环,以适应动荡环境、实现持续发展。通过关键事件路径分析方法,本文对典型产业互联网平台基于活动相互依赖结构实现机会循环过程进行了探索。本文有如下发现。活动承载了产业互联网平台与产业企业间的交互。它们通过相互依赖形成“接触”“承接”和“校准”等基本组件,共同支撑机会发现、机会创造及其相互转化。“校准”维系了产业互联网平台机会发现和机会创造,成为两种机会开发类型转化的纽带。产业互联网平台与企业基于共同目标的持续“校准”,维系了机会的快速涌现,支撑了机会循环。研究结论揭示了产业互联网平台基于活动相互依赖结构支撑机会循环的过程规律,填补了现有机会对“非预设多主体”机会循环过程研究的缺口,为产业互联网平台在传统产业数字化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启发。  相似文献   

17.
选取四川天府新谷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科技企业孵化器内知识创造过程及其提供的增值服务对知识创造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Nonaka的SECI模型相比,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内部的知识创造过程多了一个知识创造的准备阶段,这与中国高语境文化背景有关;科技企业孵化器内提供的增值服务与知识创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管理支持类服务对知识创造过程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制造企业数据资产管理体系:要素范畴与逻辑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意义】数据是制造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核心资产,构建制造企业数据资产管理体系为企业数据全 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过程】梳理数据资产概念,提出企业数据资产化必要条件,分析制造企业数据 资产管理问题和瓶颈,构建多学科理论基础,解析数据资产管理体系要素,提出数据资产管理逻辑框架。【结果/结 论】该框架统筹制造企业数据资产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工具等关键要素,有助于突破制造企业数据资产管理 瓶颈,发挥数据要素禀赋,助力数据资产建设,实现数据资产保值与增值。【创新/局限】提出系统的制造企业数据资 产管理体系,厘清制造企业数据资产管理模糊地带,但文本研究方法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