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从产品现代设计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制造业企业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定义企业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能力为企业技术积累、新知识(或技术)获取、应用与价值实现的能力(数量、质量、效率等).制造业企业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研发积累、研发投入、研发产出与价值实现的活动过程中.基于此,提出了制造业企业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本评价体系相比较从经济和管理等视角出发的评价体系,较全面地考虑了技术层面的指标,评价结果从技术层面反映企业的发展潜力.基于本评价体系开发完成的企业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软件系统,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业务与基于Internet的远程评价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前,基于专利分析的技术竞争力研究,主要涉及企业、产业或者地区某单一层面,选取专利数量、专利质量和创新投入与产出等指标进行评价。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技术竞争力,本文在对已有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协同创新能力等全新指标,分别从宏观(地区)、中观(行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创新性地构建了注重潜力的独立评价体系,并综合这三个层面的独立评价体系形成了多维度、立体的技术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对技术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最后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群决策的运行效率,进一步改善群决策运行体系,需要对群决策系统的绩效进行有效评价.从知识管理视角出发,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方法)对企业群决策系统绩效进行评价,构建企业群决策绩效评价模型,确定企业群决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  相似文献   

4.
名牌战略对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获取经济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分析了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性和我国企业名牌战略的现状,研究表明,树立品牌理念、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技术支持、加强人才储备以及调整营销策略可作为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林冬晓 《科协论坛》2007,(6):108-109
本文从分析实施名牌战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入手,提出名牌战略的实施需要扶持与引导,进而探讨了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产业加快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高质量发展,从创新绩效影响因素角度出发,以15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的领先企业为样本,收集样本有关多元化数据,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赋能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是技术层面、数据层面和企业层面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核心影响因素可归结为技术支撑型、数据驱动型、组织变革型、服务生态型和营销整合型5种影响路径,可为不同类型企业增强人工智能赋能创新发展能力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对专利组合分析的理论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设计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专利指标评价体系,并对专利组合分析的3个层面的分析方法进行应用研究,即公司层面专利组合分析、技术层面专利组合分析和专利发明人的组合分析。通过实例研究证明专利组合分析是一个将技术与市场战略紧密结合进行战略决策的非常有价值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8.
名牌战略是促进企业腾飞的行之有效的战略。本文首先分析了实施名牌战略的必要性,然后分别从市场定位、人才、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人才是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根本,名牌所代表的高质量、高性能、高科技,归根到底是由人创造的,是雄才大略的企业家和勤劳敬业的员工共同创造出来的;而技术是实施名牌战略的保证,新颖的产品开发、出奇的产品构思和一流的产品设计是企业创立名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企业科技资源配置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从企业和行业层面对江苏省制造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江苏制造业企业总体配置水平较高,但不同行业的科技资源配置相差悬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重点发展行业科技资源配置相对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基于ISM的名牌战略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名牌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针对如何理清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系统工程中的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了名牌战略影响的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层次关系,从而找到影响名牌战略的表层原因、中层原因及深层原因,并对此原因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为当前名牌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是企业从事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协同创新的产物,是我国企业突破"俘获式"增长,实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战略性资产。以品牌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对驱动自主知识产权名牌生成的竞争力进行了解析;借助顾客价值理论构建了自主知识产权名牌生成机制的概念模型;并选择高科技名牌企业为调研样本,运用基于PLS的SEM法探究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的生成机制,并探讨了促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生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瑞辉 《大众科技》2012,14(4):179-182
我国家电品牌建设了20多年,最成功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海尔。海尔先建名牌再创品牌、先难后易的品牌战略成为众多企业争相模仿的对象。然而,海尔品牌管理成功的背后也难免存在诸多失误和不足,其中既有品牌延伸方向的错乱,也有品牌延续的危机,更有企业文化深层与品牌定位的矛盾等。如何进行更有效的品牌管理,使海尔走上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中国的家电百年品牌,对海尔自身和家电行业的纵深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是企业从事研发创新以及营销创新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创新的产物,是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的战略性资产.本文基于战略管理领域的“战略-行为-绩效”理论分析范式,并借助资源成长理论构建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生成机制的分析框架;进而以华为高科技名牌企业为例,探究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的生成机制,即战略导向选择机制和竞争绩效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4.
建立和完善中国企业品牌战略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玉宝  于蕾 《科技与管理》2002,4(3):10-11,14
在阐述品牌战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论述了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不仅有助于树立企业先进的市场观和管理观,而且可以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精神,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品牌战略这一当代企业战略和市场营销中极为重要的理论,正为中国企业所必需。  相似文献   

15.
刘书庆  向淋勇  段宝民 《科研管理》2007,28(2):131-138,130
借鉴战略管理和多目标决策理论,首先提出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模式评价与选择三阶段模型;其次,探讨了其转制模式定性初选思路;再次,在提出其转制模式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计出了选择模型中基于适用性评价的转制模式定量筛选方案;然后,在确定出其转制模式可行性和可接受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ELECTRE排序法,分别探讨了选择模型中基于可行性和可接受性评价的转制模式定量优选方案。论文结合某一开发类科研院所的实际,进行了转制模式选择实证研究,形成了其转制模式选择结果和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科学地揭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品牌价值提升的影响机理,本文运用131家上市公司著名品牌2010~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品牌价值的影响。本文研究指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可以通过影响利益相关者而直接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同时还可以借助边际报酬递增的作用削弱营销传播活动支出降低对品牌价值的不利影响。本文研究结果对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及实施品牌战略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蔡斌 《科技广场》2012,(6):178-182
本文阐述了实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品牌战略管理的意义,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打造电子银行优势品牌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推动电子银行品牌战略管理。  相似文献   

18.
甘肃工业产品知名品牌缺损及关键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的“工业强省”战略最终必将落实到微观的产品市场竞争战略,其实质是品牌战略。本文论述了品牌对推动企业经营,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研究了甘肃工业产品、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是品牌缺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甘肃工业品牌缺损的关键原因,为实现品牌战略提供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杨建礼  吕娟  曹稳 《大众科技》2011,(12):91-94
随着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和品牌整合的逐步深入,以名优烟为主导的品牌扩张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但在品牌扩张所涉及的“同质化”生产质量保证方面,如何使同一牌号卷烟在异地生产的情况下保持相同的内在品质将显得尤为重要。而数字化卷烟品牌维护技术可以针对卷烟品牌制定并实施一整套“同质化生产”质量保障体系,可以更好地促进行业名优品牌扩张与企业联合重组,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实力,有着非常现实和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品牌竞争力理论为指导,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界定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成长的内涵,构建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成长能力的概念模型;探寻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成长能力的影响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法遴选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成长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成长能力的内在结构关系,以利于企业科学地认知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成长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