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打开"黑箱"将技术转移系统内部结构解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价值创造前后联结的两个阶段,并采用两阶段DEA方法,首次对比分析以高校为主体的省市技术转移效率和以企业为主体的省市技术转移效率。结果表明,中国省际高校、企业整体技术转移效率偏低,技术创新阶段是制约总体技术转移效率提升的瓶颈,高校情况更为严峻;中国省际技术转移效率差距较大;针对比较发现,因地制宜提出适合不同主体提高技术转移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区域技术转移驱动因素理论框架,运用空间计量方法,采用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省际技术转移驱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省际技术转移更多地发生在"强–强"之间,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特征;省际技术转移受到市场需求、创新能力基础、科技资金筹集和相邻区域技术转移行为等主要因素的显著影响,表现出"市场导向"、"能力导向"与"竞争导向"等三个内在主导决定机制,同时还受到如知识产权保护等环境方面一定程度的影响;结果还暗示,省际之间技术转移行为可能存在由竞争、竞赛、模仿等引发的"横向策略互动"倾向。  相似文献   

3.
综合利用空间分布分析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来研究我国2008-2012年省际高校技术许可的省际分布现状及网络特征。研究发现自2008年以来我国省际高校技术转移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且省际分布呈现出了典型的分散化现象,并逐渐向跨区域技术转移联盟的区域合作化发展,此外除一些传统的全国高校技术中心外,地方高校的技术创新日益成为支撑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综合利用空间分布分析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来研究我国2008-2012年省际高校技术许可的省际分布现状及网络特征。研究发现自2008年以来我国省际高校技术转移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且省际分布呈现出了典型的分散化现象,并逐渐向跨区域技术转移联盟的区域合作化发展,此外除一些传统的全国高校技术中心外,地方高校的技术创新日益成为支撑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省际比较,本文选取东、中、西6个省(自治区)的创新型省份建设实践作为案例,分析其建设状况。结果表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存在较大差异的各省的建设目标、建设举措和保障条件存在较强的趋同性,而对政府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关注较少。基于创新扩散机制的视角,进一步研究认为,政府和部门的理性选择,服从机制、竞争机制、学习机制、惯性机制和共谋机制构成的"超稳定系统"和"路径依赖"的存在,是导致各省(自治区)建设行为趋同和目标偏差的潜在原因。  相似文献   

6.
选取技术交易中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许可两个维度,分析高校技术交易管理制度对科研人员研发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技术交易管理制度会影响高校科研人员的技术交易选择,短期来看,科研人员倾向于选择技术开发研发项目,而较少选择技术许可项目;长期来看,会激励科研人员"单兵作战"的技术开发研发行为的增多,降低高校进行"团体作战"的技术转让的数量,不利于高校开展技术许可活动。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技术空间溢出效应:1986-201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有文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农业技术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测算中国28个省1986-2010年农产品技术相似矩阵和农业技术溢出量的基础上,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农业技术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中国的农业生产存在空间相关性,这种空间相关性在农业技术相似省份间表现更为明显;省份间农业技术溢出对各省农业生产存在正效应,农业技术省际溢出系数约为0.25,大于各省人均农业科技投入存量系数(约0.12);对经过多维标度法聚类后的三类农业技术相似省份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省份间农业技术越相似,省际技术溢出效应越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打开“黑箱”将技术转移系统内部结构解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价值创造前后联结的两个阶段,并采用两阶段DEA方法,首次对比分析以高校为主体的省市技术转移效率和以企业为主体的省市技术转移效率。结果表明,中国省际高校、企业整体技术转移效率偏低,技术创新阶段是制约总体技术转移效率提升的瓶颈,高校情况更为严峻;中国省际技术转移效率差距较大;针对比较发现,因地制宜提出适合不同主体提高技术转移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技服务业集聚结构与功能,与区域创新需求和条件息息相关。运用HDI、区位熵、灰色关联度对我国2003—2018年31个省域科技服务业集聚规模、时空分布态势、结构特征、区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1)发达省域科技服务业集聚规模较大,省域间规模差距逐渐缩小;(2)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技术、科技推广和应用三类服务业态的专业化集聚分别呈增长-重心东移、降低-重心西移和增长-均匀化趋势;(3)当前各省域集聚结构存在三种形态、两种主要演变趋势和四条演化路径;(4)区位因素对科技服务业集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但不同服务业态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最后,从省域间服务业梯次联动发展、不同经济水平省域当前服务业发展任务、基于区位因素制定服务业发展政策、服务业重点发展业态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有助于把握我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区位影响因素,对于各省优化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与政策、改善科技服务业集聚结构和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5-2019年中国省域数据,运用EM模型对中国省际间人才流动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从影响因素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流动影响最大;时间维度,全国大多省份对人才吸引程度呈上升趋势;空间维度,不同地区对人才吸引度差异较大,其中东部地区对人才吸引度最强,西部次之,中部最低.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省际间人才合理流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创新相似性视角,分别构建了我国内地31个省域2011年在创新基础与环境、投入、产出、成果扩散四个维度的复杂网络模型,进而从四个维度考察了省域创新系统相似群体的特征与发展方向。结果表明:四个维度省域创新各自具有一定的同构性,且这一现象在创新链条上逐渐减弱;各维度内省域子群(类型)都能反映出一定程度的发展梯度性;其中,创新基础与环境、创新投入维度省域内部块模型结构较为紧密,社团特征显著,创新产出、创新成果扩散维度团体结构较为松散,但四维度各类型都存在明确的代表省域和发展标杆。  相似文献   

12.
在技术联盟网络特征和企业知识转移行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仿真方法模拟知识在技术联盟网络间转移行为,研究了企业学习能力差异性、网络结构对技术联盟网络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网络拓扑结构对知识在技术联盟网络间的转移产生影响;联盟网络越小、企业的邻接点越多,知识转移得越快;企业的学习能力越强,其学习门限越低,越有利于知识的快速转移.  相似文献   

13.
高校智库的本质是知识服务组织,它以知识资源为重要生产要素,以服务社会为首要目标。高校智库联盟是组织间实现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一带一路"的倡议为联盟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引导;一方面其强大政策咨询、社会服务功能为沿线国家实现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做出巨大贡献。"一带一路"高校智库联盟由主体成员、优势资源以及合作场域构成,其发展路径过程经历了探索-生成-演化3个阶段,这是联盟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出的不断自由更新、超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识别复杂产品RD网络中研发任务分解程度、成员企业间合作方式及企业间知识互补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构建复杂产品RD网络的形成模型。运用数值仿真方法揭示研发任务分解程度和企业间合作方式对复杂产品RD网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员企业获取互补知识的行为会推动整体研发网络呈现无标度特征。网络具有"链式"结构,其中倾向于团队合作的RD网络呈现出"环型-链式"结构,而倾向于技术外包的RD网络呈现出"星型-链式"结构。研发任务的分解程度越高,网络的"链式"结构规模越大。企业合作方式对任务分解程度和网络结构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2006-2017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首先利用熵权法,对各省区10年来的区域创新能力做了模糊综合评价,计算得出具体评价指数。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要素间的空间流动可能对这种影响形成干预,设计了计量模型,研究发现:(1)劳动力聚集、社会资本聚集、信息技术聚集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自然资源聚集程度越高,反而不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塑造。(2)以目标区域为轴心的劳动力、社会资本省际流动越活跃,则劳动力聚集和社会资本聚集对区域创新影响的正向效应越显著;以目标区域为轴心的信息技术省际流动越活跃,反而会抑制信息技术聚集对区域创新的正向影响;自然资源的省际流动干涉效应则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建设和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提升国家创新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8-2019年省际专利权转移转让数据,构建了中国省际技术转移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研究网络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内生演化机制。结果发现:(1)中国省际技术转移关系日益密切,技术转移体系日趋完善,但省份间的互惠性有待提高。(2)中国省际技术转移网络存在结构依赖效应,省份间的聚敛性、传递性以及闭合性特征明显,但省份间的积极性有待提高。(3)中国省际技术转移网络存在时间依赖效应,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并存。本研究推动了对省际技术转移的认识,对加快构建国内技术转移大循环新格局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1982-2005年中国省域资本流动差异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勇  李勇 《中国软科学》2006,(12):79-86
本文运用我国各省份1982-2005年的面板数据估计了度量资本流动程度的β系数。并结合β系数、储蓄率和投资率平均值之差、储蓄率和投资率相关性。探讨我国各省份资本流动的程度。研究发现:我国省际资本流动的程度大小与储蓄率和投资率平均值之差之间有较强的倒U型关系,β值较大的省份大多数是储蓄投资均差较小的省份,同时也是储蓄率和投资率的相关性较强的省份。反之则反是,各省资本流动表现出东部省份资本流动最强、西部省份次之、中部省份最弱的格局。从时序来看,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省份之间在1982-2005年闻的资本流动表现出逐渐减弱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省级经济普查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DSA),对中国大陆31个省域个体经济的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揭示出各省域个体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关联模式及其空间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我国个体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集聚效应显著,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域有明显的扩散-涓落效应,湖南、广东则存在明显的极化-回波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学术期刊地区覆盖面以及区域间论文出版关联特征,以促进学术期刊高质量建设及其与学术研究的良性互动.[方法]采用莫兰指数分析我国学术期刊空间格局,通过泰尔指数和计量方法分析 2021 年度核心论文产出数量与出版数量的区域差异及学科差异,利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我国核心论文产出省域-出版省域关联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区域关联和异地稿源数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我国学术期刊布局不均衡,少数省域拥有绝大多数学术期刊.学术期刊布局总体呈空间负相关,山西、河北为局部洼地,广东为局部高地.核心论文产出与出版存在一定的多中心态势,且后者更加不均衡,总体上华中和东北地区较均衡,华北地区内部差异最大.学科层面,医学类和工业技术类期刊的区域不均衡性最甚.核心论文产出与出版关联关系集中在少数省域,两个"双向溢出版块"内部省域聚类特征明显,"经纪人版块"省域学术产出能力尚可,需加强自身期刊建设.期刊内部属性、科研投入是影响区域学术期刊发展的主导因素,省域学术产出越多,其学术期刊发展越繁荣,但易出现地域倾向.影响因子具有协同作用,区域内高校研究人员、经济支持、合作机构越多,越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学术交流和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建设.[结论]我国学术期刊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均衡性比学术产出的不均衡性更严峻,而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科研投入、适当提高出版频率有利于区域学术期刊发展并促进学术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考察我国直辖市"双一流"高校的专利合作网络演化,为提升直辖市的科技创新合作效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城市创新综合竞争力,为技术创新主体选择技术合作伙伴、探究地区间、高校间知识流动提供经验、启示。本文运用合作强度Salton指数、专利引用、绝对合作频次等,以Patentics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为工具,获取直辖市"双一流"高校合作专利数据,构建高校间的专利合作矩阵,采用合作网络可视化分析,梳理直辖市"双一流"高校专利合作网络,揭示网络环境下高校科技创新和知识流动的特征及趋势,给出提升高校专利合作的建议。结果表明:直辖市"双一流"高校校际专利合作的强同城倾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是京沪两地的专利合作核心高校。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专利申请量居前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专利被引量居前,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为专利合作的核心高校,对知识流动影响深刻。不足之处在于专利只能部分反映高校间的技术创新合作,合作申请只是技术合作的一部分,还包括科技论文合作和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