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李文华  刘某承  闵庆文 《资源科学》2010,32(6):1015-102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在这一形势下,人类社会开始反思农业发展的政策、模式和技术,认识到农业的发展,不仅要提高产量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还要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物安全,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20世纪后期,中国生态学家和农学家共同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概念。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发展,中国生态农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总结了一系列适应中国国情的成功模式,开展了不同层面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与赞扬。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农业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缺乏市场化引导、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等。面对着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资源环境瓶颈,中国生态农业需要在产业循环、多功能化、高品质、产业化以及融合传统知识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多做努力。  相似文献   

2.
“三色农业”——未来农业发展的希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建中先生创建“三色农业”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前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兼职研究员,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包建中先生一生潜心农业科学研究,1995年,年逾花甲的包建中先生毕一生农业科研成果之精华,“厚积而薄发”,倾心尽力撰写成了《探讨中国农  相似文献   

3.
<正> 理论和实践证明,高新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知识型农业经济形成的主要源泉和动力,是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优先发展领域。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步伐,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必须紧紧围绕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效益和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的重大科技问题,按照“有所为、有所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农业生产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对当地百姓的生活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了解一些他国发挥农业文化遗产作用的方式方法,可对如何发挥我国各地农业文化遗产的作用,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业新技术     
锣鼓 《世界发明》2003,26(1):17-17
目前,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大致分为三类,即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现代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与应对策略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核心是信息服务,信息服务的重大需求是个性化、专业化与低成本、可持续。以农业为应用背景、农村为实施环境、农民为服务对象的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困难与瓶颈问题是:农业生产环境多变,信息要素难以大面积、低成本、快速准确地获取;农业生产过程分散,异质、异构、海量、分布式大数据处理技术缺失;农业生产主体复杂,需求千变万化主动扑捉困难。对此提出如下应对策略:集中我国优势力量突破农业传感器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封锁形成系列装置、装备与仪器仪表;加快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研究与农业应用,开发农业大数据库管理系统、农业大知识库管理系统等基础软件系统,实现数据处理的智能化;在国际数据资源描述标准框架下,建立我国农业信息资源描述标准、数据资源定价协议,实现数据资源建设的标准化、市场化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未来农业开发利用新趋向杨俊杰,董安民(武功农科中心协委会西北农业大学陕西712100)近年来,据国内外研究农业发展的专家、学者的预测和分析,世界未来农业开发利用的趋向是,采用高新技术,开拓新领域,独辟蹊径,走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化”、“智能化”、“集...  相似文献   

8.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意义重大。经过多年的努力,河南省许昌市构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是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新型服务主体发育不充分、基层政府公共服务机构功能弱化等,今后要从制度建设、基层农业服务机构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等多方面加强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9.
发展高科技农业与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风险的防范与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1.农业风险的含义及农业风险的防范农业风险,是指在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由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业竞争力带来的威胁和损害的可能性.农业风险除具备客观性、多变性、无形性等风险的一般特性外,还有其自身特点:( 1)自然性.  相似文献   

10.
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正龙 《软科学》1998,(4):32-34
一、引言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5月29日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社会的稳定,农业经济的繁荣,农民收入的增加支撑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因而,如何提高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对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能否持续...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农业科技面临艰巨的任务和严峻挑战。严峻的形势使我们认识到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而我国农业科技的根本出路在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战略目标及主要内容我国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巨变的、开放的系统工程。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要在深刻分析形势与任务的基础上,正确确立战略目标、主要任务,使  相似文献   

12.
蒋云鹏  朱霓 《科协论坛》2004,19(2):41-4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渐完善和科技、信息对农业生产贡献率的逐步提高,河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作为科协组织延伸到农村的“神经末稍”,近些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渐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3.
数字农业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技术可对中国传统农业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传统农业信息化、智能化保证农业持续生产能力并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数字农业发展实现过程中要直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业人口知识水平相对匮乏、数字农业相关人才缺口较大等困难。需大力加强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卫星遥感技术发展,积极进行农业模型实际生产验证,大胆进行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使用,提高对新型农业人才的培育和引导,让数字技术的巨大生产力在农业中得到体现,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4.
何运复 《内江科技》1994,15(1):14-17
九十年代,我国农业发展转向高产、优质、高效并重(简称三高农业),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制定三高农业种植模式的原则和依据 三高农业主要特点是:以高产为基础,优质为前提,高效为目标,保证粮、棉、油、蔗等大宗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达到农业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农业生产给地球施加不堪的重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实现"不招致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上接受的"农业,才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本文就21世纪的农业发展将会出现几种特色做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就我国当前建立现代农业、走农业循环经济之路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美国政府农业公共政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控制管理技能都属世界最先进之列,美国农业之所以成功,有其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的因素,但更与经历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农业相关产业的组织结构、有竞争力的生产方式、积极的公共政策密切相关。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但政府在对关键问题如农产品剩余、食品安全、支持与补贴等方面起着重要的管制作用。对美国的重点农业政策进行理性的研究,对于优化我国的三农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在两个大国间进行比较研究,从理论上讲是完全可行的,但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必须研究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对农业制度的多方位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状况的角度而言,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我国农业一直都在不断发展,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农业更是呈快速发展趋势。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中,主体是农产品协会,服务对象是农业,主要任务将放在农产品的质量上,力争提高其质量。另外,要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进而优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使其与农业产业化、农业社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我国的农业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9.
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连接市场,从而形成龙型经济格局是我国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实现形式。科研、教育、推广(产、学、研)三结合,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着人才和技术的支撑作用,科技进步是农业产业化取得实质性发展的主要保证,因此,农业龙头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建设,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本文拟对我省培育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几点思考意见。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及背景“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打破地域、行业、部门和所有制界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国内…  相似文献   

20.
<正> 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三者相互结合,就会优势互补,产生巨大的整体效应。三者结合,也是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对推进现代科学技术为农业现代化和发展农村经济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