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基于2008-2017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创新数据,从研发操纵视角,实证检验了加计扣除政策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加计扣除政策激励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而研发操纵抑制这种激励效果;(2)随着加计扣除政策2013年和2015年的两次修改,民营企业的研发操纵行为得到一定治理;(3)研发操纵在盈利、非家族、非高新技术及税收监管弱的民营企业中更显著。本研究不仅为税收政策引发的激励扭曲效应提供微观证据,还为完善加计扣除政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是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之一,有关"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税收激励效应的评价和分析对提高财税政策激励精准性及进一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价值。以2010—2016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创新性地运用熵权法从"减负"、"增效"和"促进研发"3个维度构建研发费加计扣除激励效应指数,通过构建逐步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税收激励效应。结果发现:"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具有显著的税收激励效应;不同行业、不同创新主体和不同规模的上市公司的税收激励效应具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建议应确保"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差异化,制定政策绩效评价制度,加大政策宣传及培训力度,提高政策激励的精准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加计扣除优惠对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通过二次项函数模型,研究发现:加计扣除优惠与研发支出费用化比例呈倒U型关系,其中企业关注重点从税收规避转向盈余管理,是加计扣除优惠对研发支出费用化比例的正向影响开始降低甚至可能为负的一个重要因素。进一步检验发现,加计扣除优惠与研发支出费用化比例的倒U型关系由管理者操纵所致,且这种操纵行为集中在内部代理成本更高、管理者权力更大的企业中。本文建议,政府应提高加计扣除优惠资格的审核质量和研发信息操纵的违规成本,同时可依据企业内部治理水平提供差别化的加计扣除优惠。  相似文献   

4.
探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文献较为缺乏,且忽视了企业内部因素。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创新绩效划分为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构建企业创业导向调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运用门限回归法探究不同创业导向区间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受惠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受惠强度对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导向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调节作用,且创业导向的调节作用存在门限效应;当创业导向处于较低区间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受惠强度的提高反而会降低创新质量;当创业导向处于较高区间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受惠强度对企业创新质量的激励效果最优;创业导向的调节效应存在行业异质性。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建议进一步提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并与鼓励创业导向的政策配套实施;根据不同的创业导向水平和不同行业制定差异化的优惠政策。本文从企业内在因素这一新视角探讨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效果,揭示了政策实施过程中企业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深层原因,并为提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精准性提供了...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RD投入的激励效果,并考察了激励效果是否与企业所处竞争环境、企业规模、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及行业特征等企业异质性因素有关。结果表明:(1)加计扣除政策起到了预期效果,整体上促进了上市公司研发投入;(2)加计扣除政策的激励效果与企业所处生命周期、企业行业特征及企业所处外部市场环境有关,对成熟期企业的激励效果最好,对高技术行业的企业激励效果不及低技术行业的企业明显,市场化程度越高,加计扣除政策激励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6.
选取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税收—会计”(以下简称“税会”)差异视角分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司价值效应;同时,立足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特性,探究无形资产摊销率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公司价值存在显著正向作用,缩小约束性税会差异和扩大激励性税会差异有助于深化政策的正向作用;从异质性来看,研发支出费用化公司更易受到加计扣除政策与税会差异的叠加影响,垄断竞争行业公司更易受到加计扣除政策与激励性税会差异的正向叠加影响;提高无形资产摊销率有助于公司价值提升,但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程度小于加计扣除强度,且较难受制于税会差异。为此,公司需基于研发支出是否费用化和是否处于垄断竞争行业这一特性实施差异化内部税会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包月红  赵芝俊 《科研管理》2019,40(12):163-171
摘要:专利保护和加计扣除政策是政府保护和激励私人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2005-2015年间77家农业上市公司公开数据,研究了专利保护和加计扣除政策对私人农业研发投入与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专利保护政策并未促进私人农业研发投入或者提高私人研发投入强度,而加计扣除政策则显著提高了私人的研发投入和研发投入强度。通过设置专利保护和加计扣除政策的交互项,发现专利保护的增强削弱了加计扣除政策的溢入效应。本文结论验证了已有的部分研究结论,建议进一步完善专利保护政策,加强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广度和强度,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RD费用操纵的角度,以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企业增加异常性RD费用进行真实盈余管理,表现出向上的RD操纵。进一步研究发现,当2018年RD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后,企业向上进行RD费用操纵的程度有所增加;区分异常性RD费用是否大于0的样本后,加计扣除政策的效果较为复杂,对于异常性RD费用大于0的企业,该政策加剧了其进行向上RD操纵行为,对于异常性RD费用小于0的企业,则抑制了其人为减少RD费用的程度,表现出积极的政策效果;除此之外,相比于高新技术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向上的RD操纵程度更强。本文的结论可以为政府完善RD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提供参考性意见,确保该政策真正激励企业的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9.
税收普惠政策的推行,扩大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优惠范围,企业可能出于不同动机获取加计扣除的税收抵减收益,从而导致不同动机驱动下的政策的激励效果出现较大差异。本文通过沪深两市2008-2014年2282个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能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经营效果;企业存在真实研发效率动机和机会主义动机;真实研发效率动机对经营效果有正向调节作用,虚假研发效率动机有弱负向调节作用,机会主义动机有强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以下简称"加计扣除")政策是迄今为止我国对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力度最大的税收政策措施。在对江苏创新型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建立Probit模型对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企业研发水平、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区域行政政策、政策宣传服务水平、政策申报成本、政府行政效率、政府支持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等10个因素对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具有影响。其中,企业研发水平是影响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最显著的正向影响因素;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分别是影响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重要的正向和负向因素;企业规模、企业性质、区域行政政策和政府行政效率是影响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较重要的正向因素;政府支持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对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负面的影响,政策之间没有形成合力;政策宣传服务水平和申报成本分别对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具有正面和负面影响。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冯泽  陈凯华  戴小勇 《科研管理》2019,40(10):73-86
现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活动影响的文献缺乏从整个创新链的全角度揭示税收优惠政策是否真正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探索。基于中关村科技型企业数据,本文选取税收优惠政策中典型的政策工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作为研究对象,有别于已有主要从“投入”视角关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引导作用的研究,从“投入-产出-收益”的创新链全视角,将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阶段与技术转化阶段,以揭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否真的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基于PSM-DID方法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投入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与强度;在产出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仅促进了研发产出规模的提升,而对于产出强度则无显著影响;在收益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收益规模与强度同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的发现肯定了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引导作用,以及其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思路为揭示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效果提供了新视角,研究发现为从创新链与企业创新能力的角度思考和改善政府研发税收优惠政策的管理和实施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8-2017年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创新数据,从“达标型”和“避税型”研发操纵这一新视角,研究了高新认定办法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高新认定激励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而两类研发操纵抑制了这种激励效应;达标型研发操纵集中在高新认定初审阶段,且高新开发区以外、销售收入较高的企业更显著;避税型研发操纵集中在高新认定复审阶段,且高新开发区以内、销售收入较低的企业更显著。本文为高新认定办法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企业股东和外部投资者的代理模型发现,企业税收激励降低了R&D投资的必要收益率或融资成本,有助于提高R&D投资和创新产出,研发加计扣除政策具有价值引导和共同激励的双重效应。针对在2007~2015年披露研发信息的上市公司数据,面板回归结果发现:我国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呈现下降趋势,R&D投资呈现上升趋势;企业税收激励对R&D投资的作用是有效力边界的,在低税率和高研发强度的区域激励效应显著,在高税率或低研发强度的区域影响效应较弱;企业税收激励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研发强度实现的。研究结论对厘清政策机制效应、促进企业R&D投资以及激发创新活力提供了理论与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减税降费等政策背景下,研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财税〔2015〕119号文件的颁布作为准实验,使用2008-201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施行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通过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而实现的;(3)这一政策效果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竞争程度以及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财税激励和研发投入交互作用下,企业创新绩效是否会受到影响。本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选取西部地区59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2014-2018年的面板数据,以此检验财税政策支持、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从所有制和行业视角分析,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都通过研发投入这一中介变量对制造业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但享受税收优惠的民营企业,其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存在挤出效应。深入考察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路径,发现:税收优惠与企业费用化研发投入交互作用更加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而财政补贴与资本化研发投入相融后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也存在积极影响。最终本文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进一步合理运用财税政策来优化研发投入的作用路径,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2015-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业110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探索政府补助与市场融资及其协同配合对企业研发创新影响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创新具有显著激励效应,市场融资并未显著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政府补助与市场融资协同配合能有效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创新。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处于不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阶段的企业,政府补助对中上游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大,而市场融资对下游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大,政府补助与市场融资协同配合对中上游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大。同时,相对于国有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政府补助与市场融资及其两者协同配合对非国有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大。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创新激励与政府干预理论,并为政府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精准设计创新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研发费用税前扣除优惠政策执行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优惠政策是当前我国重要的技术创新优惠政策之一,但统计数据显示该政策的执行效果不甚理想,本文认为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政策设计本身存在可享受减免的研发费用范围较窄、费用界定不明确、费用审核与监管无明确规定等问题;二是政策执行中各地税务机关税收任务压力、对政策理解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三是企业自身方面存在研发费用基础管理薄弱、内部机构沟通不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和研发费用财务核算规范接轨、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解决各地税源差异问题、企业建立科目-项目-部门三维会计核算体系、加强政策执行监管等改近与完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再进  方衍 《科研管理》2013,34(1):94-98
对企业研发费用实行税前加计扣除,是我国通过税收杠杆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优惠举措。本文结合最新调查情况,概括反映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现状,分析指出了研发领域受限、研发费归集难、研发项目认定管理不完善、企业享受面小、区域落实不平衡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希冀为推动该政策的深入落实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中国家族企业的科技创新数据,利用多项log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从研发投入和成果应用两阶段这一新视角,研究了家族管理权强度、所有权强度对企业科技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研发投入阶段,不同控制权强度抑制资本投入;在成果应用阶段,不同控制权强度促进成果应用效益;相对于所有权强度,家族管理权强度对企业科技创新影响更强。本文认为,政府应重点加强研发投入方面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