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晶致石墨矿碱酸法单因素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碱熔条件为Na OH/C质量比3.8g/10g、碱熔焙烧温度600℃、碱熔焙烧时间90min;酸浸条件为盐酸浓度8%、HCl/C用量比为20ml/5g、酸浸温度80℃、酸浸时间150min为最佳工艺。最后运用SEM、XRD、XPS等检测表明,固定碳含量从74.02%提升到90.43%。  相似文献   

2.
酸浸工艺处理氧化铜矿,分析了在不同的条件下对铜浸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40目、温度75℃、酸矿质量比1∶2、液固体积质量比4∶1、搅拌浸出5h的情况下,铜浸出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3.
氧化铅锌矿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浸工艺处理氧化铅锌矿,研究了各种因素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85℃、矿石粒度-20目、酸矿质量比1∶2、液固体积质量比5∶1、搅拌浸出4h条件下,铅浸出率可达75%以上,锌浸出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25)
以唐山某地废弃线路板为研究对象,采用氨浸工艺回收铜试验。经试验表明:该试样的浸出最优条件为:氨水浓度为3mol/L、氯化铵浓度为2mol/L、浸出时间为2h、浸出温度为25℃时,铜的浸出率为82.35%。  相似文献   

5.
每年我国产生的废弃锂离子电池数量持续增加,实现废弃锂离子电池中贵重金属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具有很大的价值。本研究用葡萄糖作为还原剂来促进钴酸锂的酸浸过程,研究了葡萄糖投加量、酸浓度、固液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pH等因素对钴的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几个因素对钴的回收率影响都较为明显,最佳实验条件如下:浸出温度为90℃,浸出时间为1 h,硫酸浓度为3 mol/L,液固比为250 mL/g,葡萄糖添加量为10 g。在此实验条件下钴的平均浸出率为98.68%。表明利用硫酸-葡萄糖体系进行酸浸效果显著,降低了反应成本。  相似文献   

6.
以稀硫酸为浸出剂,对含In0.6%的氧化铟烟尘,进行了浸出终酸、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浸出液固比以及氧气分压对铟浸出率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终酸浓度100克/升、温度为90℃、时间180min、液固比5:1、氧气分压0.1MPa、搅拌速度300r/min的条件下,铟浸出率为97%;在温度105℃处,铟浸出率出现拐点。  相似文献   

7.
阮桦  谢雪珍  叶有明 《大众科技》2012,(1):182-183,191
利用锡废渣合成锡酸钾,经浸出条件试验,得到最佳锡浸出条件为:10 mol/L盐酸,共浸出三次,每次浸出6h。锡酸钾合成最佳条件为:中和温度为20~25℃,中和PH为2.5,得到的α-锡酸用去离子水洗涤时,需调节洗涤混合液的PH为2.5。该工艺流程短,方法简单易行,产品直收率可达到97%以上,锡金属损失少,项目设备投入少,易于产业化。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粉煤灰吸附性能的基础上,对粉煤灰处理含铜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探讨了粉煤灰粒径、粉煤灰投加量、振荡时间、温度、pH值和含铜浓度等影响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处理含铜废水的适宜条件为:粉煤灰粒径为140目,投加量为2.0g,振荡时间为1.5h,温度为30℃,pH值为8,含铜浓度为10mg,L。在此条件t粉煤灰对铜有较高的去除率,可达到91.5%。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了加温搅拌浸出过程中各因素对黄钾铁矾渣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105℃、液固比10;2、6mol/LNH。C1溶液搅拌浸出2h条件下,Zn、Pb和Cd的浸出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王斌堂  汪君  赵建新 《科技风》2013,(11):114-115
为获得某铀矿的现场堆浸工业试验所需的前期试验参数,对该矿矿石进行了浸出条件试验和-2mm、-5mm、-10mm三种不同矿石粒级的柱浸出条件试验,考察矿石浸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柱浸试验矿石粒度对金属浸出率影响很大,矿石粒度越小,金属浸出率越高,渣计浸出率为86.3%~91.3%,浸出性能较好,理想的矿石粒度为-5mm。2)柱浸酸耗随矿石粒级的增大而减小,为8.7%~9.6%,耗酸中等,适合酸法浸出。3)柱浸试验理想的布液方式为:浸出初期,采用连续滴淋的布液方式,溶浸液采用较高酸度;中、后期,采用间歇滴淋布液方式,溶浸液采用较低酸度。该试验结果能为该矿床堆浸工业性试验有关技术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难选镍钼多金属矿进行了湿法工艺浸出试验研究。对纯碱用量、片碱用量、浸出液固比、浸出时间、浸出温度等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各个因素最佳条件:在碱性条件下、液固比为3∶1、温度90℃条件下浸出时间3h后,钼的浸出率达96%。  相似文献   

12.
以粉煤灰为主剂,采用酸浸后的铝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制备聚合氯化铝铁,以浊度去除率为检测指标,对絮凝剂制备过程中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铝铁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设计了单因素实验。初步研究合成聚合氯化铝铁的最佳优化条件,并将合成的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对黄河水样做絮凝实验,浊度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3.
权开兄  杨玲 《青海科技》2010,17(2):75-80
本文通过微生物浸铀这一新的浸矿方法的试验研究,从微生物学、湿法冶金两个角度对细菌浸出的影响因素和微生物浸矿机制作了初步探讨,对培养基、酸度、温度、氧气供给量、阴离子和阳离子浓度、矿石粒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氧化亚铁硫杆菌浸铀扩大试验,总结了浸铀机理,探讨了细菌浸铀与721铀矿石的关系,以及浸出时间、浸出剂中Fe3+浓度等因素对铀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微生物浸出(槽浸)可提高铀的浸出率、降低酸耗、缩短浸出时间,且工艺操作简单、经济效益好、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14.
灿烂弧菌M-1菌株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梯度法比较了培养时间、温度、盐度、初始pH值、菌液起始浓度等对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M-1菌株生长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对Zobell 2216 E培养基组分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M-1菌株产最大活菌数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48 h、温度32℃、盐度40、初始pH值8.0、菌液起始浓度为1×105 CFU/mL;最佳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7.5 g/L、酵母浸出膏1.5 g/L、CuSO4 0.075 mg/L、CaCl2 0.04 g/L。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中研究以红土镍尾矿和页岩为主要原料制备陶粒,通过对原料化学成分进行测试分析,研究原料配比及焙烧制度对陶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陶粒配比为:页岩50%,红土镍尾矿40%,外加剂5%,木屑5%,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焙烧制度为:预热温度400℃,预热时间20min;焙烧温度1140℃,焙烧时间15min。在此条件下烧制出的陶粒表观密度为686 kg/m3,筒压强度为5.2 MPa,1小时吸水率为5.1%。  相似文献   

16.
以“金观音”茶叶为研究对象,对浸泡过程中茶水浸出成分——茶多糖、茶氨酸、茶多酚、茶黄索和茶红素的浸出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观音”茶叶的最佳浸泡条件为温度80℃、料液比为1:25、浸泡时间4h,在此条件下,金观音茶叶中各成分的得率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选取某电解铜厂阳极泥进行脱铜处理,以硫酸溶液为介质,采用空气中的氧作为还原剂进行铜、砷浸出反应。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讨了鼓风时间、酸度、反应温度、液固比等因素对阳极泥中铜、砷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脱铜实验的最佳条件为鼓风时间5h、初始硫酸浓度180g/L、反应温度65℃,液固比3:1。在该条件下,脱铜实验渣率为61.49%,铜脱除率为85.13%、砷脱除率为52.36%、锑脱除率为1.63%,铋脱除率为7.12%,溶液中硒、金、银微量损失。  相似文献   

18.
对焙烧态镁铝水滑石吸附水溶液中溴离子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液p H值和吸附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计算得到了有关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焙烧态镁铝水滑石对溴离子的吸附基本符合二级反应速率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500℃焙烧态水滑石(n Mg/n Al=4)的饱和吸附量达119.05mg·g-1。  相似文献   

19.
运用浸取还原法,以"硫酸-双氧水"体系作为浸出液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回收。设计正交实验,进行因素水平优化以使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贵金属钴的提取浸出率达到最大。研究结果表明,钴离子浸出的最佳条件为:硫酸浓度为3 mol·L-1,双氧水浓度为1.6 mol·L-1,浸出温度为80℃,固液比为20 g·L-1,浸出时间为2h。此时,Co2+浸出率可达到99.9%。  相似文献   

20.
为利用赤铁矿、工业盐酸及硅酸钠为原料,制备聚硅酸氯化铁絮凝剂的方法并得出最佳条件,运用实验分析、文献分析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聚硅酸氯化铁混凝性能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聚硅酸氯化铁絮凝剂的性能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酸浸的温度、反应的时间、盐酸的浓度以及液固比均对铁的浸出有一定的影响,得到的最佳条件使铁的浸出率可达到94.58%;该方法制备的聚硅酸氯化铁絮凝剂pH适用范围较广,在整个中性和弱碱性范围内的处理效果较好;处理水的温度在10~30℃时,其效果较好;与市售的絮凝剂比较,在加药量相同的情况下,具有形成絮体速度较快,沉降速度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