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因其症状轻微,常易被人们忽略。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28例慢性胃炎进行临床分析。本组28例病例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均为藏族,发病年龄35岁~40岁,其中上腹痛11例,上腹胀、早饱9例,恶心、呕吐5例,嗳气3例,经控制饮食、制酸、抗幽门螺杆菌等治疗39.2%的患者症状明显缓解,42.8%的患者症状好转,25%的患者症状无缓解。  相似文献   

2.
1978年起,杭州市第三医院内科以中药传统泻药——番泻叶口服治疗2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获得疗效,现简介如下: 临床病例分析 200例住院患者均有黑便(大便潜血强阳性)或呕血者。男性127例,女性73例。年龄17~71岁。其中首次出血者103例,第2~5次出血者71例,出血6次以上者26例。经纤维胃镜或X线钡餐造影等检查,证实为胃溃疡26例,十二指肠溃疡74例,慢性胃炎34例,胃癌12例,复合溃疡10例,胃或十二指肠憩室9例,胃下垂5例,胃淋巴肉瘤1例,临床诊断为溃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的诊治方法,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腹症的原发病多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绞窄性肠梗阻、胃十二指肠穿孔、重症胰腺炎、创伤性结肠破裂、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等。手术治疗54例,手术治愈46例,手术治愈率85.2%(46/54),非手术治疗2例,均死亡。手术后死亡8例,本组共死亡10例,病死率为18.5%。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RDS、ARF、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外科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首先应抗休克治疗,待休克好转后,立即手术去除原发病灶,控制感染,早期防治MODS,是抢救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4.
上默特左社医院从1989年3月至1995年12月采用术前冲击南脉用灭简灵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共计1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综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0例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仅大的为69岁,最小为5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5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25例.切D麦氏切口110例,探查切口26例,均采用术前冲击为脉使用灭滴灵预防切口感染,切D感染仅1例,总感染军为0.9%,低于国内1.9%的报道.2给药途径和剂量本组病例,均在术前20分钟快速劳脉滴注灭满灵0.5克同时加用庆大霉素20万“,术后根据病情继续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35例ASAI-II级患儿术前给予阿托品0.01~0.02mg/Kg,诱导给予丙泊酚2~3mg/Kg,琥珀胆碱2mg/Kg,维持七氟醚3~4%,并予气管插管,术后麻醉清醒、拔管并送至病房。结果 35例先心病患儿分别是17例动脉导管未闭,10例房间隔缺损和8例室间隔缺损,患儿均成功完成介入封堵手术,手术时间30~45min,苏醒时间5~10min。患儿均在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所有患儿均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准备和术中呼吸循环监测是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麻醉成功的关键,七氟醚大部分以原形从肺呼出,诱导、苏醒作用均很迅速,且无体内蓄积,在高原地区小儿先心病介入手术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高原地区体外循环(CPB)下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1年11月在海拔3700m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患者45例,其中藏族19例,世居西藏地区的汉族26例。继发孔型房间隔(ASD)17例、室间隔缺损(VSD)22例、VSD合并ASD6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先天性三尖瓣穿孔1例、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26例。术前肺动脉平均压18-51mmHg,轻度肺动脉高压15例,中度肺动脉高压17例,严重肺动脉高压11例。均在浅低温中度血液稀释CPB下施行手术。结果:无早期死亡。除1全术前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3h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外,其他患者均未出现心、肺和神经等系统严重的并发症;术后6-15d痊愈出院。结论:高原地区施行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心内直视修补手术,术后应避免肺动脉高压危象和低氧血症的发生、积极纠下在酸中毒,可取得满意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男性患者,28岁.因腹胀、腹痛、呕吐,停止排便、排气8h,来我卫生队就诊.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听诊肠鸣音亢进;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行X线片检查,常规采用腹部立位平片投照.X线表现为:中上腹部见充气扩大肠曲,右中、下腹见多个阶梯状小液气平面,双侧膈面光滑,膈下未见确切游离气体征象,双侧腹脂线消失.X线拟诊为:低位小肠梗阻并腹膜炎.转当地人民医院手术治疗,术后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继发腹膜炎,未段回肠梗阻.  相似文献   

8.
美充耳氏息室是发生在小肠的先天性畸形,多数人可终生无症状,约25%的美克耳氏患室可发生临床症状和合并症。我院1978~1996年经手术证实54例,就其诊断治疗进行总结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男40例,女14例,年令10~55岁,平均27岁,其中因肠梗阻就诊25例(4.3%),穿孔20例(37%),急性炎症6例(1.1%),出血2例(3.7%),1例在胃切除时发现。想室部位距回盲部最近7cm,最远145cm,平均50cm,想室直径0.5~7.5cm,平均2.3cm,憩室长度3~20cm,平均5.5cm。本组54例全部行手术切除,单纯憩室切除35例,憩室埋入缝合10例,憩室颈部…  相似文献   

9.
闭合性腹部外伤57例围手术期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闭合性腹部外伤围手术期诊断治疗.方法 对57例闭合性腹部外伤围手术期诊断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实质性脏器外伤28例,占49.1%,空腔脏器外伤29例,占50.8%,创伤性/失血性休克39例,占68.4%,腹膜下血肿13例,占22.9%,合并颅脑、胸、腹部、骨折外伤24例,占42%;腹腔穿刺阳性率94.7%,膈下游离气体阳性率46.6%,B超检查阳性率75%;治愈50例,生存率87.7%,死亡率12.2%,死亡原因不可逆性休克和MSOF.结论 闭合性腹部损伤,伤情危重,伤情复杂.及早院前急救,院内及时诊断治疗,腹腔穿刺简单可靠具有重要意义,B超、X线检查有一定参考价值,有效扩容纠正休克同时争取及早手术,早期防止感染及MSOF,是提高生存率及减少并发症唯一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金雄伟 《科技通报》2001,17(5):81-83,85
总结18例脑干出血的临床资料,发现其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等,临床表面多样,但以意识障碍、颅神经症状、交叉性偏瘫或双侧瘫为主,CT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本组治疗显示死亡率55.5%,说明干出血死亡率高,根据临床表现尽早CT检查可提高存活率,手术穿刺引流值得探索,积极防治原发病及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可减少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