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994年施工的生产循环水池是浩良河水泥厂进行生产所必需的一部份,该水池长25米,宽22米,深6米,壁厚0.6米。壁上有32个预留套管,池底有两个深1米的坑。整个水池全用混凝土浇筑而成。水池砼为C_(20)密实防水砼,抗渗标号不得小于B_8,耐蚀系数不得于0.8。采用JJ_(91)硅质密实剂,方法为砼内掺水泥用量的15%,所用水泥标号不能低于425#,若用525#水泥仍采用425#水泥配比,配比为:水泥:砂:石=1:1.92:3.41(由试验室提供),每罐砼用水泥108kg,砂子207kg,石子368kg,用“检斤过称”法来保证抗渗砼配比的正确性,同时,每班不能小于一组试块。  相似文献   

2.
采用P·O42.5水泥,掺加高效减水剂和粉煤灰,配制大坍落度C60高强砼,28天强度保证不了试配强度的要求。因此采用P·O42.5水泥,掺入矿粉作掺和料,加入高效减水剂。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一步研究了水泥、矿粉、外加剂、砂、石等对C60高强砼的工作性和强度影响规律,优化和确定C60高强砼配合比。结果表明: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的C60高强砼配合比,经验证表明,该配比既具有优良的适应性,又能保证各项指标的要求。所以优选的配比具有合理性、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刘湛新 《科技通报》2012,28(4):111-113
磷渣是提取黄磷后的废弃物,在水泥工业的应用中显现出良好的前景。其一是可以作为原料掺入改善水泥熟料的质量;二是能够作为混合材生产磷渣硅酸盐水泥。本文通过控制不同磷渣掺量配比,形成15份不同试样试件,并观察研究不同试件的凝结时间及早期、后期抗压强度变化,对试验结果进行机理分析,以期对大规模生产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水泥化学外加剂的掺入配比对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依赖水灰比(W/B)获得工作性能,中高水灰比混凝土之所以有较高的强度,是因为使用了超硫酸盐水泥。超硫水泥在水化期间能够形成大量的钙矾石晶体,从而抵抗了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因此中高水灰比混凝土在工作性得到保证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强度。本研究内容是:(1)超硫水泥在不同配比下的标准稠度需水量、流动度、凝结时间。(2)使用不同配比超硫水泥的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含气量及抗压抗折强度实验。通过实验找出强度和工作性能良好的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6.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指采用窑外分解新工艺生产水泥的生产线。其生产以悬浮预热器和窑外分解技术为核心,采用新型原料、燃料均化和节能粉磨技术及装备,全线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实现水泥生产过程自动化和高效、优质、低耗、环保。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全国已投产1400余条,我公司参与建设施工已有20余年,其中本人参加了10余务线建设施工,对如何更高效更合理完成生产线施工建设有深刻的切身体会,仅谈以下几点抛砖引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在路面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强度高,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板体性能,并且成本低,便于施工。结合水稳混合料生产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准确的评定各项指标,有效的控制水泥稳定碎石的质量,从而充分发挥其长处。  相似文献   

8.
水泥生产是除化石能源以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中国是世界上水泥产量最大的国家,水泥生产的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2011年,中国水泥产量为20亿t占世界总产量的58.8%。中国水泥生产碳排放占世界水泥排放的比重增至60.6%,与此同时,水泥排放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也增至11.3%。当前,国际默认的水泥生产碳排放因子已不能满足中国碳排放核算的需求。加强中国水泥生产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研究,对科学、准确核算中国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梳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BCSD)水泥可持续发展自愿性协议(Cement 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CSI)即WBCSD/CSI和中国建筑材料研究总院(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CDMA)水泥生产碳排放因子核算边界、计算方法基础上,对上述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在辨析参数选择、不确定性差异的基础上揭示了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因子的影响因素,讨论了各种计算方法在中国的适应性,为未来中国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的选择及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生产是除化石能源以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中国是世界上水泥产量最大的国家,水泥生产的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2011年,中国水泥产量为20亿t占世界总产量的58.8%。中国水泥生产碳排放占世界水泥排放的比重增至60.6%,与此同时,水泥排放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也增至11.3%。当前,国际默认的水泥生产碳排放因子已不能满足中国碳排放核算的需求。加强中国水泥生产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研究,对科学、准确核算中国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梳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Climate Change,IPCC)、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BCSD)水泥可持续发展自愿性协议(Cement 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CSI)即WBCSD/CSI 和中国建筑材料研究总院(China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CDMA)水泥生产碳排放因子核算边界、计算方法基础上,对上述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在辨析参数选择、不确定性差异的基础上揭示了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因子的影响因素,讨论了各种计算方法在中国的适应性,为未来中国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的选择及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水泥生产的工序较为复杂,而且水泥生产工序之间是环环相扣密切相关的,每一个环节同其他环节之间都保持很强的关联性。水泥的质量关乎水泥生产企业的经济利益,关乎企业的未来发展,因此要对水泥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文章通过水泥生产企业在不同的水泥生产环节进行水泥质量控制的介绍,分析,归纳总结水泥生产中质量控制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有效的对水泥的质量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保证水泥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以实现水泥生产企业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用水泥稳定沙性土在非洲无石料地区应用比较广泛,施工工艺也比较成熟,但是,项目完成后水泥稳定土的裂缝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寿命。文章就水泥稳定土的裂缝控制问题从选料、配比研究再到现场施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指出施工必须使用好料源,严格遵守工艺要求,控制好每个细节,注重对水泥稳定土的保养,才能对裂缝控制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赵建安  郑宗强  曹植  姚建华 《资源科学》2016,38(9):1791-1800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水泥生产国,水泥生产碳排放量大。除因产能、产量规模差异形成省区间排放总量差异外,碳排放系数区域差异也影响着总排放量不同。本文以省区为单元,基于全国20个主要水泥生产省区的碳排放系数抽样调查基础数据,分析和比较了省区间水泥熟料工艺碳排放系数、熟料燃料碳排放系数、水泥工艺碳排放系数、水泥燃料碳排放系数及间接碳排放系数的空间差异,结合ArcGIS对各类碳排放系数的空间差异分布进行直观体现;并以生产线为对象分析省区间水泥生产碳排放系数存在空间差异的原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泥熟料工艺碳排放系数在总体上呈现由西部、中部省区向东部省区递减的态势,差异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省区间水泥用石灰石品质的不同,即生料中石灰石的CaO含量起到基本决定作用,替代材料用量及CaO比例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熟料燃料碳排放系数总体分布格局是东部沿海省区相对较低,中西部省区较高,差异原因主要是各省区水泥生产线所用煤炭种类及低位发热值的差异。煤炭低位发热值较高的省区,燃料碳排放系数就越小;水泥工艺碳排放系数及燃料碳排放系数的总体格局是多数东部沿海省区相对较低,中西部多数省区相对较高。差异主要与水泥熟料比直接相关,熟料比越低则水泥碳排放系数亦越小;间接碳排放系数主要由大区电力生产碳排放系数所决定,但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对间接碳排放系数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6,(6)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一种新型的水泥煅烧设备即水泥预分解窑在我国逐步兴起,至今已成为我国水泥生产企业占主流的水泥煅烧设备。与传统的回转窑相比较,预分解窑系统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参数增多,其过程控制及调节也比较复杂。文章在总结笔者多年调研类似工艺企业实际过程控制经验基础上,对涉及预分解窑系统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及调节与控制,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水泥是现代建筑项目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随着建筑工程数量的持续增加,保持水泥供应量的符合社会需求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目前,国内水泥生产企业正积极创建以机械设备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模式。液压传动体系是水泥机械设备的核心构成,对设备的正常运行有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处理好水泥设备液压传动系统的故障是设备维修人员的主要工作。针对这一点,本文对水泥设备液压传动系统的结构及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试验方案,对轻集料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净水胶比、粉煤灰用量和钢纤维用量对于抗压强度的影响大小,并提出最优配比。  相似文献   

16.
铜山建材工业是我县的支柱产业,在建材产业中水泥又占主要组成部分,80多家水泥厂年产量近400万吨,畅销国内外,销售市场相当广阔,部分企业由于对质量控制和监测方法出现争议性的偏差,尤其对出厂水泥安定性的抽检出现此种状况比较多,为此我就有关水泥安定性抽检中的方法根据我的试验结果和分析情况提供给各企业、质检监督部门,可在实际工作中参考,减少方法上的失误和检验上的偏差。就我县来说,水泥生产以立窑生产为主,F—Cao偏高,这种破坏安定性的有害矿物质,与发生水消解速度温度和空气中的水分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比如冬季有时安定性长达3…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水泥行业的物能代谢及其环境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北京地区水泥生产和使用过程的物能代谢及其环境影响进行研究.水泥生产过程物能代谢的时间序列分析表明,从1949至2002年,水泥产量呈加速增长的趋势,对区域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扰动.水泥生产过程环境影响的主要表现包括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消耗大量的矿质原料和能源;排放CO2;造成环境酸化、人体健康损害和环境富营养化.水泥生产和使用过程物能代谢的空间格局分析显示,水泥产量和水泥生产过程环境负荷的空间差异非常显著.由于产地与使用地分布格局的明显错位,以及外地水泥的大量调入,2001年水泥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该年本地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大致处于同一水平.在水泥最终产品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2001年的砂石消耗量及其生态包袱的总和是该年本地水泥生产过程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及其生态包袱总和的4.2倍.由此可见,只有将物质流分析贯穿水泥生产和使用的全过程,才能比较客观地揭示出水泥行业物能代谢及其环境影响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水泥产业是目前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工业产品,水泥产业的快速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新疆水泥的生产现状,根据新疆水泥的生产特点从生产源头的材料选择,生产过程的技术改革再到水泥生产结束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出了相应措施。为新疆的能源综合利用,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水泥产业的发展,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在水泥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水泥生产的质量和产量,同时还可以实现节能降耗,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本文主要列举了在我国水泥生产中主要应用的自动化生产技术,并在现有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自动化技术在未来水泥生产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铝酸盐水泥的生产方法、矿物组成、水化与硬化特点、强度变化特点及铝酸盐水泥在耐火材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