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五”期间,济南市委、市政府确定实施济南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技术带动工业化,全面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传统产业运行质量,推动济南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努力使济南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济南市制造业信息化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透明度,以利于继续科学、系统地开展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相似文献   

2.
制造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在制造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应用工业工程,通过分析工业工程的功能和作用,说明只有按照工业工程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才能建立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林敏 《情报探索》2003,(3):24-26
论述当前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现状及问题,制造业企业实施信息化工程需要借助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必要性,并着重就科技中介机构如何为制造业信息化服务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机械制造业如何实现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这样大环境就要求机械制造业加快信息化的步伐,就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在实施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机械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发展方向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核心,我国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本文根据牡丹江经济的整体情况和制造业的实际装况,对牡丹江市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出现认识、资金、人才、技术等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帮助制造业企业在今后信息化实施过程中能够少走弯路,为新上信息化的制造业企业提供借鉴,使信息技术能够真正为企业经营服务,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幅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的发展要求,主要研究并分析制造业信息化促进工作的现状,总结出现有工作模式的不足,通过对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信息化促进工作融合前景的分析,提出基于互联网+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构建,从而加快制造业促进工作模式的转型,加强企业对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了解,促进平台的应用和推广,带动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制造技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它渗透到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以及企业的管理等各个方面,贯穿着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而不是简单的有几台电脑就能实现的。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锻炼一批人才,形成一支推进制造业信息化  相似文献   

8.
自2002年初徐冠华部长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宣布在“九五”CAD/CIMS工作的基础上整合863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的有关资源,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以来,按照省市试点示范和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及应用两条工作主线,在国家和各  相似文献   

9.
先进制造业的内涵包含了三个层次:微观产品和技术工艺层面、中观企业经营管理层面和宏观市场网络结构层面,结合互补性融合与替代性融合2种融合类型分析,最终产生了信息化与先进制造业的6种融合类型.通过分析6种融合类型的特点,为我国信息化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JSP的制造业信息化网上申报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齐二石  王慧明 《情报科学》2004,22(8):992-994
为促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测评结果的如期发布.开发网上数据申报系统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基于新一代动态网页技术JSP的制造业信息化网上申报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过程。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了统计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自身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服联盟”的组建、管理、运作以及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多元化服务的开展等方面的实践,对信息化人才相对匮乏的山区工业基地如何加强“技服联盟”在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中的建设提出几点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青海科技》2006,13(1):63-64
本刊讯 近日,受科技部委托,青海省科技厅组织省内外专家对青海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工程(西宁市)》进行了验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发展为切入点,探究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实证检验信息化嵌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信息化嵌入能显著推动制造业显性比较优势的提高,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劳动力成本实现;对制造业整体来说,信息化嵌入通过劳动力成本中介增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中的显性比较优势;信息化嵌入的影响及传导机制作用于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时具有显著差异,高技术制造业与信息化结合更好,技术创新和劳动力成本的中介效应显著,低技术制造业技术水平低、信息化结合能力弱,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的发展,制造业也表现出信息化发展的特性。为提高制造业的发展能力,企业主动引进虚拟化技术,实现特定空间内的多系统运行。虚拟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不仅提高其信息化的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制造业进步提供基础条件,完善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因此,本文通过对虚拟化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其在制造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制造业是既要维持经济中高速的增长、又要保证我国产业持续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中坚力量。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制造业企业正积极努力从数字化阶段向网络化阶段转型,因此信息化推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的发展,正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两化融合服务平台(www.cspiii.com)采集的16万余家企业两化融合数据为基础,从开放研发、精益生产、智能产品和服务、产业链生态构建等方面入手,分析、探究我国信息化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有关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制造业信息化,采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已经成为制造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必然采取的技术途径。本文对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企业经营目标和信息化的关系 企业信息化是手段,不是目的。企业实施信息化应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来开展工作,信息化是为使企业更好地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取得经济效益而采用的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信息化项目风险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是制造业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注意到信息化项目的优点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在管理、技术、时间、资金、实施和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增强风险意识,积极地防范风险,是实施信息化项目中必须认真考虑的事项。本文运用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对信息化项目的风险管理作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加入WTO,一大批中小企业不可避免的加入国际化企业的竞争行列,实现企业信息化是参与挑战的必要条件。但是,在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并不好,存在着许多问题,而且,有很多中小企业还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现状,本文从政府部门如何加强宏观指导,从而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快速发展,对此就自己的认识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本文着重提出的观点是:坚持“抓应用、创环境、促发展、见效益”的指导方针,以市场为导向,注重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的结合。按照三示范(示范企业、示范行业、示范区域)、一中心(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中心)、三结合(应用示范、技术服务、技术研发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信息化工程,并带动相关信息产业、机电一体化产业的发展。以营造新形势下制造业信息化的可持续性发展环境为重点,以推广应用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为突破口,以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有限目标,分步实施。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障碍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促进产业升级和实现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条件。"两化融合"的重点在于制造业,同时也要加强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技术、环境、体制和政策等诸多障碍阻止和减缓了"两化融合"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从提高信息化水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信息化人才、建设中介服务机制等方面选择"两化融合"最直接和最快捷的路径,以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加入WTO,一大批中小企业不可避免的加入国际化企业的竞争行列,实现企业信息化是参与挑战的一必要条件。但是,在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并不好,存在着许多问题,而且,有很多中小企业还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现状,本文从政府部门如何加强宏观指导,从而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快速发展,对此就自己的认识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本文着重提出的观点是:坚持“抓应用、创环境、促发展、见效益”的指导方针,以市场为导向,注重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的结合。按照三示范(示范企业、示范行业、示范区域)、一中心(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中心)、三结合(应用示范、技术服务、技术研发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信息化工程,并带动相关信息产业.机电一体化产业的发展。以营造新形势下制造业信息化的可持续性发展环境为重点,以推广应用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为突破口,以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有限目标,分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