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地震、台风对集水区景观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俊斌 《资源科学》2006,28(4):19-24
由于人类的或者自然的干扰改变, 景观在不同异质性土地由各种大小、 形状和空间的关系中重复的相互作用,形成生态系统的组成。评估景观的转变能够理解由干扰影响生态系统的过程。因此,使用适当地图影像技术和生态定量的方法在不同干扰情形下评价估景观之变化与趋势就显得十分重要。计算景观生态指标及不同土地利用面积之变化,可以更了解此区域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内涵。试验研究地区之陈有兰溪集水区,位于台湾的中央,是台湾唯一不靠海之县市,同时也是历年地震和台风等灾害受创最严重之地区,也是土壤冲蚀(土、泥石流)的敏感性地区。此研究着重于自然灾害如何影响景观型态及其变迁模式与未来研究之对策与方向。本研究透过遥感探测技术,选取不同时期之台风和地震干扰前后之景观变迁情形,经由景观生态之计算指标与多变量统计,来了解这些天然灾害对集水区生态之影响与河川上中下游,其景观型态之变化差异。希望藉由此评估景观变迁之模式,提供有关集水区生态经营与景观健康度之合理监测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沈阳市于洪区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和2013年两期Quick Bird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GIS技术支持下,对两个时期的城市绿地信息进行提取,并制作出专题图、导出数据,对绿地用地的转入、转出等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于洪区城市绿地面积有所增加,主要转入源为待利用地和农业用地。  相似文献   

3.
谷晓坤  刘娟 《资源科学》2013,35(8):1549-1554
大都市边缘区土地整治呈现与都市观光农业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客观评价土地整治对区域居民的作用是项目开展的基础.以上海市合庆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借鉴旅游学中旅游地居民影响感知评价方法,定量分析项目区居民对通过土地整治发展都市观光农业的感知态度,客观评价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95%居民总体上对土地整治定位于都市观光农业持积极肯定态度;②居民对观光型土地整治产生的经济社会感知和环境感知均以正面感知为主;③大都市郊区居民与一般农业区的居民不同,相较于整治产生的经济收益,大都市居民更关注丰富闲暇时间、提高当地知名度等方面.研究结论:旅游学中对旅游地居民感知评价方法适用于都市观光型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效应评价,整治项目规划时应充分结合农村生活生态环境改善的诉求,以降低居民的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4.
都市区设施农业用地空间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凤荣  张小京  周建 《资源科学》2015,37(4):637-644
利用目视解译的方法从SPOT-5遥感影像上提取了顺义区2003年和2012年的设施农业用地,并对设施农业用地的数量、转化方向和不同用途管制区内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2年顺义区设施农业用地净增354.89hm2,流入的设施农业用地以耕地为主,流出的设施农业用地以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和林地为主,且2012年仍有44.45%的设施农业用地位于《顺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范围内。从退出的设施农业用地占各土地用途管制分区的比例看,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是退出设施农业用地的主要分布区域,且退出的主要去向是建设用地;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也是新增设施农业用地的主要分布区域。研究认为,无论是原有的设施农业用地被建设占用,还是在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新增设施农业用地,都导致对设施农业的政府补贴投资和农民个人投资的"过程性"浪费,还会增加未来的政府征地成本;为此,农业管理部门在制定设施农业发展规划时,应充分参考城市建设和土地管理部门的规划,不在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新建设施农业;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应尽可能地保护设施农业用地。本研究可为类似北京的都市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制定设施农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管理政策提供有益参考,对促进都市区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新乐  张树文  李颖  谢云峰  匡文慧 《资源科学》2008,30(10):1564-1570
基于遥感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反演长春市的地表温度,分析长春市城市热场分布的空间格局,定量描述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例地表温度特征,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组合格局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结论如下:①长春市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在城市热岛内部,地表温度差异也很显著;②不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地表温度具有明显差异,各土地利用类型地表温度平均值排序为:工业用地>道路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公共建筑>其他用地>公共设施>绿地>水域;③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格局影响城市热环境,随着500m×500m格网内所占面积比例的升高,不同用地类型的平均地表温度呈现出显著差异;④植被和水域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含有绿地或水域的格网,随着二者面积比的增加,地表温度逐渐降低,温度降低的过程可以用线性方程模拟。  相似文献   

6.
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分析是实现区域用地结构优化的关键,对于解决区域快速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借助信息熵模型和偏移-份额模型,分析了1996-2010年成都市建设用地结构时序变化特征及空间配置差异,研究表明:①成都市建设用地结构信息熵与均衡度经历了上升-波动-下降-平稳的过程,而优势度变化与之相反;②城镇建设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属于增长性结构,其中城镇建设用地表现出显著补给效应;农村居民点用地、采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属于衰减性结构,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和采矿用地表现出显著挤出效应;③成都市下辖的4市、10区和6县对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竞争力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4建设用地结构时序变化与空间配置差异是各区域社会经济要素、区位因素、资源禀赋、区域政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利用1954年~2001年5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逐个图斑跟踪记录的方法,动态监测每个图斑在各个时段的变化过程。从研究起始时间开始从来没变过,或变化次数较少的空间单元称为趋向稳定类型的转换,而变化次数较多的空间单元称为趋向不稳定类型的转换。根据每一土地单元土地利用变更次数的多少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将研究区某一时段内的土地利用变化划分为未变更类型、人类干扰型、自然演化型3种类型,分析了各种用地类型转换过程中土地利用方式的稳定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水域和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城镇及居民用地、耕地最为稳定;其次是土地退化的盐碱地和未利用土地;沼泽地、林地、草地稳定性较差;②当未变更类型和自然演化类型向人类干扰型转变后,土地利用方式将趋于稳定,在下一时段变化的可能性较小;未变更类型和人类干扰型向自然演化型转变后,土地利用方式趋于不稳定,在下一时段发生变化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吴江市芦墟镇为例,以2000年和2004年SPOT影像中提取出的用地信息为基础,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与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了定量与定位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SPOT影像的前期处理与用地信息的提取过程,得到两期土地利用/覆被分类图;然后依据解译的信息对土地利用/覆被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计算研究期内各类用地的增长规模、变化速率与变化强度的变化,并通过GIS中的叠置功能分析出各类用地的转移矩阵,以此解释不同类型用地之间的消长关系;接着剖析了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空间问题,主要表现在空间格局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镇区空间快速无序的扩张、建设用地过于分散这3个方面;最后对研究区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了定量与定位评价,分析出建设用地的空间发展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特征的区位分析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农村居民点作为一个具有复合功能的用地载体,对其内部结构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与功能的演变规律。本文结合GIS技术使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区位条件下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特征演变的区位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发现,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特征具有区域差异性。在众多区位要素中,农村居民点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刻画这种分异规律最为突出的,而由于北京市乡镇层次上交通道路完备程度分异性不强,因此距交通道路的距离的影响则并不太显著。随着区位条件逐渐外推,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的多样性指数逐渐降低,集中性指数则在增加;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使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形成不同的地域特点。同时,随着区位条件的改变,农村居民点内部不同用地类型的区位意义指数也在发生规律性变化。文章认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将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的调整纳入到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内容之中。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统筹城乡发展,着力于合理安排城乡产业用地布局,并体现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向;同时,还应根据区域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村镇规模控制标准,提出各自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调整模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顾湘  姜海  曲福田 《资源科学》2006,28(6):112-119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土地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等方面出发,构建了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对江苏全省及65个县市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并指出其区域差异和变化趋势,提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江苏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从粗放扩张向集约利用转变;②江苏省虽然整体处于全国和东部地区前列,但与上海等省(市)相比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③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差距显著;在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地区内,不同县市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距也十分明显。文章指出,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律和用地特征,设计区别性的用地政策,能够从宏观上指导不同类型地区的用地方向,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保定市城市用地扩展的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曾磊  鲁奇  宗勇 《资源科学》2004,26(4):96-103
城市地域空间扩展情况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测度指标.该文以城市建成区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为研究对象,以与城市发展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城市统计资料、城市土地利用图为研究基础,以GIS空间分析、相关分析等数学方法为研究手段对保定历史时期及近50年来的城市土地扩展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将保定市城市土地扩展的时间演变过程划分为2个主要历史时期和3个次要阶段,即1948年前的传统城市发展时期和1949年~2000年的现代城市化发展时期.其中现代城市化发展时期又可进一步化分为3个次要阶段:1949年~1963年的跳跃式发展阶段,1963年~1981年的波动式发展阶段以及1981年~2000年的稳定快速发展阶段.并基于图层叠加对保定城市用地空间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城市用地扩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该文简要讨论了其中最主要的3个驱动力:政策变化、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2.
1991年~2006年贵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卫海  李阳兵  周焱  陈鑫 《资源科学》2008,30(12):1890-1896
以贵阳市为研究区,利用1991年、1996年、2000年、2006年4期的遥感影像资料和地形图,运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功能,获得贵阳土地利用的现状、动态度、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等专题图、数据,并结合社会经济及人口数据对贵阳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①建设用地和林地的面积保持持续上升,耕地呈现持续下降,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则呈现出先减少后略有增加,水体的转移比例一直很小;②1991年~2006年间,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是耕地与建设用地、耕地与林地、未利用地与耕地之间的相互转化;③1996年~2006年间,耕地都主要转向建设用地和林地,林地主要来自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④1991年~2006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强度较大,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3.
沈阳市城区扩展动态监测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秋兵  卢娜  边振兴 《资源科学》2008,30(7):1068-1075
以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MSS、TM、ETM、CBERS-2)为信息源,对沈阳市1979年~2006年的城区扩展及其扩展过程中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引起城区扩展的驱动力进行简要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在监测的27年间城区扩展速度与方向不均衡,建成区面积1979年为163.33km2,2006年扩展到360.5km2,27年间共增加了197.17km2,面积扩大了2.2倍,平均每年扩展7.3km2,其中2001年~2006年城区扩展最为迅速,以“跃迁”式扩展模式向南部和北部扩展,形成新的卫星城,城区质心变化相对不大;城区扩展对城市边缘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是以占用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点的融入为主,影响面积为157.78km2,占扩展总面积的80.02%,而对水域、林地影响较小,影响面积为39.39km2,占扩展总面积的19.98%;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沈阳市1996年~2005年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中的23个驱动因子数据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沈阳市城区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且社会经济驱动力得分始终处于增长状态表明其影响沈阳市城区扩展的作用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4.
符蓉  濮励杰  钱敏  朱明 《资源科学》2012,34(3):468-474
本文将多智能体系统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的应用范围扩展到中尺度上,以城市化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压力突出的江苏省宜兴市为研究区,主要考虑了政府、农户、城镇居民、工业企业业主这四类与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的智能体类型,运用典型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设计智能体的行为规则,综合权衡地块的转换概率。在土地利用情景设计中,智能体在自身行为之余,还进行智能体之间、智能体与环境层的交互,用来模拟人类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决策行为。在Swarm2.2平台下实验得出: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化的总体特征体现在耕地的减少,尤其是在原城镇中心边缘的耕地向城镇用地转化;农村居民点用地呈现集聚趋势;工矿用地的变化较为随机,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模型总体的模拟精度达到73.35%,较为符合现实的变化情况,证明了多智能体系统模型在引入人类决策因素状态下,研究和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城市蔓延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规划界提出了旨在平衡发展和保护关系的城市精明增长理念,指出应该引导城市发展的速率和方向,保护农用地和开敞空间。本文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构建了城市发展偏好模型和耕地损耗模型,判别泰城“精明”的空间扩展方向,并分析了泰城不同发展方向的景观格局,探讨平衡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的规划方法。结果表明:泰城在东北东方向的发展偏好最强,而在北东北方向最弱;城市向北东北和北西北方向扩展时耕地的损耗最小,而向东东南和南西南方向扩展时耕地损耗最大;泰城在1996年~2005年间的扩展偏好基本符合耕地损耗最小原则;景观组分的多样性随城市发展偏好的增强而增加,但景观形状的复杂性和生态的破碎度在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下变化的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现状城市发展偏好的强弱程度和“精明”发展偏好的排序关系来看,泰城的空间扩展应从东北东方向逐步向西西南和南东南方向转移,应积极倡导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同时,西南方向的耕地质量参差不齐,在新增建设用地选址时应尽量不占耕地或占用低质量的耕地。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沈阳市城镇用地空间扩展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时相TM影像,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象限方位分析和缓冲区分析方法,对沈阳市市辖区城镇用地扩展强度、建设密度和空间分异等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1988年~2004年各时间段城镇扩展强度指数随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城镇用地呈现显著的"圈层式"扩展模式,高速扩展区由中心城区外围4km扩展到6km区域;②中高密度城镇用地增加面积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外围0~6km区域,且随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增幅逐渐变小;低密度城镇用地随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减幅逐渐变小;③除1992年~1997年外的各时段城镇用地扩展面积和强度指数最大的都是第5象限,1992年~1997年间,城镇扩展面积和扩展强度指数最大的是第6象限,城镇用地扩展总体上呈现由西北-西南方向逐渐向正西-东北方向过渡;④1988年~2004年间,第5象限低密度城镇用地减少的最多,19年间共计37.00km2转化为中高密度城镇用地;其次为第Ⅱ象限,共计减少26.15km2.  相似文献   

17.
毛蒋兴  闫小培  何邕健  李志刚 《资源科学》2008,30(12):1880-1889
以深圳市为研究案例,利用遥感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政府部门资料等多种数据源,引入缓冲区分析和空间叠加等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开展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开放式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宏观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城市发展过程中开发式交通系统对土地开发有着重要影响作用,交通线路是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和骨架,在交通线路的带动下形成了西部、东部和中部等3条沿交通轴线的“带形”城镇空间密集区域。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开放式交通系统对其缓冲区内的土地利用变化有着较强的影响,沿线区域土地利用重新时空分布,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发生较大变化。综合起来可以发现,深圳开放式交通线路对沿线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具有强烈的影响作用,沿线区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建设用地大量增加并趋向近距离分布,耕地、园地和林地等大量减少并日渐趋向远距离分布。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最坏情景理论的连云港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小艳  凌宇  李龙  陈龙高  陈龙乾 《资源科学》2019,41(6):1082-1092
预测和模拟土地利用情景变化对于进一步评估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以及优化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最坏情景理论,以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和元胞自动机(CA)的FLUS模型为支持,模拟了最坏情景模式(WSB)和非最坏情景模式下(NWSB)的沿海城市连云港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①基于生态因子耐受度测算得出研究区最坏情景区域共计489.67 km2,该区域主要包括连云港中部云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海拔较高、坡度较大、分布大量天然林地的区域以及重要的河流湖泊水库等生态水体;②两种情景模式下城镇用地均有较大程度的扩张,在WSB情景下城镇用地扩张避开了最坏情景区域;③由于村庄的存量利用率较高,因此在WSB模式下对于耕地的占用相对较小,表明该模式下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村庄建设对耕地的占用,从而提高了存量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④由于最坏情景区域的约束和限制转化作用,城镇用地扩张在WSB模式下不得不占用更多的耕地,从而对耕地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最坏情景理论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而既可为区域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支持,也可为其他地区土地利用模拟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土地供应在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充足而稳定的土地供应是城市发展的必要保障,而其定位的合理也是提升城市健康的重要前提.本文针对当前土地供应科学性不足、缺乏时序性及与相关部门工作无法衔接等问题,选择典型的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龙岗区为例,整合卫星影像、数字地形、地籍、交通以及各类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城市用地空间扩展模型,并利用人口预测为基础的城市用地类型增长预测,构建土地供应决策支持系统.结果可得龙岗区近期(2003~2005)和中期(2006~2008)可供应土地的类型、数量和空间分布,以提供龙岗区未来土地供应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武汉都市区绿地破碎化格局对城市扩张的时空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焦利民  肖丰涛  许刚  卢延年 《资源科学》2015,37(8):1650-1660
基于武汉都市区1989年、2001年和2013年三期Landsat影像,选取景观格局指标反映绿地破碎化程度;利用梯度分析刻画绿地破碎度的空间格局及其对城市扩张的时空响应。景观格局指标总体特征表明:在城市扩张压力下,都市区绿地面积比例由82%减少为62%,绿地景观破碎度明显上升。梯度分析表明:1989-2013年,各缓冲带上建设用地比例逐年上升,而绿地面积比呈下降趋势;主城区建设用地破碎度下降,高破碎区向三环线外转移;耕地破碎度在各缓冲带上逐年上升,且随着与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耕地破碎度降低;而林地破碎度略微下降,城市扩张对主城区外土地利用景观影响加剧。关联分析表明:城市扩张强度向主城区外推移加速,耕地破碎度变化强的区域向三环线外转移,而林地破碎度变化强度呈显著的时空分异特征;城市扩张在数量、格局及强度方面与绿地破碎化格局显著关联。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的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