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基于天气雷达探测原理,对天气雷达接收天线参数进行了分析,对双频率接收天线技术进行探讨,并分析了天气雷达双频率接收天线技术在观测上的应用中回波功率变化及变频率回波的相关值与相位变化等。  相似文献   

2.
王天正  刘宏  芦山  张建昌 《科技通报》2019,35(10):46-53
利用"华南季风降水试验"联合观测资料,对比了Ka波段云雷达和C波段连续波雷达对非降水云和降水云宏观结构的观测结果,定量对比了Ka波段云雷达、C波段连续波雷达、Ku波段微降水雷达和雨滴谱仪的探测回波强度和径向速度,对比分析了Ka波段云雷达和Ku波段微降水雷达云-降水的功率谱密度数据,得到了如下结论:(1) Ka波段云雷达和C波段连续波雷达对不同类型云的探测结果在回波整体的形状、高度及随时间演变上是一致的,云雷达对云的探测灵敏度要略高,对云边缘、云底和云顶的弱回波探测能力更强,但云雷达探测积云和降水云时稍微回波强中心偏弱,两部雷达探测的径向速度和谱宽较为一致;(2)弱降水条件下,Ku波段微降水雷达探测的回波强度较雨滴谱仪偏弱,但偏弱的最大平均误差在-2. 84d BZ,微降水雷达的探测结果基本可靠;(3)弱降水条件下,云雷达和连续波雷达探测的回波强度较微降水雷达分别偏弱4. 81 d BZ和3. 01 d BZ,三者回波强度统计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842、0. 887和0. 920 (Ka-Ku,C-Ku,Ka-C),在考虑衰减、雷达采样体积差异、雷达灵敏度和天线积水等因素后认为3种雷达回波强度探测结果均较为可靠;(4)微降水雷达探测的径向速度分别比云雷达和连续波雷达偏小0. 59m/s和1. 02m/s,统计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835、0. 690和0. 9442 (Ku-Ka,Ku-C,Ka-C),云雷达和连续波雷达探测的结果较为一致,造成微降水雷达径向速度偏小的原因与多普勒速度谱偏移和多普勒速度谱速度模糊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3.
针对低轨道(LEO)通信卫星的特点,进行星载多波束天线的系统级分析和规划.首先,对天线体制选择多波束天线的原因进行了论述.基于卫星覆盖范围的指标,进行了7波束等覆盖面积方案下波束指标的计算,给出了波束宽度、夹角等系统指标.然后对阵列天线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对波束形成方案以及复用方案进行了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从探测环境第一保护区和第二保护区分别计算了雷达天线抬升前后周边遮挡建筑物的最大限制高度,从而确定雷达抬升高度;从净空环境上分别绘制雷达天线抬升前后的雷达遮蔽角图分析了高大建筑物对雷达的遮挡情况,指出:在雷达塔楼合理承重范围内,尽量抬高天线高度,改善雷达探测环境,并通过一次降水过程,利用通辽雷达实际回波分析了天线抬高后该站的回波连续性状况。  相似文献   

5.
地质雷达利用高频电磁波对不可见目标体进行扫描探测,以确定其内部结构形态和位置,在隧道检测中具有无损、快速和高分辨率等特点。本文阐述了地质雷达工作原理及其探测方法,并结合实践经验对地质雷达在隧道检测中存在的天线频率的选择、天线重量的轻型及小型化、隧道检测专用台车、空洞准确定位、标准图谱库建立等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有源压制干扰对地空导弹系统制导雷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干扰方程出发,比较了单基地制导雷达与双基地制导雷达的干扰暴露区,利用制导雷达作用范围与导弹杀伤区远界的关系,研究了远距压制和随队干扰情况下地空导弹最大杀伤距离的变化情况,最后进行了仿真计算,证明了地空导弹目标指示雷达采用双基地体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7.
舰载雷达组网协同探测能力受到多种关键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不同雷达对同一目标观测时的RCS起伏特性,并针对典型关键因素提出了基于双雷达协同探测能力的试飞评估方法,给出雷达协同探测时的站点布设方案,以及针对分离站点模式的协同探测能力评估方法,为验证雷达协同探测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工程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8.
MIMO双基地雷达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对其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已成为雷达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由于结合了MIMO技术和双基地雷达的特点,MIMO双基地雷达具有反侦察、抗干扰、反隐身、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潜在优势,在未来雷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MIMO双基地雷达的基本原理和优势,并结合军事需求与雷达自身特点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不同参数影响下的雷达威力进行数学分析,如不同的SNR,不同的RCS,以及不同的脉冲条件下雷达探测距离,常见反隐身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我们通过采用系统仿真分析软件System Vue,对雷达方程转化为图像,进行更加直观,明了的分析。通过采用固定变量的方法,对影响雷达威力的诸多因素逐一分析。文中列举3种飞行器,对其不同的SNR,RCS、雷达探测距离以及电子对抗中各种参数进行比较分析,最终达到对雷达威力分析评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15)
近年来,探地雷达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已经成为被地球物理学界和考古学界所广泛应用的一项探测技术,它通过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波来产生覆盖率较大的频谱,接受地下信息。同时根据电磁波反射回来的波形变化与时长,对地下媒质构造、地下目标等进行探测、定位和识别。超宽带探地雷达在进行探测之时,能够获得较高的时空分辨率,成为目前透视成像探测技术的一大热点。本文主要针对超宽带探地雷达中的三种天线进行研究与设计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极轨气象卫星遥感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为获取昼夜云图,1974年开始研制48转/分可见红外扫瞄辐射计,可见和红外图像地面分辨率分别为4和5.8毫弧度。1977年“FY-1”气象卫星进入工程研制,开始使用辐射致冷器冷却的HgCdTe红外探测器研制120转/分扫瞄辐射计,图像地面分辨率均提高到3.6毫弧度。随着HgCdTe探测器性能的提高和数字化技术的进步,1982年开始研制360转/分5通道扫瞄辐射计,其中2个可见光通道用于海洋水色观测,图像地面分辨率1.2毫弧度。1988年9月“FY-1A”卫星首次发射,在1990年9月发射的“FY-1B”卫星上,扫描辐射计稳定工作了2年,图像清晰,红外辐射定标精度优于1K。为同时满足气象和海洋水色观测的需要,1989年提出研制十通道扫瞄辐射计,它不仅设有NOAA卫星AVHRR/3的6个探测通道,还有4个通道分别用于海洋水色观测和大气校正。该仪器装载在1999年5月和2002年5月入轨的“FY-1C”和“FY-1D”卫星上,运行寿命分别超过4年和9年。为发展新的遥感仪器和提高观测能力,在2002年发射的“SZ-3”和“SZ-4”飞船上进行了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多模态微波遥感器、太阳紫外光谱探测仪、地球辐射收支仪的遥感试验,并开展了大气红外分光计的研制,为中国极轨气象卫星从二维图像向三维立体观测建立了技术基础。第二代业务气象卫星“FY-3A”和“FY-3B”分别于2008年5月和2010年11月发射,各装载了10台遥感仪器,获取的数据用于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有20个探测通道,可对全球表面状况做较精细的快速重复观测。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遥感技术在国际上兴起,自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以来,中国开始进入空间时代。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遥感在我国也受到高度重视,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已形成了自己的遥感卫星系列,如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资源卫星、环境与减灾卫星等。灵活、机动性强的航空遥感也在应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遥感应用是我国发展遥感科学技术的重点,30多年来遥感在我国成功地应用于国家土地资源调查、农作物和森林监测、地质矿产调查、城市发展监测以及海洋和海岸带资源调查等。在洪水、旱涝、林火、地震以及相关的气象和地质灾害发生期间,遥感总是起到关键作用。遥感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信息支撑。文章将在上述方面进行简要论述,以窥我国遥感发展之一斑。  相似文献   

13.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building structure estimation using microwave ray tomography. A Bayesian formulation is developed, and a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MCMC) procedure is used to sample the posterior distribution, which is based on a data likelihood defined in terms of a residual misfit between observed and predicted waveforms. To accelerate model optimization, a simulated annealing approach is combined with the MCMC, using specific model moves to explore each component of the model space. Our approach is applicable to data acquired in the frequency or time domain and for monostatic or bistatic acquisition modes. Experimental data for a multi-wall laboratory test structure were acquired using a horn antenna connected to a vector network analyzer and used to validate both the forward model and the inversion approach. Although, in true remote sensing problems for building structure, the model order is usually unknown, in this initial study, the actual inversion experiment is performed in a reduced-dimension model space for which a subset of the variables are taken as known or fixed. Generalization to the variable-dimension problem can be achieved by using reversible jump MCMC sampling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14.
卫星遥感图像的识别技术是遥感图像处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并在实践中大量应用。为了利用卫星遥感图像识别沙漠和山脉,选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对基于直方图统计法的识别、傅立叶功率谱的识别以及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识别法的特点和识别效果进行比较,得出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地识别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算法。能够准确的识别出土地类型,对研究土壤沙漠化有很重要的意义,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本文探讨了重庆市北碚区城市用地的扩张趋势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分析了1972年-2006年北碚区城市用地扩张的时空格局;讨论了其1995年-2006年间城市用地扩张中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特点。主要结果如下:①在时间尺度上,北碚区城市用地扩张分为慢、快和剧烈3个阶段,城市用地快速增长的区域分布在城区西南和正南方,城市重心最初向南方迁移后,逐渐向西南方转移;②北碚城市用地扩张的空间格局可分3类:自然增长型、社会-政治事件影响型和经济-人口影响型;③1995年-2006年来,北碚城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明显,各类型间相互转化关系暗示了这些变化主要受控于城市用地的扩张;④北碚区城市用地扩张受到山脉、河流2种自然因素影响最大,这也是大都市卫星城镇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同时,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交通条件和城市人口数是北碚城市用地扩张主要的人为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6.
资源遥感—从区域调查到全球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红辉 《资源科学》2000,22(3):34-39
遥感技术具有的宏观、综合、动态、快速的特点,成为现代资源科学研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从70年代以来,卫星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监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区域资源系统窨信息的定位研究、资源动态的连续快速监测和结构、功能的定量综合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进入90年代以后。全球变化研究居为国际热点。对遥感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资源遥感迈进了全球变化研究的新阶段,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①多层、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在内的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海岸带科学研究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技术支撑和发展机遇,也在海岸带生产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简要例举了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在海岸带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灾害管理和综合评估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其应用现状与前景。基于目前我国雄厚的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储备,建议开展地理空间大数据的基础研究,支撑海岸带科学研究的信息化、定量化和系统化,开展业务化和智能化应用,进一步直接体现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相控阵天线技术在雷达、通信、电子战、导航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和高速发展,共形相控阵天线是相控阵天线发展的重点之一。文章介绍了共形相控阵天线国外发展现状,进而探讨了共形相控阵的天线阵型,方向图综合及波束形成技术体制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球定位系统技术摸清了黄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底数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两个地区在湿地组成、分布、景观生态等方面特点,探索了两地湿地资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而找出了环渤海三角洲湿地资源在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其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