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的辨识出发,深入探讨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的内涵(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分析在学术期刊编辑过程的各个阶段(选题、组稿、审稿和编辑加工)中,充分发挥编辑主体性的重要意义及具体做法,以期能唤醒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性意识,从而使学术期刊走出困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兰娜  张逸凡  王岳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3):139+146-139,146
科技期刊是广大科研人员和编辑出版工作者共同劳动、按照美的规律而创造并奉献给社会的一种精神产品。本文从内容美、形式美、编辑素养美等几方面论述了科技期刊的美学价值,科技期刊的审美价值是科学知识得以产生和传播的前提,既要注重科技期刊的内容美,又要注重其形式美,这是对科技期刊编辑的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诗歌让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诗歌美育更是培养"完全之人物"不可缺少的环节。诗歌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从四方面入手:朗读吟诵,感知"美";入境悟象,理解"美";激发情感,感悟"美";驱动想象,创造"美"。  相似文献   

4.
当前,科普已成为学术界面向大众传达科学信息、提供各种科学导向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就给学术期刊编辑参与科普活动提供了最好的机会.科普期刊需要吸引学术期刊编辑的参与,以提高期刊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在科普这一领域,学术期刊编辑可以成为实实在在的参与者,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既可以作为编辑的角色,进行选题的策划和组稿,也可以作为科普作者的角色,进行创作.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还有获得丰富信息的便利条件,因此,在做好其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吸引学术期刊编辑参与一些科普工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北直农话报》的编辑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发掘<北直农话报>的历史价值,通过文献考证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对其编辑思想与实践进行了解读,认为其编辑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积累,才形成了"振兴农业,开通民智"的主旨,指导着其编辑实践,使之始终以富国兴邦、育人重农为己任,以通俗之文达科学之理,内容丰富、编排灵活,既精耕细作又广泛发行,成为我国近代农业科技传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学术期刊及其组织实体的属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理顺学术期刊运作中各参与方的角色定位,在讨论了学术期刊的专业性、弱商品性、弱市场性、准公共产品性、外部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学术期刊组织实体的第三部门属性,从而推知学术期刊组织实体独立是学术期刊的内在需求,只有其组织实体独立,学术期刊编辑才能真正具有主体性,才能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依据生态学理论,在阐释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生态变化背景及表现的基础上,从作者、编辑、专家、读者等方面分析我国体育学术期刊质量建设的主体保障,从物质环境、制度环境、精神环境等层面提出我国体育学术期刊质量建设的环境优化策略.达成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进优质体育科研成果的传播与转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要求也在提高,学校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的地位,为信息技术课的开展打开绿色通道;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要做到: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课之"美";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课之"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之"乐";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课之"实"。  相似文献   

9.
以编辑的审美视角,对各种体裁的中医论文进行探析,发现其具有一些独特的语言美特征:善于引证经典,增强了论证力度,富有信实之美;继承中医典籍的语体风格,措词凝练简洁,具有典雅之美;妙遣字词,巧用修辞,呈现出韵律之美.探讨中医论文的语言美特征,对其他科技文体可资借鉴,对提高编辑自身的美学素养、提升期刊的编辑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及出版技术的革命性变化,作者的稿件电子化,编校工作在实践中出现了许多"编校合一"的情况."交叉式编校合一"与纯粹意义上的"编校合一"--编辑与校对的工作任务全由编辑一人承担,编辑的功能和校对的功能重合--相比较,除了在编辑兼任校对这一点上相同外,同一文稿的编辑和校对的任务并非由一人承担,编辑和校对的功能是综合而非重合."交叉式编校合一"有其现实可行性,其意义在于既符合新技术在编辑和校对工作中应用的要求,又符合效率原则,更有利于发挥编辑部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还有利于校对主体保持客观和理性,因而在学术期刊的出版工作或理论研究中应有其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