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是我国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的代表层位,盆地东南部相比于盆地北部勘探程度较低,但也显示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本溪组、山2段、山1段和盒8段为研究区上古生界主要的致密砂岩发育层段。结合大量的钻井资料、岩芯观察、岩石薄片、扫描电镜以及储层物性测试数据,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主要储层段的沉积环境与分布规律、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成岩作用、物性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最终得出研究区从本溪组到盒8段,砂体发育规模逐渐增大;砂岩储层的岩石类型以中~粗粒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岩屑砂岩次之;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残余粒间孔与微裂缝,其中溶蚀孔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及破裂作用。成岩作用,沉积环境和物源等因素共同控制着致密砂岩储层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对苏里格气田召10区块盒8段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盒8段以岩屑质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粒度较粗,磨圆为次棱角状,分选中等。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杂基溶孔等。孔隙演化模式分析表明,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原始孔隙大量损失,后期溶蚀作用使储层物性得到一定改善,不同成岩作用对孔隙的共同影响造成了现在研究区低孔低渗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林火养  周静 《内江科技》2013,34(4):148-149
本文对塔里木盆地塔中24-82井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的储层特征及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岩性主要为骨架礁灰岩、颗粒灰岩和藻粘结灰岩;储层的孔隙类型主要包括: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溶孔和裂缝。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对较低,孔喉结构较差,喉道细。影响储层特征因素包括沉积相带、成岩作用、构造作用,其中主要的控制作用包括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  相似文献   

4.
厘清马岭油田长8段岩性油气藏砂层的叠置关系,认识其储层发育特征和主要控制因素。通过野外露头调查、岩芯描述、铸体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和物性测试等方法研究长8段的沉积相类型、储层物性特征和储集空间类型,并分析沉积相类型、岩性组成、成岩作用、异常超压和构造运动等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长8段砂岩为浅水三角洲沉积相,坨状砂体随着湖岸线不断迁移、砂体位置和厚度快速变化;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其中粘土矿物是主要的填隙物,以孔隙式胶结;孔喉结构为小孔-微细喉,孔喉连通性较差,储集空间类型为粒间孔和次生溶孔;压实和胶结等成岩作用降低了储层的原生孔隙度,溶蚀作用形成次生孔隙和裂缝(隙)改善了储层的物性;异常超压和构造运动减弱了储层的压实和胶结作用,有利于储层的保存。沉积相带、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是马岭长8段浅水三角洲岩性油气藏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5.
李新 《中国科技纵横》2010,(17):124-125
八连沟一金庄地区长6-长4+5油组储层岩石类型以细粒到粗粉砂长石砂岩或岩屑长石砂岩为主,胶结物类型主要为绿泥石、方解石及石英次生加大及浊佛石。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隙、溶蚀粒间孔隙、溶蚀粒内孔隙、溶蚀填隙物微孔隙及微裂缝孔等5种类型;储层孔喉结构以中排驱压力-中喉道型及高排驱压力-细喉道型为主。储层在埋藏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胶结作用是该区最主要的成岩作用,胶结作用和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的最主要原因。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是控制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红河油田1057井30张薄片的镜下观察与统计分析,认为红河油田长81段砂岩储集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和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蚀变作用和溶蚀作用;储层原生孔隙与渗透率的降低主要由机械压实作用造成;次生溶蚀孔与微裂缝明显改善了砂岩的物性。建立长81段成岩演化序列:早期机械压实作用→硅质胶结作用形成石英次生加大边→绿泥石薄膜胶结作用→压溶作用→长石溶蚀作用→自生绿泥石,伊蒙混层矿物的转化生成→碳酸盐胶结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岩芯、测井以及各种分析化验资料,运用储层沉积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及成岩作用等相关理论,从储层低渗透宏观及微观成因方面详细总结了BZ油田致密砂岩储层的低渗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相带是决定储层物性好坏的先决条件;压实作用是储层物性好坏的主导因素;胶结作用是储层好坏的关键因素,使孔隙度、渗透率进一步变差;溶蚀作用使次生孔隙发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集的物性。综合研究认为低渗透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这为认清该油田储层致密原因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钻井、岩芯、薄片、测井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塔中72井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的礁滩体沉积相发育规律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区内岩性主要为亮晶砂屑灰岩、亮晶藻砂砾屑灰岩、亮晶生屑砂屑灰岩、亮晶藻砂屑灰岩、亮晶鲕粒灰岩。沉积相类型主要由粒屑滩,粒屑滩、灰泥丘、礁丘亚相及礁(丘)滩复合体构成。塔中72井区台内礁滩体为有利沉积相、有利储集带及油气聚集带发育区,分析其发育分布规律可为该类储层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春富 《内江科技》2010,31(12):132-132,143
据丰谷地区须家河组的地表剖面、岩心和薄片、测井曲线及常规物性测试资料等的观察、对比分析,表明对川西坳陷中段丰谷构造须家河组四段(以下简称"须四段")储层发育影响最大的是碳酸盐胶结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层的形成具有两面性:早期的碳酸盐胶结作用在使储层致密的同时,也对储层的发育具有保护作用;晚期的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层起破坏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嘉陵江组主要属陆表海局限台地沉积。为一套灰岩、云岩及石膏地层。该层位是赤水地区重要产气层段。储集层主要岩性为溶孔颗粒亮晶灰(云)岩,溶孔粉晶云岩,有效储集空间以各种溶蚀孔隙空间为主。嘉陵江组经历了(准)同生期、旱成岩期、中成岩期、晚成岩期和表生期5个成岩阶段。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是主要的储层建设性成岩作用,构造破裂作用使储层的渗透性得到了改善;压实、压溶、充填、胶结作用为储层破坏性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11.
联盟庄联西地区古近系E_2d_2~5为三角洲沉积,发育有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其储层孔隙以粒间溶孔为主,次为原生粒间孔,原始物性受沉积相带的控制并受沉积物分选影响,物性优劣顺序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河道溢岸沉积、分流河道间。成岩作用以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为主,交代作用与溶蚀作用伴生。  相似文献   

12.
三工河组是准格尔盆地腹部莫北油田的重要勘探层位,通过岩心观察、测井数据、薄皮分析等,对J1S2储层进行了物性的研究。研究显示J1S2储层的岩性主要为细粒岩碎屑岩。根据该地区储层铸体薄片分析,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隙,其次为粒间溶孔,少量粒内溶孔和基质溶孔。油层平均孔隙度为13.57%,平均渗透率为3.19×10-3μm2。属中孔、低渗储层。如何对该井区进行合理研究和评价,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岩样分析化验,从岩性特征、物性、沉积相等方面对该低渗储层进行研究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下寺湾油田延长组长9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研究程度低,致密油勘探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探明研究区延长组长9段致密油的勘探前景,从岩心样品分析入手,通过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并进行压汞曲线分析、以及岩心样品物性分析测定等对下寺湾油田长9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结构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9段储层岩性以灰色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结构及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填隙物以胶结物为主,胶结物以绿泥石、伊利石、铁方解石为主;孔隙类型以溶蚀粒间孔为主;孔喉大小分布不均,分选性较差,总体吼道半径较小;浊积主水道及绿泥石环边胶结相对优质储层发育起着主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唐攀  吴仕强 《科技通报》2019,35(11):18-25
为明晰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下奥陶统蓬莱坝组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基于岩心、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地球化学等资料,对储集空间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和孔隙演化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建设性的成岩作用有溶蚀、白云石化、泥晶化、破裂、热液作用等,其中与T78界面相关的准同生溶蚀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埋藏溶蚀和热液作用在后期改善了储层物性。各种成岩作用控制了孔隙演化的历程,形成现今以溶蚀孔洞、晶间孔、晶间溶孔为主的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15.
鄂西渝东区地处川东高陡背斜东缘,区内碳酸盐岩储层十分发育,其中飞仙关三段是主要产能贡献层,该段包括白云岩和灰岩两类储层,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晶间溶孔,白云岩储层为区内最优储层。由于该区构造活动频繁,烃源岩演化程度高,储层孔、洞、缝杂乱分布,储层非均质性极强,急需对鄂西渝东区飞三段针对性开展储层特征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揭示飞三段储层的孔喉特征和成岩演化规律,寻找优质白云岩储层,以提高单井产能,为老区高效有序开发点拨方向。同时鄂西渝东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三段储层特征研究对其它同类碳酸盐岩储层研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弄清储层发育是否与膏岩有关,本文通过对盆地中部雷口坡组岩心、镜下薄片及物性资料的研究可知,储层主要分布于龙岗雷四3亚段及磨溪雷一1亚段。龙岗雷四3亚段中上部颗粒岩及晶粒岩中的膏岩经表生期溶蚀作用后,岩溶角砾岩和粉晶云岩中形成了大量的溶蚀孔洞;磨溪地区雷一1亚段中部的颗粒岩受到其上下膏岩的影响,发生埋藏溶蚀作用,膏岩脱水释放出的有机酸及地层酸性水,使得原有孔洞系统进一步溶蚀,储集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7.
王彦秋  范俊强  姜永 《内江科技》2010,31(12):134-135
根据大量的钻井资料及岩心、薄片分析探究了江汉海相探区志留系储存发育的控制因素,指出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是控制志留系储层成岩演化和储集性质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构造因素。在影响储层物性的众多因素中,沉积作用形成的有利砂体类型,是有利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在宏观上控制着储层的分布。成岩作用是改变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其中压实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响最大,胶结作用仅在局部地区成为重要的控制因素,溶蚀作用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构造作用是储层高产的重要条件。研究区内志留系的沉积环境决定了其原始的储层物性较差,通过后期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等破坏性成岩作用的影响导致了志留系储层物性进一步变差。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板块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开阔台地可划分为粒屑滩、礁丘、灰泥丘、滩间海、台内洼地等亚相类型。构造东西向挤压及海平面升降为礁滩体发育的主控因素,决定了礁滩体分布位置和展布方向。粒屑滩垂向组合具有一定差异性,可识别出灰泥丘-台内滩-滩间海、礁丘-台内滩-滩间海等沉积序列组合。台内礁滩体平面上展布方向与塔中1号坡折带平行,呈北西-南东向;主要呈点状、条带状展布。台内礁滩体为有利沉积相、有利储集带及油气聚集带发育区,其发育分布规律研究可为该类储层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雷  王瑞丽  郝德峰 《内江科技》2011,32(11):139-140
在对琼东南盆地三亚组一段沉积相特征、储层岩石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该区三亚组一段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根据胶结物含量和溶蚀量这两个主要因子把研究区三亚组一段戍岩相划分为5类,并深入研究了其类型、特征,进而阐述了不同成岩相的平面分布为进一步研究戊岩相对储层的形成与发育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张辉彩 《内江科技》2008,29(4):103-104
本文从储层微观特征出发,分析了基山砂体的成岩特点,确认了基山砂体现今处于晚成岩A期。受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及粘土矿物的转化及交代作用的共同改造,其储集物性呈规律性的变化。早期受压实作用和方解石、白云石的胶结作用,孔隙急剧减少,后期由于长石的大量溶蚀,在3100m~3300m形成了次生孔隙发育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