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科技论文中学术不端行为的编辑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论文抄袭"为主的学术不端行为在近几年愈演愈烈,科技期刊是发布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平台,自然成为学术不端行为及其控制工作的焦点.作为科技成果传播活动"守门人"的科技期刊编辑,在规范学术道德方面有义不各辞的责任.加强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单位的工作管理、提高编辑自律意识、帮助作者准确界定抄袭行为、严格执行专家审稿制度、参考使用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是科技期刊编辑在学术不端行为控制实践操作层面上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工作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是科学研究工作中学术不端行为的反映,也是社会环境中的不良风气对科技期刊工作的影响和腐蚀。在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研究科技伦理学,用科技伦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科技期刊工作者要努力研究和构建科技期刊伦理学,研究科技期刊伦理产生、发展规律,研究科技期刊伦理学和科技伦理学及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关系,研究科技期刊伦理学的应用。从而为制订科技期刊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治理学术不端行为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3.
高校作为一个智力平台,较社会其他群体而言是影响社会及政治生活发展进程及其取向的强势群体.而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与高校的社会责任背道而驰,这些行为严重玷污了神圣的高等教育,也影响到高校在社会中的形象问题,治理学术不端行为已成为高校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深层次原因透视分析,提出要构建文化导向与人格诉求、道德教育与规范管理、社会监督与严肃处理、立法建设与制度完善相结合的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高校的科研不再是一方净土,各种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引发了社会民众对学术界的"信任危机"。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进行梳理,加强高校的学术道德建设、学术制度建设和健全学术监督制度,以防范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术不端行为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本文在简述学术不端行为判定标准的基础上,指出科技期刊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中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然后详细介绍了《自动化学报》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实施策略及实践效果,最后结合工作实践,指出了期刊编辑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几点认识误区,以期引起同行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综合分析在医学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检测工作中使用中国知网研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时需要谨慎判别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学术不端行为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及合理处置。【方法】 结合在医学期刊登记稿件及审稿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概括分析医学论文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及处理。【结果】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不合理运用,在稿件学术行为鉴定中会导致优质稿件的流失及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为最大限度地预防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不仅要总结工作经验,科学有效地利用AMLC,还要在编辑出版全过程中进行有效预防。【结论】 坚决抵制任何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责任编辑要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职责,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同时更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大力加强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出版过程中不端行为的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科技期刊出版过程中不端行为的防范对促进科研诚信作用重大。文章从加强出版道德规范建设、加强审稿和出版流程管理,并针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如何采取具体防范和事后处理等方面阐述了科技期刊防止学术不端和腐败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工作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传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科研活动中的诚信缺失和学术不端已经渗透到科技期刊工作之中,集中表现为科技论文撰写及其发表过程中出现的不端行为。虽然这些学术不端行为主体主要是科技工作者,但是在编辑部层面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侵蚀,加强科技期刊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合理规范的科技期刊工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范出版工作中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学术不端行为近几年在高校有不断蔓延之势,本文从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两方面分析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表现;提出了改进科技评价体系、营造和谐宽松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和将科研诚信纳入科技管理工作中等构建学术不端行为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0.
学术不端文献产生的原因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学术不端文献的界定和分类的基础上,阐述了学术不端文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科学道德的缺失;科学精神的缺乏;期刊未能尽职尽责做好编辑出版工作;具体科研单位缺少有关学术不端行为处罚规定。并就此提出了学术不端文献具体防范措施:加强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期刊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鉴别能力;具体科研单位制定有关学术不端行为处罚规定。  相似文献   

11.
博士毕业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根据社会调查数据,集中分析了博士毕业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博士生对学术不端行为持宽容态度。影响博士生态度的因素有:个人的学术能力和对学术的兴趣与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宽容程度有负相关,而有过科研经历的人却更可能宽容学术不端行为。如果博士生周围师友的学术不端行为越频繁,则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宽容态度越强,而上过学校组织的科研道德课程者更不可能宽容不端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严厉惩治学术不端行为、完善学术筛选和人员流动机制、改革现行科研管理评价体制和设立科研道德专门课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赵君  鄢苗  魏炜 《科研管理》2019,40(8):156-165
通过41个高校科研团队的176名博士生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本文构建了一个科研不端行为从团队传染至个体的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结果发现:团队科研不端行为正向影响个体科研不端行为;团队科研不端行为正向影响第三人效果;第三人效果正向影响个体科研不端行为;第三人效果在团队科研不端行为与个体科研不端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默许沉默正向调节对第三人效果对个体科研不端行为的影响;默许沉默正向调节团队科研不端行为透过第三人效果影响个体科研不端行为的中介作用。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3.
科研诚信是科研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活动存在着种种问题,论文剽窃、经费弄虚作假、成果评选潜规则等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而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一个原因就是现行学术评价制度的不完善。该文分析了现行学术评价制度的特点,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的心态,催生了学术不端行为,并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健全学术评价的评价机构和制度体系,淡化科研评价激励约束功能,从而促进高校科研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梳理国内外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特点、局限性及存在争议,提出针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启示与建议。【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与归纳总结,剖析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现状及问题;结合国内外资料调研及编辑工作实践,得出启示与建议。【结果】 国外研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时间较早,2009年国内成功研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并将其投入使用后,抄袭与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被有效遏制;但对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局限性认识不足、过度依赖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设置的文字复制比阈值太低,引起新的学术不端问题,不利于引导学术研究和学术继承性、创造性发展。【结论】 (1)科技期刊编辑部应理性使用检测系统、设置合理阈值、科学界定学术不端行为,为规范学术研究、保证研究质量和及时准确发布研究成果建立正确导向;(2)科技期刊编辑部应与相关机构联合,建立统一的引用规范,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论文类型等采用不同的阈值,实行“人机”结合、精准检测;(3)建立学术不端审核机制,规范审核流程,提升编辑把关能力,形成以编辑为主、多方联合的多元防治体系;(4)应用新技术不断提升检测系统查准率,提供更多服务功能,满足不同学科及新型出版方式的多样化需求;(5)建立学术不端法治体系,建立终身信誉制度或荣誉准则制度,开展科研诚信终身化与常态化教育,相关单位将学术道德纳入人才评价体系,促进学术生态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全国三万名科技工作者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接近半数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是普遍现象;超过一半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和"一稿多发"和"在没有参与的研究成果上署名"等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学术评价制度不合理"是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最主要原因。相当部分科技工作者对学术不端持宽容态度。科技工作者对学术规范的了解情况堪忧,近四成科技工作者表示自己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了解很少或者不了解,近一半的人从来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知识。根据调查结果,文章提出了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科学道德学风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中出现的不端行为及其成因,探讨科 学基金中发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评价科学不端行为对科学基金工 作的影响,研究提出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改进科技政策、优化我国科技发展环境的政 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学术成果发表中不端行为的形式、成因和防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韩丽峰  徐飞 《科学学研究》2005,23(5):623-628
学术成果发表中学术不端行为的责任主体涉及到作者、评议人和编辑三个方面。文章依责任主体的不同,分类归纳了目前我国科研成果发表过程中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形式,分析了不端行为的成因,探讨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盛华根 《中国软科学》2005,266(10):89-94
科研规范控制功能的缺失是现阶段科研越轨行为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文章分析了科研越轨行为产生的根源,联系科学的社会控制探讨了科研规范获得控制功能的途径——规范整合,通过整合,科研规范增强了对科学活动中各种失范现象的解释功能,实现了对科研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19.
高校科研不端行为表现形式、产生根源及多元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分析高校科研不端行为的主要形式、产生的根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社会层面、政府层面以及高校自身层面,就如何打击高校科研不端行为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价值观呈现出新的特点,对大学的科技活动产生双重影响。同样是受到功利主义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但由于学术界的内在文化的差异和体制的不同,功利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对英国、美国和中国的科技活动造成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功利主义的社会价值观与功利性的学术文化内外结合、共同影响,是我国大学科技活动中急功近利行为的文化根源。因此,需要重建社会价值体系及学术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