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用双夸克——夸克模型计算了(56,0~+),(70,1~-)和(56,2~+)重子质量。双夸克与夸克之间零级位势取短程库仑势与长程线性禁闭势之和。态的分裂由单胶子交换得到的Breit-Fermi势和标量禁闭势相应的托马斯项共同引起。结果表明,适当选取参数,可以使P波态和D波态的自旋轨道力的贡献都得到适度的压低,从而导致理论值与实验值较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2.
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CDF实验组在对撞能量1.8 GeV的TEVATRON质子-反质子对撞机上观察到了顶夸克的证据。给出顶夸克的质量为174±10_(-12)~(+13)GeV/c~2,产生截面为13.9_(-4.8)~(+6.)Pb  相似文献   

3.
文中研究了 L_3探测器在1990年3月至8月间采集的 Z~0能区 e~ e~-→τ~ τ~-(γ)事例,计算各能量点对应的反应截面和前后电荷不对称性,并由此拟合得到 Z°的弱电参数М_z、Г_z、Г_τ以及和 sin~2w.结果与标准模型的预言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锝-99(Tc-99)是核废料和高放射性废物中污染问题最大的放射性核素之一,其在核废料处理和环境去污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对目前用于~(99)TcO_4~-分离的方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和总结,并结合自身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类全新的固相超分子识别分离理念,即通过在柔性分子骨架中引入~(99)TcO_4~-阴离子的特异性识别位点,实现交换后进入晶格中的TcO_4~-可以被其识别位点高效识别和捕获。文中也对各种分离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对未来~(99)TcO_4~-分离领域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人血清中微量铜的化学发光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Cu~(2+)对鲁米诺-MnO_4~-化学发光反应的抑制作用建立了血清铜含量的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铜(Ⅰ)的检出限为8.6×10~(-9)/ml,线性范围为1.0×10~(-8)~2.0×10~(-6)g/ml;对含1.0×10~(-7)g/ml cu~(+2)的水溶液进行10次重复测定,其结果的变异系数为4.3%.将本法应用于人血清中铜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应用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了类氦氪离子(Kr34+)经过1s2lnl’(n=2,3,…,15)态的双电子复合截面,然后在冲量近似下计算了Kr34+与CH4、NH3、H2O和HF共振转移激发(RTE)截面.在低动量端,CH4、NH3、H2O和HF的康普顿轮廓依次减小.相比Kr34+与CH4的RTE截面,Kr34+与NH3、H2O和HF的RTE截面在第1个峰位处截面值分别减小10.7%、23.3%和33.6%,在第2个峰位处截面值分别减小6.0%、12.3%和18.9%.同时,RTE峰的宽度依次增加,这表明随着C、N、O和F的核电荷数增加,库仑作用导致电子动量空间分布变大.  相似文献   

7.
奇异性核物理主要研究带奇异性(包含s夸克)的原子核系统.这个领域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大大深化了人们对物质结构和强相互作用的认识.指出奇异性核物理研究的重要意义,并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简要介绍奇异性核物理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以及当前有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一系列四氟硼酸芳基重氮盐与18-冠醚-6和二苯并24-冠醚-8形成分子络合物的~(15)N和~(13)C NMR,考察它们在络合前后的化学位移变化规律,结合取代基效应,推测这类络合物为重氮盐的π-电子由β-氮通过π-体系向冠醚提供电子而配位。在二苯并-24-冠醚-8络合物中,还可能存在π-π电子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夸克和胶子的性质,描述了以量子色动力学数值计算(格点规范理论)为基础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存在和性质预言的基本内容以及在高能重离子碰撞(RHIC)中寻找QGP的重要性和目前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以枉径为0.5μm Al2O3和粒径为44 μm的SiC粉末为原料,采用无压烧结法制备Al2O3--SiC复合陶瓷,并研究了微米SiC顿枉的含量对Al2O3-SiC复合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样品的抗压强度,维氏硬度和体积密度等表征,得到如下结论:随着SiC颗粒含量的增加,复合陶瓷的抗弯强度(115.02Mpa~65.27Mpa.)和体积密度(3.34g/cm3~3.03g/cm3)均下降;硬度有最小值(162.56Mpa)出现.  相似文献   

11.
土壤化学特性(腐殖土含量、盐基饱和作用、阳离子交换力(CEC)、土壤矿物成分以及溶解盐的总量)与土壤中的电荷总量相关。土壤物理特性,例如含水量及温度,影响土壤中电荷的移动。当研究的土壤特性高度独立地影响土壤中电荷的分布时,就可以用电场方法研究土壤。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次报道了沙冬青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沙冬青  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Cheng f.染色体基数目为x=9,其核型公式为  2n=18=4m十14sm(2SAT)。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弹性散射和电磁离解事例判选原则,利用14.6A GeV ~(16)O 与核乳胶相互作用平均自由程的实验值,给出计算反应截面的方法,得到 ~(16)O与核乳胶的H 靶弹性散射截面以及核乳胶对 ~(16)O 电磁离解截面.  相似文献   

14.
从传统的以太网(10Mb/s)发展到快速以太网(100Mb/s)和千兆以太网(1000Mb/s)也不过几年的时间,其迅猛的势头实在令人吃惊.既安保证安全,又要实现通信,在VLAN技术和第三层交换技术出现以前,是难以实现的.VLAN技术和第三层交换技术解决了现代网络的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5.
1964 年,盖尔曼提出夸克模型以解释强子的内部结构.夸克模型认为强子由更小的单元"夸克"组成,可分成两大类:由 3 个夸克组成的"重子"和由一对正反夸克构成的"介子".同时,盖尔曼指出,可能存在夸克组分有别于这些普通重子或介子的奇特强子态,例如五夸克态.在随后的 50 年里,世界上很多科学家都尝试在实验中寻找五夸克态的痕迹,但都没能得出确切的结论.2015 年,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 LHCb(Large Hadron Collider beauty)国际合作实验组的一篇论文打破了这一现状.LHCb 合作组通过研究底强子衰变,以较高的统计显著度完成了五夸克态的发现,使得五夸克态的研究重新成为粒子物理学的一大热点话题,张黎明博士是这一发现的主要分析者.  相似文献   

16.
对位取代芳基重氮盐与硼氢化纳反应的CIDNP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六种芳基重氮盐 R—■—N_2~■BF_4~-(R=F,Cl,Br,I,CH_3,OCH_3)与硼氢化纳反应中的 CIDNP 现象及反应产物,并计论了不同取代基对CIDNP 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你看了兩个鐘头的电視广播。在兩个鐘头里,極细的电子射束时強时弱地奔向电视接收机的發光屏。到底有多少个电子为我們扫描景象呢?讓我們来算算看。我們算出,电視管的陽極电流強度平均等于100微安。我們知道在1安培的电流強度下,每秒鐘通过的电荷是1庫侖。不难算出,每秒通过电視管的电荷就是0.0001庫侖。在兩个鐘头里,总共通过的电荷是0.0001×60×60×2=0.72庫侖。我們也知道每个电子所帶电荷为1.6×10~(-19)庫侖。那么,在兩个鐘头內,就有0.72/1.6×10~(-19)=4.5×10~(18)个电子落在發光屏  相似文献   

18.
《世界发明》2003,26(8):15-15
最近美国BNL实验室的科学家在一个学术报告会上(2003年6月18日)宣布,在该实验室的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机(RHIC)上进行的最新实验结果表明,在金原子核与金原子核对撞中已创造了不寻常的高温高密度条件,非常接近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生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曾存在于大爆炸后的百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内。纽约时报也以“科学家们报告从未见过的最热最密的物质”为题,对这一研究结果做了报导。  相似文献   

19.
水是H1.5O?     
JRMinkel 《科学中国》2003,(12):16-16
水是什么时候不是H2O?答案是:当它是H1.5O时.1995年德国和英国物理学家用高能中子轰击水分子来观测质子的行为,发现散射的中子比预期减少了25%,这说明有1/4的氢核子(质子)不见了.  相似文献   

20.
Vitamin D_2 and vitamin D_3 give a clear polarographic oxidation-wave,respectively,by neopolarography,with a 0.25M solution oflithium perehlorate in ethanol-dimethylformamide(1:1)as the supportingelectrolyte.Peak potentials are both+1.27V(vs.pure Ag plate).Thewave-height is proportional to the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from 2.6×10~(-6)M(1μg/ml)to 1.1×10~(-3)M(420μg/ml)for vitamin D_3 and from2.5×10~(-6)M(1μg/ml)to 1.1×10~(-3)M(435μg/ml)for vitamin D_2,respe-ctively.The detection limits are both 1.3×10~(-6)M(0.5μg/ml).Themethod can be satisfactorily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D_3in injcction.Through various experiments,it is shown that the electrodeprocess of vitamin D at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is an irreversible oxida-tion process controlled by diffusion.The value of an is 0.84(α is the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n is the number of cleclron in the kineticprocess).n=2.The electrode reaction mechanism has been inferred.Besides,the choices of base solution and of experiment conditions aswell as the stability of vitamin D etc.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