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第十三届北京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将主题为“科技创新助推能源产业变革,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论坛共设置石油、电力、新能源和节能四个峰会,重点围绕“结构调整和低碳经济”展开深入研论。此外,中国节能协会与第十三届北京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组委会共同主办了2010“节能中国贡献奖”宣传表彰活动。  相似文献   

2.
由于世界能源危机经验和教训及我国能源工业落后,能效低、污染严重的现实,国家提出“节约与开发并重”的能源方针,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中建立专门节能机构,设立“重大节能措施”专项资金开展节能工作。热电联产项目近十年来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建设方兴未艾,对于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城市载体功能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所谓“GDP翻两番,而能源翻一番”的设想,提出质疑。2020年我国13-15亿人口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将使我国不可避免地面临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本文质疑了当前某些能源专家的“乐观”预测,指出2020年我国将至少需要40亿吨标准煤,即使在大力实施节能政策、最大限度地挖掘我国煤炭工业生产能力的条件下,我国仍将至少有5~6亿吨标准煤的巨大缺口,甚而会高达10亿吨标准煤之多。如何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挑战,本文建议中国在大力实施节能政策的同时,大力进口能源,如进口风电(亦即进口风电装备)、进口煤、进口天然气,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努力进口石油、进口天然铀。此外,本文还对我国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工业生产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减少能源浪费、达成生产节能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至关重要。随着数字化技术进步,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可通过将不可见的能源可视化,促进企业节能。文章分析了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和瑞典应用能源管理系统的现状,总结了其特点与应用条件,与我国在此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对比,并探讨了我国在部署能源管理系统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文章还提出从“工厂、产线和设备”到“产品”角度分析能耗,构建“基于生产步骤的单位产品能耗标签”的方法论框架。探讨了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在该方法论中的角色,并提出了政府支持发展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的对策,包括推动系统建设、支持合作、确定能耗基准和引导企业对标行业最优实践。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能源大国,而能源是人们生活的基础。‘诋碳生活、节能减排”是我国“十—五?推出的基本国策,在接下来的“十二五”仍是能源行业的主打口号,本文章分析了小水电管理的现状及其优化调度的的特征,进一步说明了提高电网运行和和提高水电能源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鹂 《科学中国人》2005,(10):30-31
在我国工程领域中,有一位动力能源专家,多年来,他进行了节能与环保的相关研究,并将其科研成果推广、转化为生产力,为我国“制冷系统及压缩机热物理过程”的研究工作倾注了全部心血——他就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吴业正教授。  相似文献   

7.
解决中国能源需求,提高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应摆在首位。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节约与开发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仍然是构建中国能源发展的总方针。节约能源已经被专家视为与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同等重要的“第五能源”。发展节能型经济,通过立法鼓励和引导全民节能,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缓解中国能源紧张和安全的长远之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十一五”节能目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节能目标的实现与工业部门各行业的全要素能源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运用DEA-Malmquist方法估计了全国38个工业行业的全要素能源生产率,我国不同行业的全要素能源生产率有着显著的差异,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多数行业的全要素能源生产率都实现了提高.随后本文按照中央政府实行节能考核将“十一五”规划划分为2008年前后两个时期并分别对于两个时期我国工业行业的单位能耗进行了考察,2008年后各行业的单位能耗相较于2008年前显著下降了44.8%;而且2008年后各行业的单位能耗越高的行业能耗下降就越快,具体而言:一个行业头一年的单位能耗每高1%,该年的单位能耗就显著下降0.567%,而这一结果在2008年前并没有体现.然后本文考察了节能目标的实现与各行业能源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十一五”期间各行业的能耗变化值与全要素能源生产率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在2008年前后有着显著不同,2008年后一个行业当年的单位能耗的变化值如果下降1%,那么它的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就会显著上升0.433%,而2008年前则没有显著的统计学相关关系.最后本文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包括(1)继续推行“节能减排”政策,促进我国各行业全要素能源生产率的提高;(2)发挥市场作用,规范政府行为,运用市场手段来推进“节能减排”政策;(3)积极采用其它措施共同配合“节能减排”政策.  相似文献   

9.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的能源“双控”目标里,广东省单位GDP能耗到2025年需下降13.5%。在节能技术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广东省亟需挖掘能源强度下降潜力并找到能源强度下降可行的科技路径。本文首先概述广东省能源利用情况并对广东能源强度水平进行分析;其次,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内部优化和新兴能源产业发展出发,分析省能源强度下降潜力;最后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行业节能改造和新兴能源产业技术创新三方面,给出“十四五”时期广东能源强度下降的科技路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能源产业技术创新将是广东省能源强度下降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全要素的能源效率框架下应用共同前沿下的SBM模型(简称MSBM模型)研究“十二五”期间我国省际能源效率的表现及差异。研究发现:“十二五”期间我国省际能源效率仍维持较低水平,且地区间差异性也在显著增加。我国省际能源效率的平均水平为0.58,说明在削减40%能源投入水平的情况下仍能实现现有的经济产出水平,节能减排的潜力较大。在实证分析中,本文应用空间统计方法对能源效率的自相关性展开检验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省级地区的能源效率具有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开发水平和二次产业占比对能源效率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技术创新和城镇化率为能源效率的提升提供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江亿教授日前在2006住交会上发表演说时谈到:我国的“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万元产值GDP能耗要降低20%。耗能大户的建筑产业面临能源瓶颈。在媒体大肆炒作各种节能技术、节能标准、评估体系之时,其实最重要的是从节约做起,反对  相似文献   

12.
在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下,化石能源利用面临新挑战。文章梳理总结了目前我国化石能源利用现状,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状况,提出了“双碳”约束下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思路,从煤炭高效燃烧与转化、石油天然气高效利用及煤化工“三废”处理方面提出技术发展建议,以期为“双碳”目标实现和新型能源系统构建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节能又称能源的合理利用。它的含义是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社会能够接受、环境所允许的一切措施,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节能被人誉为第五能源,深受国内外的普遍重视,把它作为解决未来能源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中央确定我国现代化能源建设方针:“能源开发和节约并重,近期把节能放在优先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秦裕琨教授是我国著名能源领域科学家,50多年来,秦裕琨一心扑在教育和科研事业上,成为国内工程热能和燃烧学专家,并参与组建了国内首个锅炉专业。他发明的“风控浓淡煤粉燃烧技术”在节能减排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的大幅增加,能源供需矛盾突出。按照我国提出的“中国绿色照明工程”,照明节电已成为节能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智能照明系统及高效节能LED灯具的应用两个方面对照明节能方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正>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方针指导下,电气化铁路愈加关注交通节能减排和能效提升,注重绿色节能和低碳化发展。一方面,注重回收电力机车制动过程产生的大量再生电能。另一方面,在当前能源互联网发展浪潮之下,如何利用多元能源链协同优势互补促进牵引供电系统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就地就近消纳,提高铁路沿线分布式能源渗透率,  相似文献   

17.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各个行业都进入了绿色发展的新时期。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行业,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作用重大,也相应地带来了能源的巨大消耗。文章从绿色低碳建筑相关政策、绿色低碳材料、节能建筑设计、旧建筑节能改造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的方式和路径,积极探索降低建筑能耗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能源紧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推广建筑保温节能将是我国发展住宅建设的一项长期国策。本文主要分析外墙保温技术和新型节能材料在建筑节能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能源形势与节能潜力调研与分析1节能与科学用能是我国能源战略的核心和指导思想我国经济和社会在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近年来沿海部分省市电力严重短缺和煤炭、石油、天然气在部分地区供应紧张,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  相似文献   

20.
张靓 《中国科技纵横》2010,(24):249-249
2008年的8月1日,我国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两道关于建筑节能的国务院令《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与《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这表明我国将把建筑节能纳入国家节能的实施重点。在能源日渐匮乏的今天,节能是可科学发展和实现经济社会的一项具体的持续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