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军  姜中霜  谢俊楠 《科研管理》2021,42(11):190-199
    用户参与企业创新是提高新产品开发绩效的重要手段,但在吸纳用户参与自身创新过程时,企业需要在开放式创新的价值共创之利与管理复杂性之弊之间进行权衡。不同类型用户参与对企业NPD效应的差异及影响机理仍未得到充分揭示。基于创新理论与组织理论,采用444份国内企业样本,探索用户作为企业外部能动的创新源参与到企业创新过程中,对企业的组织协调机制及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企业吸纳用户参与创新将有利于提升NPD绩效,但不同模式的用户参与提升企业NPD绩效的组织过程存在差异;用户以信息提供的方式参与企业创新,对企业NPD提升效应最强;组织跨界协调在用户参与提升企业NPD绩效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特别是,对于用户作为独立创新者的参与方式,企业须经由正式设计的跨职能沟通机制,才能真正利用其有效贡献于企业NPD绩效的提升,否则用户独立创新可能对企业NPD绩效造成损害。文章最后讨论了理论贡献、管理意义与研究局限。  相似文献   

2.
移动电话业创新源和领先用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劲  童亮  徐忠辉 《科研管理》2003,24(3):25-31
本文介绍了国外对技术创新源和领先用户的有关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移动电话进行了创新源的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进行了移动电话厂商的领先用户研究。将国外对创新源和领先用户的理论研究与企业的创新管理结合起来,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参与创新行为,采集用户知识共享的不同特征数据,构建用户画像,从而识别不同类别用户参与平台知识创新的功能和角色。此外,基于用户的异质性,分析不同用户群体的创新需求差异和需求点的分布。通过对小米社区的实证研究识别出了核心用户、积极创新用户、积极社交用户、潜在创意用户、边缘用户这5个类型用户并进行画像,同时从必备型需求、魅力型需求、期望型需求、沉默型需求这4个角度对不同类型用户的创新需求点进行分析,体现了不同类型用户的不同创新需求差异。通过用户画像构建以及用户创新需求识别,达到社区管理与用户之间的高匹配度及用户的创新需求与企业产品创新方向之间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了帮助企业了解外部创新源的重要性,重新认识创新的产生过程,合理地组织其创新活动,本研究针对企业的外部创新源进行综合研究。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创新来源的理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Hippel对外部创新源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外部创新源的基本框架,确定了用户、供应商、竞争对手这三个外部创新源,并以此为依据对外部创新源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分析提出用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可能拥有企业内部研发人员所没有的知识、资源和创新能力,可以成为企业重要的创新合作伙伴,并指出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重视外部创新源,合理发展与用户、供应商、竞争对手的关系,帮助企业获取大量的创意或创新技术,从而提高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社交媒体的介入,用户社区作为用户创新的载体是企业借助用户实现创新的新方法。在用户社区和用户创新相关文献基础上,论文对用户社区的产生与发展、类型及特点、参与者构成和参与过程及其对用户创新产生的影响进行归纳和总结,构建用户社区下的用户创新流程模型,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从用户社区的视角将用户作为创新源,为企业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粘着信息与用户创新工具箱:一个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兴波  刘景江  魏梅 《科研管理》2004,25(3):100-105
创新源理论与应用是企业创新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而粘着信息和用户创新工具箱的研究在创新源理论与应用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以麻省理工学院冯·希普尔为主要代表的国外创新专家在粘着信息和用户创新工具箱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有力地推动了创新源理论与应用的发展。本文详尽而深入地对他们在粘着信息和用户创新工具箱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述 ,并为这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指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竞争背景下市场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快速变革,用户参与创新已成为企业及时响应市场需求,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目前对用户驱动创新的研究多聚焦于用户本身的创新行为,如用户类型、用户创新动机、用户创新影响因素及预期收益等,缺乏用户与企业互动机制的研究。以嵌入性理论为依据,以互联网视听行业为例,将用户参与企业创新视为社会组织嵌入经济活动的过程,分析提出了被动卷入、共同创造和主动参与3种用户驱动创新模式,并从关系嵌入性与结构嵌入性2个视角探讨了企业与用户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企业能够通过跨界创新实现与用户的价值共创,然而目前尚未有关于企业跨界创新和用户价值共创关系的研究。本文基于价值共创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引入用户驱动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冗余资源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基于352份调查数据,运用层级回归、Bootstrap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本文实证检验了企业跨界创新对价值共创的影响,以及用户驱动创新的中介效应和冗余资源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跨界创新能够显著正向影响用户价值共创,用户驱动创新在企业跨界创新和用户价值共创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冗余资源正向调节企业跨界创新对用户驱动创新的影响。本研究不仅从理论上证实了企业跨界创新对用户价值共创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而且对现实中企业管理也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9.
孟韬  王维 《现代情报》2017,37(7):131
用户创新指利用用户知识而非企业自身知识进行的创新活动。厘清现有用户创新研究的重点文献与研究热点能够为企业经营以及学术研究提供重要思路,从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落地。基于2006-2017年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用户创新领域的6186篇文献,运用CitespaceV软件对该领域进行了时空、国家、引文关键词的可视化研究。研究表明: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中心地位;目前的研究主要来自信息科学以及商业领域;且相关研究集中在用户价值共创研究、众包项目协调管理研究、用户社群等几个方面;其中研究热点为社群知识管理、创新项目管理与维护等。  相似文献   

10.
用户参与创新:国外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von Hippel为主要代表的国外创新专家通过长期深入细致的调查、观察和研究,在创新源理论和用户创新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对他们在用户创新、领先用户和用户创新工具箱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指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杨波 《科研管理》2014,35(8):93-100
管理创新是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而TRIZ作为一种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已拓展应用于管理领域并较好适用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基于理论分析构建了TRIZ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影响的概念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检验了所提出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TRIZ的管理发明原理、最终理想解、管理冲突与分离原理、管理进化理论等理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理论研究、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有效推动TRIZ应用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深化和拓展了TRIZ在管理领域的应用,也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管理创新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企业应用开放式创新,在供应商、用户等利益主体的交互参与下,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日益加快,互联网化已成技术创新的发展新趋势。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对海尔集团互联网化创新成功案例进行研究。认为网络资源丰富易得性、企业网络资源管理能力以及与网络用户的高交互程度,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搜索成本及网络虚拟交易风险使企业在技术创新互联网化决策时更加谨慎。企业家精神则在企业技术创新互联网化进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TRIZ的复杂管理问题求解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RIZ是解决创新性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创新性问题解决方法的研究热点。由于复杂管理问题的创新性特征,可以运用TRIZ思想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并构建一种基于TRIZ思想的复杂管理问题求解模式。  相似文献   

14.
TRIZ理论体系被创新研究者们关注和积极应用于管理创新领域,但是,可操作的管理创新工具有待深入研究,需要对大量管理专业的知识和原理的系统梳理。TRIZ提供了解决复杂问题的完整算法ARIZ。形成解决管理问题的创新算法过程,需要以总结管理系统进化趋势以及管理创新原理和解法等工作为基础,并在算法中体现创新方法的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与推广应用先进的创新方法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公认的、较成熟的创新方法,TRIZ理论的推广应用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源头上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从广东实际出发,总结广东研究与推广应用TRIZ等创新方法的成效与不足,建议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分类指导,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五个层面有选择地重点突破,加快广东省创新方法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The research on users as a source of innovation has been coming into blossom and the studies about the effect of users’ lead userness on their innovation-related activities are draw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both academic and business circles.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few empirical studies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ers’ lead userness and their innovation-related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in the context of online user community and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users’ social capital and their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on this relationship. By empirically analyzing the 140 data collected from an online user community that is used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innovation for a company with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alysis through the 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users’ lead userness h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innovation-related knowledge sharing in the online user community and users’ social capital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jointly and fully mediate this positive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new findings, this study is expected to provide useful implications which can contribute to widening and deepening the research stream about the effect of users’ lead userness on their innovation-related knowledge sharing in the online user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7.
基于TRIZ的管理创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东生  徐曼  袁媛 《科学学研究》2005,23(Z1):264-269
目前有关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成果还不能为企业提供一套可用于实际操作的方法。TR IZ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应用于技术创新的有效方法,它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完全可以应用于管理创新方法的研究,尽管技术对象系统与管理对象系统之间存在差别。成功应用TR IZ于管理创新方法中,关键是要结合管理对象系统的特征对TR IZ方法进行创新。本文论述了TR IZ应用于管理创新的可能性,并提出了管理创新方法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容。  相似文献   

18.
王珊珊  王宏起 《情报杂志》2012,31(5):192-197,175
产业联盟的创新活动具有参与主体多、创新问题复杂、伙伴匹配性要求高等特点,从而极易导致创新的低效率,TRIZ理论作为国际公认的重要创新方法之一,能够有效地解决联盟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介绍TRIZ理论基本内容及解决创新问题的流程,在此基础上揭示TRIZ作用于产业联盟创新的机理,设计基于TRIZ的产业联盟创新方向确定方法和创新时间内耗因子控制方法,旨在为加速产业联盟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创新驱动,方法为先。推广应用创新方法是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价企业实施TRIZ等创新方法的实际效果,引入模糊数学理论,首先研究形成企业推广应用创新方法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其次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并通过对S公司和F公司两个案例进行应用,验证该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